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父慈子孝
“别想了。”刘辩蹲在门槛上,说道:“我告诉你你是谁。”
“昔日我被敌人追杀,陷入了敌人几十万大军的重围。”
“是你,一人一骑,手持银枪,七进七出,将我从重围中给救了出来,真乃一身是胆。”
“如今我又被敌人围困,你便是我唯一的忠臣啊。”
刘辩如法炮制,像忽悠李利一样忽悠着李暹。
这次他更为动情,想起来玩了三国杀好几年,攒了三千个箱子。
结果还没开就挂了,他哪能不伤心。
“当真?”
李暹握着手里的长枪,脑海中浮现出他七进七出的英姿。
“错不了,你问问李利。”
“没错,殿下说的都是真的,李傕是我们的头号大敌。”
李利用力点点头,真的不能在真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李暹恍然大悟,他就觉得自己不平凡,原来他这么厉害。
一杆长枪七进七出,想想便十分威风。
李傕是吧,早晚捅死你。
“忠诚!”
随着李利大喊一声,李暹身躯也变得笔直。
“唉。”
刘辩坐在门槛上,抬了抬手,示意二人一起坐下。
随后,两个大聪明一左一右坐下,将他给围在了中间。
李利率先发问:“殿下为何叹气?”
“你们的叔父,也就是李傕,曾经是我最为忠诚的将领,可惜被利欲熏心,这才反叛。”
“一想起让你们父子相残,我便痛心不已。”
刘辩用手捂着上半张脸,嘴里发出哭嚎之声。
翘起的嘴角,说明了他在狂笑。
父子相残,多么温馨的一幕。
李暹拍打着胸膛,信誓旦旦说道:“请殿下放心,李傕狗贼虽是末将叔父,却是逆贼,我们定然大义灭亲!”
李利直接起身,抄起旁边的大刀:“我现在就去灭了他!”
“站下,他是化血境的人,你们不过是炼气初期,不要去送死,孤会心痛的。”
“是末将无能。”李利哭丧着一张脸,他们怎么这么废物。
“别急,我们寻找机会去偷袭李傕。”李暹比起冲动的李利,则是智慧了许多。
毕竟大家都姓李,是一家子。
李傕防范谁,也不会防范他们吧?
一人一刀下去,你就算是化血境也得受着。
刘辩对李暹投向赞赏的目光,从门槛上站起身,轻声道:“不愧是你,但现在时机尚早,你们还是要与李贼多亲近,以免被其察觉。”
李利有些懊恼的拍了拍头,他怎么没想到这么好的主意。
否则,被殿下夸赞的就是他了。
李暹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挺起胸膛:“多谢殿下夸赞。”
搞定两个李傕最为亲近之人,刘辩把目光望向了天空。
他的下一步计划,便是宰了李傕,杀干净看守的将领,带着唐姬离开弘农。
至于去哪,当然是河东郡了。
此地的白波军正在与董卓女婿牛辅交战,他若是能以皇室正统的名义,去拉拢白波军相助,也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问题。
再寻个机会把手伸向长安,与那里的皇甫嵩联络。
此人无兵权,但作为汉末三将,能力非凡。
得之相助,便等于有了领兵大将。
等董卓在前边与十八路联军周旋,他则是狠狠发展,寻个机会去捅董卓一刀。
计划很完美,只等实施了。
另外一边。
洛阳,长乐宫。
董卓夜宿龙榻,早已将这里作为寝宫。
原本的妃嫔,宫女成了他一人的专属。
所有人小心翼翼的服侍着他,不敢马虎。
瓜果点心不用伸手,只需张张口便能送进嘴来。
像这种帝王般的生活,才是身为天下之主该享受的。
近卫进入殿内,将头垂下,说道:“魔君,李儒求见。”
“都走开!”
董卓用力推开身旁衣着寸缕的女子,丝毫没有怜香惜玉之心。
待整理了一番衣物,这才从殿内走出。
其身形虽胖,走起路来却步步生风。
“深夜前来寻我有何事?”
董卓表情凝重,他深知李儒做事有分寸。
而且今夜这个时候,他已经即将就寝,一般人更不会来打扰。
“今夜夜观星象,只见西边原本暗淡帝星亮起,与那皓月争辉。”
说话之人身材修长,面容清秀中带着一丝狡黠。
“是刘辩?”
符合西边帝星象征的人,唯有弘农王。
“正是,从星象来看,刘辩似乎得了什么机遇。”
手里掌握着噬魂珠,刘辩的命格都在李儒手里。
否则的话,他哪能无时无刻掌握着刘辩的命脉。
董卓脸上的凝重表情逐渐收了起来:“身为汉皇朝的天子,或许有我着我们不得知的秘密,又或许是何进的旧部暗中相助于他,不必如此慎重。”
无上天子刘宏,大将军何进两人都死了。
就连刘宏的旧部,也是死的死,逃的逃。
剩下的都是一些杂鱼,外加一个刘辩,难道能翻天不成?
李儒此举,有些小题大做了。
“魔君,不可不慎重啊。”
董卓望着处处小心的李儒,说道:“让人率领启阵的军团前去弘农,这下你总该不会那么担惊受怕了吧?”
为了能与强大的敌人对抗,通常会把精锐士卒特意挑选出来。
这些精锐士卒集结到一起,就是一个军团。
最后集军团之力,利用气血,精气加持,方能开启阵型,从而与强敌对抗。
刘辩即使再强,也无法抵抗千人启阵军团。
所以安排一个千人启阵军团前往,足够了。
“是,魔君考虑的周到。”
李儒不再多言,按照他的想法,直接派遣精锐前去杀了刘辩,一了百了。
可董卓觊觎汉皇朝的国运,肯定是不愿意他的做法的。
轰隆隆!
夜空中传来雷鸣之声,转瞬之间便大雨倾盆。
本想离开的李儒,也收回了踏出去的脚。
大雨这般下,看来一时半会儿他是走不了了。
李儒盯着远处黑暗之中,他仿佛看见了一道人影。
不过像这种时候,负责看守的侍卫也该寻找他处躲雨,谁会傻乎乎的待在雨中。
见人影愈发清晰,李儒心生警惕。
像刺杀董卓这种事情,并非没有发生过。
今夜此人来者不善,大雨倾盆却雨水不沾身,有两把刷子。
随即,李儒大声喝道:“是何人,止步!”
来人脚步轻盈,声音毫无波澜道:“剑师,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