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紫伊的父亲,但凡知道他的人,无不对其敬佩有加,曹操自然也不例外。而如今已经身为人母的紫伊,已经不再像之前那般,一提到其父亲,便忍不住伤心落泪。
当然,这倒不是说,她对父亲的怀念淡化了。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她的心理变得愈加成熟,同时也更为坚强了。而对父亲的怀念,也不一定非要用哭的方式来表达了。
提到伍孚,蔡琰也就不免想起,自己那同样遭人祸害,惨死狱中的父亲蔡邕,脸上不禁露出一抹伤感之色。卞夫人发觉屋内气氛有些不对,赶忙打了个圆场,道:“若伊呢?她怎么还没进屋来?”
郭嘉闻言忙道:“回夫人,若伊到后厨安排晌食去了,稍后便来。”卞夫人闻言点点头,没再说什么,眼神不经意间,却是看到了萧筱摆放在房间角落处的那架古筝,不由好奇地站起身来走了过去。
“这是何种乐器?似琴非琴,似筝非筝,倒是有些新奇。”卞夫人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筝弦,一边好奇地问道。听完卞夫人之言,众人便都将目光投向了,那架萧筱之前让郭嘉请人帮她制作的现代版古筝。
听完卞夫人的问话,郭嘉和紫伊还未说话,反倒是蔡琰率先开口答道:“之前我与郭夫人交谈时,亦曾问起过此事,得知此乃郭夫人结合秦筝与古琴的特点,自制的一种新型乐器,名曰忘忧。”
“忘忧?此名有何特殊寓意?”卞夫人闻言,有些疑惑地望着蔡琰问道。“若伊说,每当她演奏此乐器时,便会忘掉一切烦恼之事,故与之取名为忘忧。”这次回答卞夫人的,却是郭嘉。
卞夫人细数了一下,这忘忧筝竟有二十一弦,不由赞叹道:“没想到若伊对于音律上的造诣,竟如此之高,居然能自制出新的乐器。”曹操闻言笑道:“夫人若是好奇,稍后等若伊进来,不妨请她亲自演奏一曲。”
“若是司空大人不嫌妾身技艺拙劣,那妾身就献丑,为诸位抚上一曲。”说话间,萧筱便从屋外走了进来。卞夫人闻言转过身,见萧筱正向自己走来,便欣喜道:“若伊,快来让我等见识一下,你这新乐器究竟有何奇特之处。”
萧筱闻言,先是对卞夫人微微一点头,然后招呼了紫伊一声,让其帮忙将古筝抬出来。之后,萧筱便戴上义甲,坐在根据她的身高坐姿,量身定做的琴凳上,开始抚弄筝弦。
只是先试了几个音,其发出的清脆通透的声响,便让从没听过萧筱弹奏古筝的曹操等人,眼睛骤然一亮。待确定音调没有问题后,萧筱便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静下心来,开始正式弹奏。
今日萧筱所弹奏的,并非是经典的古筝名曲,而是一首古风流行歌曲。这首歌是二十一世纪初,一部名叫《上错花轿嫁对郎》的古装电视连续剧的片尾曲,曲风悠扬舒缓,非常动听。
萧筱很小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这首歌后,就非常喜欢。等她学习了古筝,且有了一些成绩的时候,便从网上找到了这首歌的谱子,开始勤加练习。可以说,这是她印象最深刻的几首曲子之一。
一曲奏罢,曹操不由拍手称赞道:“此曲曲风新颖,却异常悦耳,让人倍感舒心,不知此曲为何名?”萧筱对其一颔首,轻声答道:“此曲名为《烟雨唱扬州》,乃是作者于阳春五月,游玩扬州美景时,触景生情所作。”
“烟雨唱扬州?”曹操喃喃自语道,同时闭上眼睛,回味起方才萧筱所弹奏之旋律。卞夫人听完,也是连连点头道:“此曲确实非常悦耳,曲风婉转悠扬,乍听令人感觉很是惬意。”
然而,顿了一下,卞夫人却是微微皱了皱眉头,继续说道:“可不知为何,到了最后,竟隐隐透露出一丝莫名的哀伤,不知是我感觉有误,还是此曲的意境便是如此?”听完卞夫人这番话,萧筱也是吃了一惊。
说实话,今天她之所以弹奏这首曲子,便是见到曹操后有感而发。当初就是因为曹操的赐婚,意外成就了她和郭嘉的一段美好姻缘。就如这曲子的最后一句歌词所写:百年巧合话惊奇。
然而,也正是因为她与郭嘉的感情深厚,导致她为了挽救郭嘉的性命,宁愿选择自己默默承受逆转天命所带来的精神反噬。虽然现在还没有应验,可难保今后的某一天,就会突然发作。
想到这些,萧筱心中不免有些悲伤。因此,弹到最后,由于萧筱的心境发生了变化,弹奏出来的曲子,也自然而然有些悲伤之意。其他人或许听不出来,但蔡琰和卞夫人,却是都感受到了曲中所蕴含的伤感之意。
蔡琰自然不用说,她本就擅长音律,更是在从归汉的途中,因触景生情,用匈奴特有的乐器胡笳,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曲《胡笳十八拍》。因此,她对于一首曲子的感悟,要比常人更为敏感和透彻。
