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赈灾异闻录(上)
青州琅琊郡太守府内
若天和凌辉一行人带着诸葛兄弟返回了琅琊。诸葛亮之父诸葛珪期待着汉室复兴,所以诸葛亮将其葬于城西,面朝洛阳方向,也算遂了老人家的愿望。
若天组织了隆重的祭拜仪式,并在仪式上委任诸葛亮为琅琊郡太守兼领副军师,诸葛诞为参军,辅助其兄负责琅琊城的防备工作。
翌日,若天正在后院听甄宓弹奏乐曲,忽而天空中飞起鹅毛大雪,场面甚为壮观。甄宓忽然愁眉不展,语气中带着一丝的忧伤:“夫君,这今年的大雪不同寻常,恐怕会酿成雪灾啊!“
若天将甄宓揽在怀中,笑道:“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明年的收成一定不错,宓儿且宽心!”“但愿如此吧......“甄宓将头枕在若天的胸膛上,话语中还有一丝担忧。
诸葛诞匆匆跑进后院,朝若天行了一礼,大声汇报道:“少爷,兄长和郭嘉军师等人都在正堂等候,有要事和少爷商量!”
“何事?为何如此慌张?”“少爷,请跟着我前来!”若天回头看了甄宓一眼,甄宓微笑着,乖巧地点了点头,若天随着诸葛诞进入了正堂。
正堂内,诸葛亮、郭嘉、荀彧、张颌和凌辉众人都在围着战略图研究。诸葛亮看到若天入堂,大声喊道:“少爷,你终于来了!”若天朝众人说道:“不必行礼,有话便讲吧!”诸葛亮发问道:“少爷,你可见这外面的雪景?”
若天回答道:“银装素裹,美不胜收,近两年都未见如此壮观的雪景了!”郭嘉又问道:“少爷可知今年的气候对于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若天更加摸不着头脑,不解地说道:“诸位有何事情,可以直接说,不用在这里兜圈子了。”
荀彧递上一册竹简,说道:“少爷,这是枣坻在各地屯田得到的情报,请少爷过目!”若天接过竹简,看完后面色凝重地说道:“枣坻说今年天气严寒,许多百姓都因为没有御寒衣物而被冻死,各位可有解决的方法?”
张颌提出一个意见:“少爷,我们不如收购猎户的兽皮,然后转手送给需要的百姓。”郭嘉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隽义,兽皮御寒效果确实优秀,但是售价太高且稀少,受灾百姓人数较多,恐怕要耗费太多的军费。”
诸葛亮思虑了一番,也提出一个方法:“少爷,我们可以派士兵出进入树林狩猎,猎杀的野兽皮毛先进行保留,然后再进行补差,从猎户手中购买兽皮,可以节省大量的银两。”
荀彧朝诸葛亮鞠了一躬,赞叹道:“世人皆言伏龙、凤雏得一便可安天下,今日看来,果不其然,孔明智谋,确实出众!”
诸葛亮回敬了一礼,谦虚地说道:“文若兄被称为王之佐才,小弟甘拜下风。”郭嘉补充着说道:“我们应该通知在北海的徐庶,在汝南的徐晃,在东莱的甘宁和在胶东的乐进,让他们统计受灾百姓人数,我们也好进行补差。“
若天听了众人的建议,说道:“诸位的方法切实可行,但我有一个问题,这御寒的衣物由谁发放?”诸葛亮摇动羽扇,笑着说道:“少爷,你身为青州牧,岂会不知?这赈灾物资,一般都是由朝廷发放的!”
若天尴尬地挠了挠头,转而说道:“孔明休要嘲笑我,朝廷现在自顾不暇,哪里有工夫管我们呢?我的意思是这次赈灾的流程该如何执行?“
荀彧指着战略图,说道:“我们此次受灾的范围是在青州一代,到时物资齐备,我们只需要派士兵将物资送到各郡,然后各郡的太守进行发放尽可!”
郭嘉咳嗽了几声,又想出了一招:“少爷,奉孝认为,各郡太守都操劳政务和防务,再加上赈灾一事,恐怕分身乏术,郭嘉斗胆直言,请少爷不要怪罪!”
“奉孝有话直说!”“少爷,你是一州之主,威望所在,你亲自去赈灾,不但能提振士气,更能赢得民心,一举两得,少爷可否考虑?”郭嘉试探性地问道。
若天哈哈大笑:“奉孝,原来是此等小事,何需要说话如此畏畏缩缩?好,我去便是,凌辉和张颌,你二人随我前去!”“喏!”二人抱拳说道。
“赈灾的事情,怎么能少爷妾身呢?”若天回过头,发现甄宓笑脸盈盈地看着他,柔柔地说道,旁边还站着卓娜,同样面带笑容。
“宓儿,赈灾并非儿戏,你还是同卓娜留在琅琊吧!”甄宓反驳道,语气中带着嗔怒:“人家已经在一旁听了许久了,宓儿认为,作为主母,如果能和少爷前去,百姓一定会民心沸腾的!卓娜,你说呢?”
卓娜点头赞同道:“夫人说得对,我也要去,看看我家那小子有没有在外面拈花惹草!”卓娜说完望向凌辉,眼中阵阵寒气,凌辉不由得哆嗦了一声。
若天回头看向诸葛亮、郭嘉和荀彧三人,问道:“三位认为是否可行?”诸葛亮摇动羽扇,连连笑道:“孔明本就担心没有女眷,现在主母主动要求前去,是再好不过!”郭嘉也附和道:“臣附议,此举有利赈灾,少爷务必注意安全!”荀彧则朝若天轻轻点头,没有言语。
若天将甄宓一把搂入怀中,大声宣布道:“此事就这么定了,孔明,士兵捕捉野兽之事,就交给你负责!荀彧,你负责统计各郡的受灾人数,张颌和凌辉二人这两日好生歇息,三日后,我们出发!”“末将遵命!”
若天揽着甄宓走入了后院,短短一个时辰,后院便白雪皑皑,若天不禁有些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