吏部尚书江宋,户部尚书蔺州,礼部尚书利隆,工部尚书祁皮,四人昔日都是老相识,而且都是家境贫寒,深刻体会民间疾苦的寒门学子,他们比谁都要痛恨贪官,但好在轩辕纪的革新出现,让他们有了机会出仕。而且,轩辕纪制定的官场潜规则,深得四人的赞同与认可,因为这是最合适,最有效降低官场贪污的方法。
而蓟州知府,毫无疑问上了四人的黑名单,因为贪污款项实在太大了。燕国各地,郡县乡四级官府,全部恪守了吏部诏告的官场规矩。没一个不要命,冒着全家性命不保的下场,贪污受贿超过千两的。可你蓟州知府倒好,身为郡城高官,带头贪污就算了,还贪的这么大!你不死谁死?!
江宋躬身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轩辕纪点头,示意江宋免礼:“江宋,朕有个问题。朕不是没派人调查过你们,你,蔺州,利隆,祁皮四人,从出仕至今,却从未收受过一两一文,这是为何?”
江宋,利隆,祁皮都是一愣,不明白为何轩辕纪要问这个问题。
江宋无奈道:“陛下,臣实话实说吧。臣等四人,昔日便是老相识,都是贫寒窟里出来的寒士。臣等见识过底层的凄惨,深知贪官污吏的可恨。因此,臣等四人,昔日立下誓言,此生若能出仕,哪怕死无葬身之处,也决不贪污一两一文百姓的血汗钱!”
一旁的利隆,祁皮都是双眼泛红,一脸萧瑟。
轩辕纪一笑:“哈哈哈..好好好。朕就知道,不是只有朕,才记得住民间疾苦,民间贫寒状况的。多数贫寒人士,登堂入室后,几乎都逐渐被利益熏脑,忘却了昔日志向。今日,朕有幸手下有四个不忘初衷,不忘百姓的肱股之臣!”
“江宋,蔺州,利隆,祁皮四人,一律封赏为乡侯。然不可世袭,且无食邑,享食禄,食禄月有千石。”
轩辕纪:“凡爵非社稷之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今日朕也把燕国封爵,封号的规矩,明着告诉诸位爱卿。燕国迄今为止,仅有朕的弟弟,玉阳候是县侯,以及今日新封的四位乡侯。虽不能得食邑,不得世袭,却可载入朕之史册。诸位,如今可懂为何燕国封爵,封号如此之难否?”
众人都是震惊无比,连带江宋,利隆,祁皮都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和皇帝载入同一史册,这...简直是名垂千史了!
轩辕纪:“若是朕死后,史册记载的只有朕,而无随朕平定天下之功臣,那未免太过孤独,也未免不得后世所瞩目。所以,朕不介意朕的生平,有朕的肱股之臣同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圣明!!!——————”
而远在平州的蔺州,此时正带着人到处考察地区,一个转身,踩到了一坨狗屎...
“呃...这...莫不是今天有好运不成?”
蔺州傻眼的看着,不禁神神叨叨的说了句。
退朝后,轩辕纪和卫玉寒一同在御花园散步....
卫玉寒:“陛下,不知臣妾可能与陛下载入同一史册呢?”
轩辕纪一脸故作狐疑:“哦?为何啊?皇后平日不都是自称本宫的吗?怎么今天,突然自称臣妾了?让朕是受宠若惊啊。”
卫玉寒瞪了眼轩辕纪:“哼...”
轩辕纪收起不正经,笑道:“哪个皇帝的生平,没有自己皇后的?皇后这不是问了句无用的话吗?”
卫玉寒:“从陛下口中得到的肯定,比较放心。”
轩辕纪无奈摇头苦笑。
一夜过去后,转眼第二天,来到了出征的时候了。轩辕纪昔日的皮甲,已经由工部负责,更换了为了黑色铁质的战甲,护手根据轩辕纪的要求,搭配了护手指,腿上的军靴也换为了铁质的军靴,直达膝盖以上。背后的披风是分叉的黑色披风,刻有一些银白纹路。以及腰间佩戴的工部特地打造的新战剑,剑身采用铜铁银三种金属打造,异常坚硬。以及重达二十斤左右的黑色战枪,材质与佩剑一样都是采用多种金属打造而成,确保耐用度。轩辕纪嫌弃了看了眼那黑色头盔,放弃了使用头盔,而是黑色发冠为主,长发紧束身后。
而轩辕纪的战马,也由御马监,特地挑选了一匹黑色战马,并且披带了护甲。轩辕纪带着乌喆,以及部分锦衣卫,直接朝着城外西门而去。
燕都城西外,早已集结起了五万军队,声势浩大,旌旗招展,人皆黑色铁甲,手中武器也是崭新一换,尽显军姿威武。
轩辕纪策马来到阵前,呐喊道:“诸君,此次我等出征西境,抵御契丹,不知诸君可有畏怯者?若有,便乘早退出算了,朕不希望届时你的临阵脱逃,丢失了朕等燕军儿郎的面子,以及葬送我五万燕军儿郎的生命!”
“此刻退出者,朕赦你无罪!”
然而,下一刻五万燕军的回答,出乎了轩辕纪的意料。
“赳赳老燕,共赴国难。与子同胞,岂曰无衣?血不流干,死战不休!!!——————”
轩辕纪明显一愣,看向前方各军的左右都督与都督同知等人,只见众人相视一笑,纷纷拔出佩剑,意思不言而喻。
“哈哈哈...哈哈哈...好!!家国不平!死战不还!宁肯战死!绝不苟活!燕军威武!!”