而卞夫人虽然是曹操的妻子,却是出身倡家,自幼练习歌舞。在被曹操纳为妾室之前,一直四处飘零,以卖艺为生。所以,即使她在音律上的造诣不如蔡琰,却也隐约感受到了,萧筱弹奏此曲时,那有些悲凉的心情。
身为萧筱的夫君,郭嘉虽然对于音律方面一窍不通,但他最擅长的,却是出谋划策和揣摩人心。就在卞夫人说到曲中蕴含悲伤之意后,他便下意识地看向了萧筱,并敏锐地捕捉到了那抹,从她眼中一闪即逝的惊慌。
微微皱起眉头,刚想要说什么,却听蔡琰率先开口说道:“我想,作者在欣赏扬州美景时,恰逢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而雨天,又是最易让人生出思念之情的日子。作者应是在外游历多日,此刻忽然有些思念家乡,故才会有一丝淡淡的愁思隐于曲中。”
听完蔡琰的分析,郭嘉心中依旧有些疑虑,而卞夫人却恍然点了点头,赞道:“果然还是昭姬对于音律的感悟得更为透彻,而且你与若伊不仅性情相近,兴趣相投,还如此相知,真是比之一般的孪生姐妹,还要亲近呐!”
正所谓,说着无心听者有意,曹操在听完卞夫人这番话后,眼中忽然闪过一抹精光,随即看向蔡琰道:“昭姬啊!如今你已如愿回到中原,却是无家可归,眼下虽然暂时住在我的府邸,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听完曹操此言,蔡琰脸上不由露出一抹黯然,随即说道:“承蒙曹叔父眷顾,昭姬才得以在有生之年重归故土,故不敢贪图奢望什么,只求能得一安身之处,了此余生。”
之前众人的注意力还在萧筱身上,此时听到曹操与蔡琰的对话,便都将目光投向了蔡琰。曹操听完蔡琰这番话,却是沉声道:“你已孤身流落塞外十几年,如今重回故土,我又怎能忍心看你一人在外寡居。”
听完曹操此言,蔡琰不由心中一震,猛然抬头看向了他,却见曹操正一脸微笑地望着自己,赶忙低下头道:“曹叔父的好意,昭姬不胜感激,只是如今昭姬这具破败之躯,又配得上何人呢?”说到此处,蔡琰脸上不由露出一抹苦笑。
而众人此时也明白了,曹操是想给蔡琰再寻个夫家,当下也都没有搭话。萧筱更是知道,历史上,曹操好像最终将蔡琰许配给了,其麾下一名负责屯田的年轻都尉,好像是叫董祀。
虽然蔡琰很有名气,也很有才学,可她毕竟已经三十六岁了,而董祀才是个二十多岁的英俊青年。面对比自己大十多岁的蔡琰,即便他心中再不情愿,但因为是曹操亲自下令赐得婚,所以他也只能被迫娶了蔡琰为妻。
没过多久,不知是何原因,董祀处罚了军法,按律当斩。刚刚沐浴后的蔡琰,在得知此事后,来不及穿戴整齐,大冬天就光着脚,披散着头发跑去了曹操那里,为董祀求情。
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听闻蔡琰到来,立刻对满堂宾客道:“蔡伯喈的女儿就在外面,今日就让众位见上一见。”等蔡琰进来后,众人见到她的这副模样,均是大为惊愕。
然而,蔡琰却是顾不得这些,见了曹操之后,就立刻跪地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闻言,无不为之动容。曹操也很是感慨,却道:“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该如何是好?”
蔡琰道:“您马厩里的宝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多不胜数,难道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最终被她的言辞所感动,于是下令赦免了董祀。
曹操见蔡琰光着的脚掌已被冻得红肿,还未擦干的头发上都结了一层冰霜,便命人取来鞋子和头巾,赠予了她。随后又问:“听说你家中原有很多古籍,现在还能想起来多少?”
蔡琰略一沉吟后答道:“当初父亲留给我的书卷有四千余卷,然却因战乱所流失,保存下来的极少,我能记住的,只有四百余篇。”曹操闻言,便要安排十个人陪着她写下来。
不过,蔡琰却是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拒绝了曹操给她安排人手帮忙一事。之后,她凭借超强的记忆,将自己背过的所有古籍内容,全部默写了下来,竟没有半点错误。而在这之后,史书上,便再无任何有关蔡琰的记载了。
然而,就在萧筱回忆历史上,有关蔡琰的一些信息之时。曹操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让萧筱,或者说是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你若不觉得委屈,便嫁于奉孝为妾如何?”
