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为汉帝

第103章 说明

我为汉帝 薄荷热豆脑 2882 2024-11-15 08:08

  *************(要“称赞”作者的帅逼,在这里“称赞”,该来的终归是来了,泪目)*****************

  *帅逼们,切书了,原本写了一千多字的感想(缘由),这尼玛怎么看怎么像借口,所以全删了。*

  *我会在下面贴出,整本书后续的大纲走向,部分填坑说明。*

  言归正传。

  今天问编辑,真追有多少,编辑说只有二三十个,我才知道,原来还有二三十个帅逼在默默支持我(你们怎么都不发言的啊?我以为七十章以后没人看了)。

  可我真的要说声抱歉(鞠躬)。

  之前还信誓坦坦在一位帅逼留言下吹牛,说不会切书,好在马上删了(果然不能乱立flag)

  这书我原本想写群像,但碍于笔力,才短思涩,写了几章就赶紧收回来,具体节点在《三气曹阿瞒》那里开始。

  然后每个人物,其实我都列了长长的背景,大概600来个三国人物,我是按照真实史实加工的,参考《三国志》、《英雄记》、《魏书》、《后汉书》、《典略》等,人物外貌,少量参考《三国演义》。

  当然【李儒】能复活是比较夸张的加工,他和董卓孙女【董白】在历史上后续没了记载,故事就是按照这个开始切入。

  至于一开始就离世,却贯穿全文的【刘虞】,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汉末人物,不过这个人关注热度很小,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没有关注过他的,真的很伟大,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然后,到现在已经发的一百多章,后续内容。

  主角【刘尘】(好吧,这和名字也被大家吐槽了,我虚心接受),与乌桓大战,然后以和亲的方式结盟,具体大家应该能猜到,就是【幼月】,他是乌桓单于【楼班】的妹妹。

  之后【刘尘】会假装被乌桓打败,逃往辽东。

  在【刘尘】和【李儒】的计谋下,幽州会刻意营造氛围,迎来一个国泰民安,百姓归心,外人看,却又是战乱四起,连州牧都下落不明的状态。

  【袁绍】和【曹操】就是因为刘尘这步棋,才开打,因为【袁绍】认为幽州大乱,自己没了后顾之忧。

  但辽东是【公孙度】的地盘,【刘尘】之后会潜伏一段时间,明争暗斗,在幽州兵马的铁蹄下,夺得辽东控制权,进而对北面的高句丽用兵,征服高句丽,以及对三韩用兵。

  【王脩】我打算征服三韩后,让他做乐浪,带方那一片的郡守,这个人是务实派,很有能力。

  至于三韩,后面会合并变成“奴国”,因为【李儒】,也就是【梁文】的女儿,被三韩人用来献祭了,为的是给一位部落首领的女儿治病,而方式就是用耳朵治耳朵,用舌头治舌头,很残忍。

  之后会有【李儒】带兵想要灭掉整个朝鲜半岛的情节,为女儿报仇。

  但后面他的女儿被【刘尘】救下,虽然不能说话,也不认识文字,却在李儒发兵前,姑娘在李儒书桌上写下歪歪扭扭的“父亲”二字,打消了李儒杀死全部三韩人的想法,【李儒】想为女儿积德,后三韩合为“奴国”。

  对此,天下人骂【李儒】是毒士,但那位在幽州一直推行仁政的州牧,却默许了,大家猜为什么。

  牛掌柜,也就是【牛金】,这个人其实就是历史上曹仁的副将,后面因为【袁谭】起杀心,【牛金】为救【刘和】,放弃安逸生活,带着老婆孩子渡海,从青州横渡渤海到达辽东,逃往已经被刘尘打下来的辽东,开始正式为将,小说里刻画了很多他爱听各种打仗故事的情节,其实在为后面为将后有勇有谋做铺垫。

  【董白】也是跟着【刘和】,与【牛金】一家人逃去辽东的,之后会与【蔡文姬】、【幼月】有一些互动什么的,不做介绍啦。

  接下来说说其他地方的战事,【袁绍】被【曹操】打烂,这个大家都能猜到。

  但一开始,故事里,【袁绍】已经逼得【曹操】南逃了,后来因为一场小变故,不但停下歼灭已经“不成气候”的【曹操】,甚至开始内斗,之后就有了曹老板的励志抗袁,再然后战线被推回黄河,两方势力这才开始官渡之战。

  而刘尘会作为一只暗手,稳固辽东后,帮助【曹操】战胜【袁绍】,并救出被【袁绍】打入大牢的【田丰】,以及用情报与【曹操】交换被他抓住的【沮授】。

  当然,这两人一开始肯定不会那么好收服,最后还是要靠各种计谋以及家国情怀,让两人真正认下刘尘,就好像【田豫】,他是被刘尘一点点征服的。

  【曹操】灭掉【袁绍】后的情节,其实我并没有太多的内容可以讲,因为这时候剧情已经很后面了。

  这时候天下四分,【刘尘】,【曹操】,【刘备】,【孙权】。

  刘姓占一半,且都以大汉正统自居。

  这也是为什么有大帅逼问,为什么会给主角一个这个好的出身,因为他的出身必须比刘备正统,才能得到天下儒士的归心,汉代很看重出身的。

  但这里还有一个献帝,在曹操手中,献帝这时候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毕竟天下人还认汉室,而他是真正的皇帝,且曹操都还以汉臣自居。

  所以如何让主角不被士人抵触,又能天下归心呢?

  自然有曹老板帮忙,帅逼们一定知道,曹老板标签之一——“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人”,而故事里,要来个反转。

  当【刘尘】率军打入邺城,【曹操】为了保下一众谋臣武将的性命,送了【刘尘】一份大礼。

  【曹操】逼献帝禅让给【刘尘】,然后交代后事后,于天下人面前自刎,他从始至终都以汉臣自居,死前跪在【刘尘】面前,喊【刘尘】为“陛下”,这里算是一个大高潮吧。

  明知必死的情况下,枭雄为一群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谋取生还希望。

  作为回报,【刘尘】确实没杀曹操的这帮武将,但他没有登基,因为这时候登基,会招来天下人的抵触,不管是【刘备】、【孙权】那边,或者是大汉旧臣。

  而不登基,反而为【刘尘】赢得了很高的赞誉。

  再后面的剧情,好几个版本,尚未确定,如比:

  南越那边,我想让【诸葛亮】带上【孟获】搞定。

  夷州是一定要拿下的,别问为什么,我就是要拿下它!这里需要用上舰队。

  倭国的话,男主要和【曹操】相好——卑弥呼,展开一段故事,不过框架很杂,不介绍了。

  嗯,我对欧洲也有想法,情节靠司马一家与曹丕的叛乱展开,他们逃到凉州以西,拥兵自重,刘尘派超级有冲劲的【魏延】去西方吃苦……

  ……

  切书前,应该还会有一章,大家就不用看啦,完全是我为了完本写的结局。

  很庆幸,没让大家花钱就开始切。

  其实,再坚持一下,下个月我能躺着吃全勤,但觉得没意思,吃完再切,难受自己,也难受你们。

  这时候没了创作的心思,三个月时间,为什么不再构思一本呢?

  最后的最后,再给各位大帅逼,大漂亮鞠个躬。

  能看到这里,你们对我一定是真爱。

  爱你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