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大军一路急行,不过月余众将便陆续至许昌城中。哪知李逸入许昌不过数日,天使又奉诏前来,诏令中郎将李逸将一应军务暂交副将张辽高顺统领,即刻回转洛阳入朝见驾。
众人皆以如今京都乃龙潭虎穴,恐董卓加害,劝李逸拒不奉诏。李逸笑道:“诸公无需担忧,有道是君让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想我李逸虽不敢自命忠义之臣,然此次洛阳之行,某却不得不去,近闻董卓已公然商定废力之事,袁绍卢植等虽极力抗争,恐难保全。不瞒诸公,前日某曾密信与董卓,对其保奏升迁之功以表谢意,今董卓必以为本将有意投效与他,不肯轻易加害。今诏本将回京,恐其欲行驱虎吞狼之计,欲令我军南拒荆州刘表。”
“主公何必听从董卓之令?为其助力?”钟繇开口道。
“哈哈哈,我李逸虽不敢以忠贞自居,却也深感天子与太后知遇之恩提携之德,董卓不过祸乱朝堂之乱臣贼子,某如何会自甘堕落与其为伍?”
“那主公此行?……”陈琳也不解其意。
“哈哈,诸公试想,若董卓行废立之事毕,最为担忧之事为何?”李逸笑了笑问道。
“自然是文武百官天下诸侯不肯承认陈留王为尊,仍奉当今为正统。”荀彧开口道。
“莫非主公此行是欲借机救天子与朝廷出洛阳?”沮授道。
“呵呵,前日本将令信使上表之时,曾同携有两封本将亲笔密信,一封便是交付董卓,借表谢意之机消减其戒备之意,使其能心存招揽某为其所用之侥幸。另一封便是上达太后,使其能暗中布置早做准备。若本将此行果能救朝廷出牢笼,则我等匡扶朝廷重振朝纲之期不远也。”
“主公深思熟虑,高瞻远瞩,荀彧不及也。”荀彧稍加思索便开口道。“若主公将天子迎出董卓魔掌,则大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行王事以伐不臣,诏令天下诸侯共伐董卓,征调举国军马以讨乱臣贼子,则天下可安,再行安民之策,农商之法则朝廷复兴有望,天下安定指日可待也。”
“不错,救万民与水火,扶社稷于倒悬实李逸之所愿也。”李逸郑重道。
“主公忠贞高义,实为属僚等所不及也。”众人由衷恭维道。
“主公心怀社稷,忧心朝廷,为天下计不惜以身试险,丰实敬佩,然若主公轻身涉险,董卓账下李儒乃奸诈之辈,其心思缜密,智计超群,倘若被其识破,恐主公凶多吉少。”田丰担忧道。
“元皓厚谊,逸心承受,不必担忧,有道是为人臣者自当忠于王事,为主分忧。况本将深思熟虑,已有所安排,无需担忧。纵不能救出天子,某也必然可全身而退。诸公只需各司其职,依计行事不使有失则本将必可安然无恙。”
“我等愿凭主公差遣。”众人齐声道。
“好,既然朝廷诏命本将暂摄颍川,并领汝南军事,那本将便行安置。高顺,颜良,荀攸,钟繇听令。令高顺为主将,荀攸为行军司马,掌军师令,颜良为副将,钟繇为粮曹,统领马步军五千,前往汝南驻扎。汝南一应军事皆由荀攸统调,所需物资征调皆由钟繇执掌。”
“诺!”四人出班领命。
“张辽,鞠义,沮授,逢纪听令。令张辽为主将,鞠义为副将,田丰为行军司马掌军师令,逢纪为粮曹,统领马步军五千掌颍川军事。一应军务调配皆归沮授处置。粮曹调取由逢纪统筹。”
“诺。”
“荀彧为长史,暂行颍川郡政务处置,陈琳为主簿,审配为颍川兵曹掾,颍川一应招抚政令皆由你三人统调执掌。”
“诺!”
“田丰,张颌,文丑,听令。田丰为军师主将,张颌文丑为副将,统调两千马步军驻守许昌。于禁为前军校尉统本部两千军出许昌,往城北三十里驻扎。”
“诺!”
“颍川汝南各处需加紧招揽流民,扩充军马,颍川至少要征集精壮之士一万,汝南也需至少征募六千操练成军,另使各县皆征募县兵,小县至少一千,大城至少两千。各处更需尽力征调储备粮秣,不得有误。至于兵源粮草,严令不得肆意侵扰百姓,至于所处黄巾盗贼,应尽力予以招抚,冥顽不灵或罪大恶极之辈,则尽可诛杀!”
“诺!”
“如此,明日本将便统五百骑进京面见天子。”
“主公,末将领军经陈留而过时,见一壮士状如黑塔,力大无穷,步行如飞,且心性禀直,自言乃陈留人,曾为张邈账下,因不忿都尉不公,愤而杀之,流落山野。末将非其敌手,所幸已招在账内。主公可令此人随同,可护主公安危”。高顺出列拱手道。
李逸闻言一愣,心中一震失口道:“可是典韦?”
“正是典韦,不知主公如何得知?”高顺诧异。
“呃……哈哈哈哈,本将虽出身低微,却喜交天下英杰,于天子身侧时曾使人遍访南北诸州,凡天下能人异士,或智计卓绝如元皓,公达等,或勇冠三军,如颜良,文丑。或胸有安邦之谋,如文若等,又或长于统兵用武,如伯平等,皆曾有耳闻。”
“怪不得主公能于洛阳城征募荀公达,冀州又寻访田元皓征调张儁乂等人,不想确是主公未雨绸缪胸怀天下早已”。审配佩服道。
“哈哈,本将得典韦,如同得古之恶来也,快将典韦请来见。”李逸心中狂喜,哈哈,上天待我果然不薄,如今账下文有荀攸,田丰,沮授,逢纪这等智谋之士,又有荀彧,钟繇陈琳审配内政守城之才,武有善用兵者五子良将其三,高顺,鞠义此等将帅之才,又有颜良文丑典韦如此威猛之士,何愁不成大业?
片刻典韦上前,李逸见之大喜,亲自解下自己身上衣甲给典韦批挂,大笑道:“得诸公等大才相助,天待我李逸何其厚也。”
众人见李逸如此盛赞众人,又见其爱才如此,心中更是感激,更觉此人虽出身低贱,然却是难得之明主。
当下李逸便喝退军卒,复使典韦为护军都尉,令其在帐外巡视,不经传召不得使任何人近前。只余荀攸荀彧等谋臣,与张辽高顺颜良文丑等主将在堂中,李逸便将心中盘算之计详尽说于众人共同商定。
经荀攸田丰等人集思广益完善补充,一条针对董卓,有益与李逸的连环计便即将于暗中开始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