曹操此言一出,不光蔡琰被惊呆了,就连一向反应机敏的郭嘉,也同样一脸不可思议地看了曹操一眼。他完全没有想到,曹操竟会说出这番话来。见曹操只是微笑地看着自己,郭嘉无奈地苦笑一声,随即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萧筱。
在场除了曹操本人,也就卞夫人只是微微愣了一下,随后便一脸恍然地暗自点了点头。毕竟和曹操做了近三十年的夫妻了,很快她便明白了曹操的用意,与此同时,便将目光投向了满脸惊诧的萧筱身上。
什么情况?难道自己帮助郭嘉改变命运之后,对历史的影响竟如此之大,连蔡琰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萧筱回过神来后,却发现卞夫人正一脸深意地望着自己,不由面露疑惑,同样回望着她,含蓄地向其表达了自己的不解之意。
看出萧筱眼中的疑惑,卞夫人只是微微一笑,却没有说话。而作为当事人的蔡琰,依旧一脸的惊愕,待她反应过来后,却也第一时间看向了萧筱。至于紫伊,早在曹操的话音刚落之时,就一脸担忧地看向了萧筱。
几个人一言不发,最后竟是都将目光落在了萧筱身上。曹操见到众人的反应,也跟着将目光移向了她,并开口问道:“若伊,既然你与昭姬一见如故,情同姐妹,应当对此没意见吧?”
曹操看似是在询问萧筱,但其语气之中,却蕴含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思。面对众人的集体注视,再加上曹操无形中给她带来的压力,萧筱深吸了一口气后,勉强让自己冷静下来,抬头看着曹操答道:“若是昭姬姐姐不觉委屈,妾身自然没有意见?”
听完萧筱的答复,曹操满意地点点头,正要开口,郭嘉却是抢先一步说道:“主公,还请三思啊!蔡邕大人曾在《独断》一书中记录,士大夫一妻一妾,卿大夫方可一妻二妾,属下怎能同时纳两位妾室?”
郭嘉这话倒是不假,中国自古以来的婚姻制度,都是只允许男子一妻多妾,并非现代社会人们口中的三妻四妾。当然,多妻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是极为少见,基本都是一妻。
就连纳妾,也不是有钱就可以随便纳的,必须身份到了一定的地位,方才可以纳多名妾室。如果按照朝纲制度来说,郭嘉确实没有达到一妻二妾的要求,因为他的官职的确不高。
然而,曹操闻言却是呵呵一笑道:“奉孝何时开始,如此注重这些常规伦理了,再者言,以你的才能,若非我故意为之,你早在朝中身居高官,就算位列三公,也未尝不可能啊!”
“可是,在外人眼中,属下终究不是朝廷重臣,且此制度又是蔡邕大人所书。如今身为其女儿的蔡小姐,却要违背此规嫁于属下,若传出去后,怕是会影响蔡小姐的声誉啊!”郭嘉再次劝道。
众人闻言,皆是觉得,郭嘉所言有些道理。可曹操却蓦然提高了声音,一脸霸气地说道:“此事由我亲自主持,我倒要看看,谁敢在背后议论?”听完曹操这异常霸气的一句话,众人便都无话可说了。
这叫什么?这叫横!也叫狂!说白了就是蛮不讲理,可人家偏偏就有这种狂妄的资本。现在的曹操,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曹操自大破乌桓后,便再没有打过什么漂亮仗了。
而赤壁之战的惨败,更是让曹操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自此以后,天下的格局,基本按照诸葛亮所设想地那般,变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但在那之前,曹操的实力,一度让天下所有人忌惮。况且,他也确实已经成为,当今朝廷实际的掌舵者了。
所以,对于曹操决定,一般人还真不敢在背后议论,闹不好就要被杀头的。如果曹操公开下令,将蔡琰许配给郭嘉,相信人们只会称赞他重情重义,照料已故老友的孤女,而不会有人指责他,违反纲常伦理。
这就是现实,在绝对实力面前,红的可以说成绿的,黑的也能说成白的。包括后世“指鹿为马”的故事,也都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规矩永远都是由强者制定,而强者又凌驾于任何规矩之上,可以肆意妄为。
眼见曹操主意已定,熟知他性格脾气的郭嘉,便不再说话了。因为他知道,曹操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这也是他与袁绍、刘表等人最大的不同。做事从不优柔寡断,一旦下定决心,即便是错了,也要继续做下去。
发觉此时屋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卞夫人立刻出来打了个圆场,对蔡琰道:“昭姬,你曹叔父也是为你好,既然你和若伊如此相知,嫁入郭府后,也定能与之和睦相处。”
“如若随意给你找个人家嫁了,日后你过得也未必舒心,你曹叔父是担心你受委屈,所以才有此想法,你可否能理解?”卞夫人说完,一连真诚地看着蔡琰,等待她的答复。
卞夫人所言,虽不是完全属实,但也确实有些道理。蔡琰听完,低头沉思了片刻,忽然抬起头来,对着曹操俯身拜道:“昭姬多谢曹叔父大恩,一切听从曹叔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