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要致富,先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
“不愧是至理名言,没有路,车辆就没法通行,车辆没法通行,交流就没法顺畅,交流没法顺畅,货物就没法往来,经济也就发展不起来。”
“题主完全可以在一些大的城市,比如长安这样的城市,铺设水泥路面,有了水泥路面,车辆通行就不是问题了。”
“而且三国时期没有大货车,水泥路一旦铺好之后,能用很长很长的时间。”
袁尚也很认同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
现代社会,想要发展起来,没有路是万万不可以的。
尤其在政府的帮助下,现在早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计划。
即使是非常偏远地区的村庄,现在也通了道路。
而且修路并不是一件科技含量很高的事情。
尤其是三国时期的路,建设起来难度更低。
第一,路面不用太厚,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大货车,路面不容易坏。
第二,路面不用太宽,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汽车,不会发生拥堵事件。
所以,这就变相的降低了修路的难度。
而且,有了水泥便可以修路了。
他在‘住’的时候,也有用到水泥建造房屋,这里修路,也需要水泥,正好可以合在一起。
至于自行车,三轮车轮胎所需要使用到的橡胶。
袁尚还在犹豫。
他现在还不太确定要不要带橡胶种子。
虽然他知道,橡胶是大量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但是他穿越能带走的东西只有四种,其中一种已经明确是手机了。
剩下的三种,他都必须好好斟酌。
而且,他觉得,常规小麦种子是肯定要带的。
因为他的根据地在北方,最适合小麦生长了。
常规水稻种子还有些争议。
至于橡胶,争议就更大了。
不管了,先记下了,等全部总结好了,再做选择吧。
“题主,你不觉得,无论是马匹也好,还是自行车,三轮车,他们的运载能力都实在太弱了。”
“的确,题主统一之后,南北货物交流,东西货物交流,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总不能每次都指望马匹运输或者三轮车运输吧,这要等到猴年马月啊。”
“对啊,现代社会,经常要货物运输,但古代,就不需要货物运输了吗?当然不是,比如粮食的运输。”
“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旱灾或者水灾,颗粒无收,粮价飞涨,流民四起,甚至可能出现农民起义,如果这个时候,有大量的粮食能够运到灾区,百姓有了粮食,也就没有了起义的想法。”
“除了粮食以外,商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远程交通工具。”
“很多产品想要销往各地,便需要大型交通工具的助力,否则便只能在本地自产自销。”
“所以,这个时候,题主就需要火车和轮船了。”
袁尚并不意外。
说到交通工具,必然离不开火车和轮船。
对于现代普通人来说,火车并不陌生,出行的时候,都要乘坐火车,而轮船就相对陌生一些。
但在工业革命早期的时候,火车和轮船的最大作用,并不是载人,而是运货。
当然,那个时候的火车和轮船都是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
在蒸汽机的驱动下,火车和轮船便可以带着货物,想要运到哪里便能够运到哪里。
最重要的是,蒸汽机驱动下的火车和轮船是不需要休息的。
而且他们的运货量是马车的成百上千倍。
有了这两样运货工具,南北货物交流,东西货物交流都不再是问题。
而火车和轮船,本身的制造难度不大,它们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只要能够解决蒸汽机,便算是大功告成了。
蒸汽机不仅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驱动力,可以说,没有蒸汽机的发明,就没有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原理并不复杂,初中的时候,教科书上就有相关的介绍。
简单来说,蒸汽机就是通过加热,让水蒸气通过热胀冷缩的方式,推动活塞做工,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甚至有些动力强的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出小型的蒸汽机。
初中生都可以做出来的东西,袁尚自信,他应该还是可以的。
解决完蒸汽机,剩下的便是铁轨问题。
蒸汽式火车的速度快,对铁轨的要求也就低,如果是现在这种每小时300公里的动车,袁尚是万万没能力做出符合这种速度要求的铁轨的。
但每小时30公里的蒸汽式火车所需要的铁轨,他还是有点信心的。
反正他穿越回去,必定是要大炼钢铁的。
用钢铁铺铁轨,也算是正当的需求。
以那个时期的炼钢量,肯定是没有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铺设铁路的。
那样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都实在是太大了。
很有可能出现类似秦始皇修建直道的情况。
虽然秦始皇修建直道的初心是为了保护边疆,加强交流。
但修建直道是一个极大的工程,给百姓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两世之后,秦朝灭亡。
同样的道理,他修建铁轨也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在他看来,他是造福百姓,是为了国家的未来着想。
但在百姓的眼里,这是消耗民力的行为。
以三国时期百姓的认识,他们不会理解铁路修建的意义。
正如十年前,国家修建高铁的时候,也有很多的人在批评。
类似于“等一等你的人民”。
现在想想,多么可笑的言论,
但那个时候,却有大量的人相信这样的话。
所以,袁尚打算逐步推进。
只需要先铺设几条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的主干道就可以了。
等未来生产力提高,再考虑接下来的铁轨铺设。
他相信,哪怕只有几条主干道铁轨的铺设,对于货物的运输一样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轮船就更简单了。
只需要将常规的船加上蒸汽机,便可以完成蒸汽机轮船的制作。
古代,已经有人发现轮船运货的优点了。
那就是运货量大,成本低。
但古代的船往往要靠帆和人力共同驱动的。
风大的时候,就竖起帆,没风的时候,或者逆向的时候,就将帆收起来,依靠人力来驱动船。
这种驱动方式太过原始。
而且最关键的是,到货的时间是很难确定的,风大的时候,早一点到,风小的时候,就会晚很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