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郑国风云

第136章 宾至如归

春秋郑国风云 千里草人 3093 2024-11-15 07:59

  人事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而国际问题马上又需要子产去处理了,因为又到了赴晋国朝见晋侯的时候了。

  根据公元前546年晋国、楚国达成的协议,世界实现了和平。

  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陈国、蔡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共14个诸侯国达成一致意见:

  各国间停止战争,一切国际争端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全世界的诸侯国都尊晋国、楚国为共同的诸侯联盟盟主。除齐国、秦国两个大国外,各诸侯国同时向楚国和晋国纳贡。

  就这样,世界被划分成了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楚国和晋国,同为盟主,享受着各诸侯国的进贡。

  第二世界,秦国和齐国,不需要缴纳保护费,只享受自己附庸国的纳贡。

  第三世界,卫、郑、宋、曹、陈、蔡等国,既要向楚国纳贡,同时也要向晋国纳贡。

  第四世界,那便是各诸侯国自己的附庸国,继续向自己的宗主国纳贡。

  于是,公元前542年某天,子产和郑简公带着数十辆土特产到了晋国。根据礼制,晋国国君晋平公应立即会见来朝见的诸侯。

  但这个晋平公不知怎么回事,就把郑国晾在了一边,让郑简公和子产在专门供外国使者休息的驿馆空等了两天。

  郑简公当然很生气,子产也很生气,质问管事的,管事的随便编了个理由:那个好象是鲁侯薨了,晋侯以及晋国的卿大夫们正议着与鲁侯薨后的一应外交事务呢。

  鲁侯去世了,你们商量相关事务就可以将我们郑国人晾在一边?子产心道,这不是明摆着给郑国下马威么?

  死了一个外国国君的事,是重大外交事务。但那是在遥远的鲁国,你晋国完全可以按章程来办事。

  这里可是有一个活着的外国国君在苦等着,你们晋国人实在太过分了。

  子产沉着脸,他命令道:“去,将驿馆的围墙都拆了!”

  啊?这可是晋国的重要建筑,子产你胆子也太肥了,怎么可以在人家的地盘上拆人家的房子?

  郑国人都懵了,郑简公也吓了一跳,忙出来阻止:“这个不行!他们无礼,我们可不能乱来啊。”

  子产笑道:“主公,您就放一百个心,不会出事的。一切由臣顶着。”

  于是,郑国人轰轰烈烈地将驿馆的围墙都拆了,然后,子产命令把几十辆马车都赶进大院里去。

  晋国中军将正是赵氏孤儿的主人公赵武,他听说郑国人在晋国都城胡来,非常生气,立即派人去质问:

  “你们怎么回事?围墙是为了保护大家的财物不被偷盗才建的,你们郑国人也太过分了吧,居然将围墙都拆了?”

  大家都紧张起来,不要说晋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哪怕是一般的诸侯国,你去拆了人家的驿馆的围墙,完全可以直接将你逮起来问罪的!

  郑简公汗都来了,大家都不敢说话,子产却呷了一口茶,正色道:

  “您刚才说,围墙是为了保护大家的财物而建的,但如果财物进不了院子,一直滞留在外面,那怎么保护?

  敝国认真履行着你们大国达成的协议,准备了多少时间,才终于将贡赋给备齐了,这些全部都是郑国百姓的血汗!

  寡君亲自带着百姓的血汗来朝见贵国国君,一路风餐露宿,不敢有半点耽搁,终于来到了贵国。

  但到了贵国,却一连两天都没有得到会见。围墙又打得那么高,门又那么小,车都进不去。

  这数十车敝国百姓血汗就这样日里夜里暴露在外,你们不担心,我们可很担心。

  贵国是大国,国君和卿大夫们当然很忙,但我们因为得不到贡赋妥善安置的机会,不能直接将财物运进你们的国库。

  但放在外面不行啊,听说贵国盗贼超多,我们对此非常着急,无奈之下只好想办法将贡赋运进大院子里来。”

  子产的意思就是,正因为你们连抽个半天俩时辰的工夫都没有,所以贡赋一直停放在外面。

  这个很危险,但这个贡赋在完成交割之前,是郑国的财物,郑国人当然要保护好自己的财物了,谁让你们不待见郑国人呢?

  子产为郑国人的拆墙行动摆足了理由,他喝了两口茶,然后开始教训晋国人:

  “外臣听闻,昔日贵国先君文公在时,驿馆非常宽大豪华,马车都能驶入,各国将贡赋拉进驿馆后,可以耐心等待文公会见。

  各国见到了文公,才发现原来贵国的宫廷非常简陋。

  大家都很感慨,都认为文公宁可自己过得差一点,也要将各国使者都招待好,这就是当年文公之所以服天下之故啊。

  外臣听说,当年的驿馆,仓库宽大,马棚整洁,环境优雅。

  贵国为各国使者所安排的招待非常周到,不但按一国国君标准给各国配备了足够的侍女奴役,而且贡赋交割前,专门有人登记,有序安放。

  文公还专门拨出军队日夜巡逻,安保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所有住在驿馆的各国使臣,都日夜无忧,享受着文公专门配发的美味佳肴和音乐舞蹈。

  卿大夫们也都很有礼貌,经常亲自来探望问候。大家都很怀念当年的贵国,大家来到贵国,感觉到了宾至如归的温暖。

  但现在呢?你们自己看看,各国诸侯住的是什么破地方?

  门那么小,马车根本进不来。窗户是破的,案几都几个月没人擦拭了,灰尘积了厚厚一层,垃圾没人管。

  茶叶都过期了吧,泡出来的水都发黄带涩。连热水供应也不足,洗澡洗到一半便没了热水。

  我们的马,已经两天没吃过草料了。没有音乐舞蹈,也没有酒肉。

  但你们的宫廷呢?超豪华建筑,超豪华装修,几乎都超过了天子的规格了吧。这个也不想多说了。

  确实,贵国事务繁多,我们是理解的,鲁侯去世,大家心里都难受,那是一位好国君啊。

  但对贵国来讲,无非就是安排一次外交活动即可,何至于一连几天都在商议此事,而把我们晾在一边呢?

  我们也不知道贵国对于鲁君过世这样的事要研究多长时间,既然没有一个准信,只好把马车先拉进来,然后,静候贵国君的命令。

  我们巴不得早点完成进贡的任务,早点回国呢。”

  宾至如归的成语,便是出自这里。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意思就是说,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子产的舌头太厉害了,明明是一件自己不对的事,却经他的嘴说出来,不但成了一件天经地义的事,还把堂堂春秋第一号大国晋国给骂了一顿。

  郑简公和郑国人听着那个解气啊,一个个是心花都怒放了。

  因为谁都知道,这套说辞,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辩驳!

  晋国人被说得是脸一阵红一阵白,最后居然是点头哈腰,承认晋国失礼。

  然后回去报告赵武:“元帅啊,确实是我们不对,怎么可以这么对一个诸侯无礼呢?

  小人建议,立即安排会见,收受贡赋,同时追究驿馆年久失修管理不当的主体责任,重建驿馆。

  那里确实不宜住人啊,比小人家的奴隶的居所好不到哪里去了。”

  晋国中军将赵武听得汗自脊背流,他没想到晋国轻慢诸侯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于是立即安排郑简公与晋平公的会见,将郑国人的事优先办理,还说了一堆好话。

  当然,他也立即追究了郑国国君到了晋国这样重要信息不及时上报的责任,还开展了一次针对驿馆管理的责任追究,重建驿馆,处理了一批贪腐分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