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粮食到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训练的重要性
但是,古代的军队,其实很少进行训练,
就是因为,古代的军粮并不够多,
很多时候,吃都吃不饱,哪里敢把这些粮食用来训练,
这个问题,袁尚一样会遇到,
好在,他有钱。
邺城的粮食是有限的,但只要花钱买,一样可以买到很多,
好在,他的细盐绝不降价,他的泡茶绝不降价,就是为了告诉世家大族,这些东西不仅是好东西,而且非常难以生产。
只有这样,袁尚才能够抬高价格,让这些东西,成为真正的抢手之货,
袁尚从邺城世家大族可以买到的粮食,大概只够一万五千新兵训练半个月,接下来半个月的粮食,袁尚就需要从其他城池想办法了。
细盐,泡茶,香皂,这些东西,不只是邺城的世家大族需要,其他城池的世家大族也需要,甚至不少大户也抢着购买。
一时之间,这三个产品,在各地的价格,远比邺城的价格还要高。
袁尚没有办法管理其他城市的业务,
所以,他设立了经销商,
简单来说,邺城袁府负责生产细盐,泡茶,香皂,
然后托各地的经销商负责销售,
袁府直接按邺城价格卖给经销商,至于经销商能够赚多少,全凭经销商个人的能力。
当然,袁府一旦发现,经销商有损坏产品,侮辱袁府的行为,那么就自动取消经销商的资格,重新寻找新的经销商。
反正,各地根本就不缺少经销商。
在这样的策略下,邺城周边的几座城池都有了经销商,至于更远的城市,相对就比较难一些,不过也可以。
仅仅一个月时间,十几座城池的经销商就已经选好了。
他们负责销售袁府生产的细盐,茶叶和香皂。
当然,为了满足十几个城市的需要,袁府的生产规模也已经扩大了。
至少表面上扩大了。
袁尚只是做出一个假象,表现出这些东西是非常难以生产的,所以他才卖这么贵。
一旦他的这些产品被人发现是非常容易生产,那么他的垄断地位也就没了,高价格也就没了,进入了卷的状态,这对于,刚起步不久的袁尚而来,还没有资本原始积累,就已经完犊子了。
好在,袁府对这些生产者的管理非常严格,他们彼此之间不知道工序,甚至他们的吃喝拉撒都在园内完成的。
袁尚不断提高园内的生活体验,致力于将袁府生产园打造为旧社会的富士康。
当然,对于三国时期的苦命百姓而言,即便是袁府生产园中的工人,他们的生活条件也是远高于这些普通人。
毕竟,袁府生产园的工人,五天就能吃到一顿肉,每天饭都能吃饱,菜也不缺,有的时候,还会额外奖赏他们一些糖。
这些糖,也是袁尚发明的,比三国世界的糖要甜很多倍。
在这样的操作下,袁府的收益,每天都在增长。
从最初,一天大概能赚200万钱,到现在,一天大概能赚2000万钱。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世家大族或许不了解,但是甄家却是感到心惊肉怕的。
袁府现在一天的收益,比甄家以前,一个月的收益还要多。
现在的甄家,已经彻底沦落为二流世家,在袁府的庇佑下,艰难求生。
甄家在等,在等羊毛。
因为只有羊毛,现在才可以救甄家。
如果三国时期有电话,甄远一定每天催促前往草原的甄金加快收购的速度。
袁尚其实也在等,他也在等甄金的消息。
不过他并没有把希望全部放在甄金身上。
作为一个现代人,袁尚深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然的话,只要一摔,全部都得碎。
甄家跟草原游牧民族虽然一直有贸易往来,
但谁知道这次会不会出问题,
对于袁尚而言,
他不希望这次的羊毛交易出现任何的问题,
因为这一次,涉及到黎阳战争,
现在才农历八月,
冀州早已经开始转冷了,
等曹操进攻黎阳的时候,冀州士兵就必须穿上厚厚的衣服了,
不然的话,恐怕还没开始战斗,就已经被寒冷的天气给活活冻死了,
然而,穿着厚厚的衣服是不利于行动和作战的,
所以,羊毛大衣可以让士兵们穿的更舒服,活动更灵活,战斗力自然也会更高。
不会被冻死,看似是一个很低的要求,
但对于古代北方冬天的战争而言,这一条,几乎没有人能做到,
袁尚打算做那个第一人。
所以,在甄家派出了甄金作为前去草原游牧民族收购羊毛的人之后。
袁尚也派出了袁府的人,前去草原游牧民族收购,
总之,多一条路,多一点放心,哪怕价格高一点。
......
“主公,从其他城池买的粮食,都已经运到了邺城。”
“目前估计,应该够士兵们训练使用了。”
审配激动的说道。
他以前跟着袁绍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感觉。
袁绍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各方面都不行。
袁尚就不一样了,没有锋芒毕露,很多时候都在家中,既不出去社交,也不出去扩展名声,若不是熟悉他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利害。
但是审配知道,
尤其是这次购粮的行动,
更是让审配感受到了巨大的区别。
当初,袁绍发动官渡之战的时候,
也是需要筹备大量的粮食,
光邺城一处地方,必然是无法筹备到足够官渡之战的粮食,
所以,袁绍强逼着其余各城的世家大户以及富商捐献战争所需要的粮食,
即便如此,袁绍也是用了将近半年多的时候,才筹备到官渡战争所需要用到的粮食,
可惜,那么多的粮食,被曹军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
一想到这里,审配心中就充满了荒凉。
谁能想到,一场官渡之战,让袁氏彻底走向了衰败。
然而,就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在袁尚身上再次看到了希望。
袁绍用各种手段,半年筹备的粮食,
袁尚仅仅用了二十天,通过公平交易的方式,轻轻松松便换来了。
有了这些粮食,士兵就可以正常训练,
士兵正常训练,在战场上,就有了一往无前的士气,
而这,对于战争,是非常重要的。
“主公,这场跟曹军的战争,我们一定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