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要点消息不过分吧?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便已经发现了盐的重要性,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便开了官府专营。
后来,到了汉朝的时候,汉武帝北征匈奴,需要大量的金钱。
常年的战争对汉朝的国力也是一种考验,国库入不敷出。最终汉武帝为了增加财政收入,采取了桑弘羊的商业策略,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从那以后,各朝统治者都开始盐的官府专营。
就是因为盐实在太赚钱了。
首先,盐的获取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矿盐,一个是海盐。
古代,内陆百姓的盐主要来自矿盐,而临海地区则主要依靠海盐。
除此以外,想要通过其它方式获取盐,实在是太困难了。
既然如此,各朝统治者只需要牢牢的控制矿盐和海盐,便可以实现盐的专营。
实现盐的专营之后,统治者便可以从百姓的手中赚取大量的金钱。
这些金钱充入国库,无论是用于战争还是用于享受也罢,那都是很不错的。
所以,盐带来的金钱,没有任何统治者可以眼睁睁的看着被私人赚取。
在现代社会,盐已经没有那么稀缺了。
十年前,福岛核辐射事件之后,大量的百姓以为这些核辐射会影响到海盐,所以连忙屯起了盐。
据说,有的家庭屯了一辈子都吃不完的盐。
袁尚至今还记得,当时抢盐的盛况,那个时候,不管是小卖部还是大超市,里面的盐都被抢购一空。
人们之所以抢盐,就是因为盐实在是太重要了。
但现代社会跟古代的最大区别就是盐既不稀缺,也没有国营。
所以抢盐完全是一种被欺骗的行为。
三国时期,各个地方都有诸侯,所以诸侯只能在统治内部实现盐铁专营。
袁尚也不例外。
在没有实现国家统一之前,他也不会放弃盐这一块巨大的利润来源。
而且盐不仅是利润来源,还是重要的战略物质,所以他更要重视。
如果他将粗盐提取成细盐,再通过商业途径,销售到其它诸侯国的市场上,一定会引发其它地方的争抢。
这种涉及到底层百姓所需的物资,更容易让敌国百姓产生通敌的想法。
虽然他能够堂堂正正的战胜敌国。
但是在战场上,他宁愿让自己的士兵少死一些。
所以能够让敌国百姓为自己效力,那是再好不过了。
“题主,海盐的提取技术和矿盐的开采技术,最好都带上。”
“这两个,哪一个更好?”
“当然是矿盐的开采技术。”
“海盐是需要晒干的,但是题主占据的冀州地区,气温最高的也就是夏季,其它季节,晒盐的效率会急剧降低,到时候,市面上就很容易缺少盐。”
“因此,绝大多数的时候,还是要依靠矿盐,而矿盐也是古代百姓食用盐的最主要来源。”
“所谓矿盐就是以采矿的方式从地底下挖出来的盐,这些盐是不受季节影响的。”
“矿盐的多少,只受开采技术的影响。”
“开采技术越高,矿盐的产量和质量也就越高,”
袁尚相信,用现代技术开采出来的盐,在古代一定是最好的盐。
这种盐,在古代,也能卖出最高的价格。
他需要有很多方法赚钱,但他绝不介意多一条路。
而且他的目的并不只是赚百姓的钱,他想通过食盐,打入到敌国内部。
好的食盐,不只有冀州人想要,幽州人也想要,青州人也想要。
想要好的食盐,就必须用相应的东西来换。
一来二去,他就可以获得大量关于幽州和青州内部的消息。
有了这些重要的消息,他想要拿下幽州,青州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也许,有人会问,一个食盐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居然可以让人叛国?
这样的想法,在三国时期,其实是大错特错的。
因为袁尚所在的那个年代,所有诸侯都还没建国,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叛国这种事情。
他们都是大汉的子民。
无非就是一个被曹操统治,一个被袁尚统治。
比如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许攸就将袁绍的粮草点乌巢告诉了曹操,从而让曹操取得了胜利。
许攸的这种行为,在当时,并没有认为是叛国的行为。
因为那个时候,曹操和袁绍都是大汉的臣子。
他们的战争最多只是内战,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一般来说,古代平民百姓不一定需要好的食盐。
但世家豪门,一定会对好的食盐,一见钟情。
因为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剂,几乎每一道菜的诞生都需要食盐的参与。
好的食盐,能够让菜的味道有质的变化。
所以,好的食盐,必将会成为世家豪门争抢的好东西。
到时候,用这些食盐换取一些不算叛国的消息,很难吗?
一点都不难。
恐怕到了那个时候,敌方阵营中有大量袁尚的内应,那个场景实在太美。
想到这里,袁尚露出了笑容。
他连忙在笔记本上记下了‘粗盐提取技术,矿盐开采技术’。
“既然都说到盐了,其它的调味料怎么能忘记呢?”
“对啊,现在的菜之所以比以前的好吃,最重要的就是调味料的存在,如果没有调味料,烧出来的菜都是寡淡无味的。”
“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是这样说的,只要调味料加的足够多,就算是炒鞋底都好吃,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这的确说明了调味料在食品中的重要性。”
“是啊,我现在去哪里吃饭,第一个关心的就是这家店的调味料怎么样,要是差的话,我立刻就走。”
“现在的外卖大家应该都吃过吧,那些外卖为什么做的会比自己做的要好吃,就是因为这些外卖商家在里面加了大量的调味料,所以吃起来,味道才好的。”
袁尚也是做过饭的人,所以对这些调料品还是较为熟悉的。
在他的出租屋内,现在就有酱油,醋,盐,味精,糖等调味品。
其中盐的讨论,他刚才已经全部看过了。
至于糖,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
他记得,历史上,袁术死的时候,就很想吃蜜糖,只可惜,还没等他的部下将蜜糖拿来,袁术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三国时期,已经出现了蔗糖,但是甘蔗的产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糖在那个时代还是非常珍贵,普通百姓是吃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