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历初平十年秋,乌桓大举南下,袭扰幽州、并州等十余城;魏明帝曹睿分派大军北伐乌桓;信使报至许昌,费诗、田豫等皆上书,请天子趁机发兵河北,征讨河北曹魏。天子李逸道:“有道是手足不合却不允外人侮之;魏虽于我划地而治,然乃我汉人,乌桓乃匈奴后裔,外族也!今魏于乌桓鏖战,魏乃我汉人手足也,手足与我有隙,乃家事也!岂容乌桓外人相辱否?今虽不能出兵相助其横扫乌桓,却也绝不可助外族以攻曹魏,朕意拨调粮草相赠,押赴河北,以资魏国攻破乌桓之用!此事无需再议!礼部侍郎邓芝今已外任兖州,朕意,即刻传旨,加兵部尚书、水军大都督、中书令庞统为太尉;礼部尚书、门下令荀攸,改任兵部尚书,兖州刺史邓芝着领礼部尚书职,即刻起身出使曹魏,申明朕意。若曹魏独立难支,朕愿举兵出并州合击乌桓。再令,吏部、兵部、即刻通告,着侍郎在郭攸之出掌兖州刺史,以戴陵为荡寇将军,以田豫为安北将军,各引军五千调赴并州听用!传诏司马懿,绝不可使进犯我并州境之乌桓,活着逃离!”
“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无不拜服。
“陛下,今乌桓进犯曹魏,曹魏又起党争之忧,已是自顾不暇,陛下仁德,不忍趁外族进犯伐魏,然却可伐吴!今我朝数年休整,国富民丰,仓廪丰足,甲胄鲜明,士气正盛,曹魏自顾不暇,我朝已无后顾之忧;吴失曹魏强援,若陛下发益、荆、扬、徐、四州之兵共伐江东,料孙权必难以支撑!则陛下收复江东指日可待也”。丞相诸葛亮进言道。
“陛下”荀攸上前道:“丞相所言极是,自初平六年,三国各罢兵休战,已历数载,魏吴素来南北相顾,结盟而敌于我朝,数年经营,魏吴虽也物丰甲足,然据暗部探查,吴人思安,久无战事数载,兵事已多有搁置,将士怠惰;反观我朝,诸将勤加操练,士气如虹,众将屡屡上书伐魏吴,早已是人心所向,今魏为乌桓所扰,吴独立难支,岂是我十州大国之敌?此时伐吴,天赐良机也!”
“陛下!臣曾久镇扬州,愿请出兵扫灭东吴!”
“陛下,数年无战事,臣浑身骨头都疼,此番出征,请为先锋!”
“陛下,伐吴乃迟早之事,今既是天赐良机,不如早行!再不上阵杀敌,臣之大刀恐要生锈喽”。
“陛下……….”
张颌、文丑、颜良等纷纷出班请战。
“嗯,此时伐吴,正当时也!既然如此,丞相!着你即刻会同六部,调拨军士粮草,筹划伐吴事宜!”
“臣等遵旨!”诸葛亮及六部尚书、侍郎、齐声领旨。
“数年未除这皇城,确实乏味的紧,朕意御驾亲征!”李逸长嘘一口气,起身慢慢说道。
“陛下不可,今国已大定,陛下身为天子,岂可轻离帝都而置身沙场?陛下还请三思!”陈群忙跪地劝谏。
“父皇但请高坐宫中,儿臣愿替父皇出征,必要将那孙权解来许都任父皇发落。”韩王浚也规劝道。
“哎哎哎!罢了!众卿不必再议,朕本出身死奴,这马背上得天下,今日如何便上不得沙场了?”李逸开口阻住正要劝谏的群臣道。
“父皇乃天子……”晋王李治开口欲谏言。
“狗屁的天子!”李逸含笑道:“古今帝王皆称天子,先秦始皇曾道受命于天,何故二世而亡秦?二世胡亥、篡汉王莽、哪个不是皆称天子?既是天子如何落的死无全尸?现如今王莽那被做成漆器的头骨尚在朕的皇家宝库中扔着!这天子者,不过是蛊惑天下百姓之言罢了!哪有什么天子?天子者,乃是顺天应民之行罢了,若非埋在帝陵之侧的郭嘉、典韦、黄忠、高顺、于禁、太史慈、孙观、刘辟、马孟起等人和战死沙场的数百万士卒,若非这满朝文武、地方官员、若非这治下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辞劳作?朕此时恐连尸首都早喂了那野狗多时,即便有幸也不过是死奴之身!今日之天子,不过上顺时机,下应民心,中有群臣士卒用命,所谓成王败寇!天子不过侥幸而已!故!朕虽称天子,也是肉眼凡胎之平常之人,与那贩夫走卒一般无二有血有肉!并不曾如何高贵!日后休要再提这狗屁天子尊贵之语!”
“臣等遵旨!然,陛下乃一国之…….”谏议大夫傅巽刚要开口又被李逸挥手打断道:“一国之君如何?正因朕是这一国之君,更应以身作则!每有冲锋陷阵必当身先士卒,如此方能使将士用命上下一心!”稍稍一顿,皇帝看向了一侧的诸皇子一眼,语气颇有些落寞道:“自先皇后故去,朕便再不曾出宫,这内心多有郁结,众卿不必再谏,便允朕任性一遭,御驾亲征!无须再议!退朝!”言罢转身下殿去了。
“臣等恭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满朝文武百官,自丞相诸葛亮与常山王赵云下,再无人多言,齐齐跪地拜送远远离去的皇帝。
当夜,养心殿哪皇帝头枕着中宫皇后甄宓的一双玉腿,闭目不言;皇后一手故托换皇帝的头,一手轻抚着那张白日见威严无比,却已是额头上布满皱纹,头发中都已夹杂几根灰白的面孔,心中无限柔情只化作那轻柔的抚摸。
唐历初平十一年春,唐礼部尚书邓芝使魏,奉送粮草十万石,以资魏王破乌桓;魏王曹睿大喜,也遣使至许都答谢。仅半月,唐帝下诏,以水军大都督庞统为都督,统调扬、徐、豫三州军马征江东;以益州都督邓艾统益州、南蛮兵马征交趾;以荆州都督李严统调本州军马进征南海、柴桑等地。同时,唐帝以太子监国,常山王赵云、丞相诸葛亮等辅政,留守许都处置国事;唐帝以赵王李威为先锋、张辽为左军大将、张颌为右军大将,各统军一万先行。又以颜良、文丑、韩王浚、宋王弘、晋王治、楚王羽、皇贵妃祝融、尚书仆射蒯良、记室主簿陈震、议朗伊籍、郎中令傅巽、材官将军向宠、中书舍人蒯越、郎中令虞翻、侍郎宋义、散骑常侍钟会、张泉等及狱中取出罪将魏延随驾,统兵五万御驾亲征,讨伐孙权。
未及天子出许都,诸葛亮及兵部、吏部已分调将士分赴各处,先令申耽、申仪二将赴益州听用,以胡质、胡奋二将调任扬州听用;又调罗宪、赴荆州任用。唐国举半数之力大举征伐江东孙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