轩辕纪高举战枪,枪指苍穹,用尽全身气力,嘶吼而出。
“唰!!唰!!唰!!——————”
五万燕军,齐齐高举自己的武器,顶天立地,一阵银光闪烁,寒芒乍现。
“家国不平!!!死战不还!!!宁肯战死!!!绝不苟活!!!——————”
“燕军威武!!!陛下威武!!!——————”
五万燕军之声势,震动一方天地,昂然挺胸,战意升腾。
轩辕纪朗声大笑:“诸君,随朕出征!!”
“谨遵皇命!!!——————”
“唰!!唰!!唰!!——————”
五万燕军,齐齐转向,为轩辕纪让开了道路,一道由五万燕军组成的道路,在轩辕纪面前出现。京师军军心,已然在近几月,轩辕纪的时常造访,以及户部对其拨下巨款,以及各军左右都督,都督同知的指导下,凝聚一团,初步展现了统一的燕军意志。
轩辕纪放声大笑,策马从这五万燕军主动为他准备的道路上,疾驰而去。紧随其后,五万燕军紧随其后,跟随在轩辕纪的身后,朝着西境进军。
轩辕纪率领京师军第一军,第三军,第五军,第六军,第八军共计五万燕军,身上携带干粮,十日抵达了燕国北境的燕郡。燕郡知府虞顺,总兵富镇率领官员,守军出城迎接。
轩辕纪策马上前,燕郡的官吏,守军俱皆跪拜行礼:“参见陛下!!!——————”
轩辕纪:“都免礼吧。”
“谢陛下!!!——————”
轩辕纪下马,带着乌喆,以及各军的左右都督,都督同知总计十七人,和虞顺与富镇进入城内。而五万燕军,则是留驻在城外。
燕郡府内,临时搭建了作战室...
轩辕纪观望了一下近来绘制的地图,仔细端详了一番:“富镇,你来说说契丹方面的情况吧。”
富镇出列:“启禀陛下,兵部派遣的斥候,已经传递来了最新的消息。据悉,契丹分为两路,一路自营州以北的龙化州而来,预计十万有余。另一路,来自沈州,东京两地,预计十三万有余。总计二十三万左右的敌军,将会进犯我燕国。”
第一军左都督东方安康:“之前不是兵部不是说,前线斥候的消息指出,契丹只有三万到五万人吗?怎么突然多出了这么多?足足翻了四倍有余啊!”
富镇无奈道:“左都督有所不知啊,一开始时,斥候的的确确估算了敌军的来势。但是,后面情况发现了转变,就在近日,那五万之众,又徒然剧增,达到了二十三万左右的规模啊。”
轩辕纪眼神不善:“这契丹不是来劫掠的,是来灭国的!”
“啊?!————”
众人听到轩辕纪的一番话,都是俱皆一惊。
第八军左都督庞子明:“陛下,您有什么办法吗?我军只有五万可战之力,敌军足足达到了二十三万有余,力量悬殊太大了。”
轩辕纪皱眉:“若是敌军能够合兵一处,与我军较量,朕倒是有办法。但,敌军如今有两路,而我军仅有一路,分身乏术。”
“如今看来,只能我们主动出击了。率先歼灭敌军的一支部队,以断后顾之忧,之后转头清理剩下的一支敌军。这是如今仅有的办法了,倘若我军分散,力量完全不足以抵御任何一支敌军了。”
“虞顺,传朕的命令,马上组建补给线,我军会在燕郡以西,边境以东三百里处扎营。另外,待到东线战事结束,富镇你即刻率领五千守军,连夜疾驰,救援营州。虞顺转告营州知府,以及营州总兵,务必坚持半月,朕会在半月内,击溃东线敌军,届时立刻率军回援。”
“各军左右都督,都督同知听令,不得散布敌军两路攻势的消息,防止打击到我军士气。届时便以敌军会军一处,总计十三万于东线告知将士们。此战,朕定要给他契丹来一个开门红!”
“臣遵旨!!——————”
“末将遵旨!!——————”
轩辕纪拿起地图,迅速走出府外:“事不宜迟,即可动身出发,先歼灭敌军的东线十三万部队!”
“喏!!————”
轩辕纪等人立刻返回城外,再次策马,集结燕军,挥师东进。
轩辕纪率领五万燕军,三日急行军抵达边境以东三百里处,构建临时营地,后方的燕郡运输队紧随其后。临时军帐内...
“第一军听令,即刻组织组织第一军将士,编制拒马,至少要一里范围的拒马,无需架子,栓绳即刻。第三军听令,于军营以东百米外,挖掘陷坑,每一列间隔十米,每一列范围同样百里,挖掘三列即可。第五军听令,协助第一军完成任务。第六军听令,协助第三军完成任务。第九军听令,让将士们生炉灶,做好晚饭。事后,安排好夜哨。明日,正式约战契丹。”
“末将遵命!!!——————”
轩辕纪带着乌喆,策马在营内巡视,此战关乎燕国存亡生死,不能掉以轻心。只要此战胜利,剩下的那十余万契丹,已经不足为虑了。
边境线上,契丹大帐内,契丹可汗耶律乌多召集了部落十余名首领。
“燕军来了,据探马回报,大致五万有余。”
耶律乌多看着众首领说道。
“可汗,区区五万燕军,我军占有绝对的优势,明日便直接一举歼灭他们!”
“是啊!可汗,燕国当今皇帝,可是个无道昏君啊!怕他作甚?”
耶律乌多:“嗯,便如诸位所说的,明日一举击溃他五万燕军,长驱直入,直达燕都。”
“可汗!!”
忽然,帐外传来守卫声音,守卫冲入帐内。
“可汗,燕军以箭射死了我们一个勇士,上面还有信。”
“拿上来!”
耶律乌多看后,愤怒的一举撕了信件。
“燕国小儿!!目中无人!!我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可汗?!您怎么了?!”
耶律乌多:“那燕国小儿,胆敢侮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