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谋之演义

第247章 朝堂如儿戏 利令智昏

谋之演义 任家坡 2611 2024-11-15 07:46

  赵普略加沉吟,呈上早已准备好的折子。

  “禀太后,兵下江南势在必行,然只可智取,不可猛攻,兵势太强,必引起其他臣属之国警觉,慌不择路之下,极有可能抱团取暖,还有北辽虎视眈眈,而我朝戡乱初定,兵不足以四面迎敌,粮不足以长久供给,如此将使我周陷于被动啊。”

  “赵爱卿不妨具体讲来!”

  赵普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越是紧要关头,越是要沉住气,无不可意气用事,逞一时之勇。

  “臣以为,当此之时,应以我大周之名,降下训诫,发自各藩属,让唐之劣行昭然若揭,给其他臣属之国敲敲警钟,让他们明白唐乃是咎由自取,对唐之用兵,以挫其锐气,达到惩戒目的为宜,待我兵强马壮,择机平定一个千疮百孔病入膏肓之建康,还不是探囊取物,请太后鉴纳。”

  皇太后对赵普的说法颇为满意,扫视群臣。

  “众爱卿以为如何?”

  “赵大人所言甚是。”

  “还是赵大人考虑周到。”

  一干臣工,纷纷点头称许。

  皇上下旨,征讨建康,由同平章事赵普拟训诫与招讨檄文,任命殿前检点司赵匡胤为兵马大元帅,洛阳节度使周子云为招讨宣抚使,荥阳节度使赵光义为右路都部署,并征召吴越之钱泓,由徽宣使曹双为都监,分由荥阳向庆州,漯州向光州,赤壁向楚州,临安向滁州,南,西,北三个方向,水陆并进,赵匡胤亲临赤壁,挥师唐地。

  前方急报雪片般纷至沓来,这下建康可乱了套了。

  本来这唐主正跟着一帮新晋之美人儿莺歌燕舞地解闷呢,名义上举国遍选童男童女,上贡给天朝,王爷一死,无人过问,这事儿就慢了下来,甚至停了下来,不过,具体操办的人动了心眼儿,夹带起了私货,童男童女变成了绝色美人,精挑细选,软硬兼施,奉送给了皇上。而皇上,自废了皇后,杀了良臣,郁郁寡欢,也就顺其自然地照单全收,还夸这做臣的办的好,官阶连升五级,成了参政,皇上的左膀右臂。

  大军压境,正美着的皇上,一时慌了,急招群臣议事,商讨对策。

  一帮大臣,却是群龙无首一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惶惶然沉默无语。到是新晋之参政潘大人,挺身而出。

  “慌什么,兵来将当,水来土掩,想我大唐,沃野千里,粮足而兵精,皇恩浩荡,上下一心,犯我大唐者,竟叫他有来无回,再说这汴梁之周,觊觎我大唐久矣,杀我臣民,掠我国土,是可忍孰不忍,不予迎头痛击,不足以扬我国威,固我社稷,再说了,这周幼子刚刚即位,上下各怀心思,而非铁板一块,我们何不趁此机会,收复失地……“

  想不到这个潘大人一张嘴就口似悬河,滔滔不绝,颇有气势,皇上一下子给振住了,自纳贡于朝以来,还没有哪个大臣如此临危不惧,慷慨陈词,偏安之唐在他的嘴里变得强大无比,恃强之周变得外强中干。

  一时间皇上也变得信心倍增,真是让人扬眉吐气啊。

  其实有好几个人早就看这潘大人不顺眼,徇私舞弊,投其所好,竟然换得加官晋爵,当然更多地是叹息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心生嫉妒,这个时候自然要风言风语了。

  “哼,潘大人说的轻巧,汴梁之敌三面来犯,足有三十万大军,亦水亦陆,我们的兵又在哪里,我们的将又有几人可堪重任,莫不是潘大人,要领着娘子军,如神兵天降?“

  一句话,引得大殿上憋不住的哄堂大笑。

  潘大人被激的面红耳赤。

  “好你个栾大人,身为门下侍郎,竟视国家大事为儿戏,朝堂之上污言秽语,诋毁同僚,欺君罔上,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乃国之贼也,皇上,臣请治栾侍郎祸乱朝廷,欺君犯上之罪!“

  皇上一拍龙案。

  “哼,今天众卿来为的是商议国事,而你却风言风语,嫉贤而妒能,难道说我堂堂大唐竟无志士男儿不成?“

  栾大人慌了,意识到自己说话太过轻巧。

  “皇上,臣一心为国,只是一时急迫,乱了方寸,口不择言,臣知错了,知错了,自罚掌掴,掌掴。“

  栾大人,一边说,一边急急地跪下,自己打自己耳光。

  荒唐,实在是荒唐。

  “来呀,给我拖出去,拖出去,这个不知廉耻的东西!“

  上来两个护卫,将栾大人给架了出去。朝堂上一下子静悄悄。

  “林爱卿!“

  皇上余怒难消。

  “臣在!”

  都指挥使林智成出班。

  “联授你招讨大元帅之职,节制各路人马,即刻出兵迎敌,不得有误。”

  “臣……”

  林智成其实在上朝之前已经考虑了各种细节,做了各种分析,也拟好了一份折子,想要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几份谏言。

  “退朝!”

  皇上一挥手,一转身,走了。

  一副重重的泰山压顶一般的担子,就压在了林智成一个人身上。栾大人说的可是实情啊,兵在哪里,将又从何而出?作为一名军人,最高指挥官,这一点他再清楚不过了。

  本就虚弱,又多年无战事,安逸享乐取代了修兵备战,军心涣散取代了居安思危,重文而轻武取代了将才培养,千军万马已有名无实,单靠一个都指挥使,几个尖刀团遗孤,如何应付得了三十万雄兵?

  王爷已去,林智成没了最坚实的后盾,何尝不气短啊。

  可又能奈何,皇上已经被痴言诳语充塞了耳目,别的什么都听不进去了,身为臣子,皇命难违,林将军也只能硬着头皮披挂上阵了。

  无奈之下,林将军回到府上,即刻派人召集尖刀团成员,商讨对策,有多少兵可以用,如何用,有多少将可以担当指挥,可以冲锋陷阵。

  有人说,敌人来势汹汹,但也未必势不可挡,江南湖波遍布,河渠纵横,而江北之兵不习水战,地利在我,运用得当,定可以少胜多。

  有人说,敌人入侵,我为抗辱,理不在敌,而在我,可避其锋芒,击其虚弱,所谓哀兵必胜也。

  有人说,敌人来犯,我可趁虚而袭其后方,逼其回援,围魏而救赵也。

  当然,丢几块地,落几座城,也再所难免,毕竟以唐之兵力,收尾不能相顾,战线宜短不宜长,决战宜速而不宜拖呀。

  还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各种权衡,也只能如此了,尖刀团成员的表现让林将军稍稍有些宽慰,多了几分信心。

  择日誓师,开关迎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