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朝之后刘辨回到书房立即让喜顺派人去找王越过来,因为有几道密旨需要王越的人去替他通传,不一会王越就来到刘辨书房,看见刘辨正在写写画画的他也不管刘辨看没看见他直接行礼道
“末将王越叩见陛下!”
“王师来啦?喜顺看茶再给王师找个垫子坐下说话,王师年岁大了,记住,以后无论朕在不在宫里只要是王师进宫来了都给他找个垫子坐下。王师坐下少待片刻,朕写完这些就同你说话。”刘辨一边写东西头都没抬一下,不过他不经意的话语把王越感动的热泪盈眶!一辈子想做官,在灵帝朝没有得到的东西现在全部有了,他的官职虽然不是人臣之最,可他在皇帝心中的身份地位不是一般的高。高官厚禄有了不说,最重要的是还得到了皇帝的尊重,这是荣耀!这是骄傲!他能不感动吗?于是他再次哽咽着跪下道
“末将感谢陛下厚爱!末将无以为报,唯残躯一副以供陛下驱策,至死方休!”武人言行举止都比较简单直接,没有什么弯弯绕绕的,想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所谓的士为知己者死大多数应该是指武人吧。
“唉~王师何出此言?人都会老的,上了年岁了不服老也不行啊!本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可朕还是不能让你休息啊!再过几年吧!辛苦你了!”
“末将自问还能为陛下奔波几年,陛下无需顾及,微臣身体硬朗着呢!”
“那就好,茶来了你先饮茶少待片刻。”
“王将军请用茶,这茶可是陛下亲自炮制的,用冰块保鲜到现在,可不是一般的香,这天底下唯有这宫中才有,而宫中唯有陛下书房才有,陛下神来之笔,炎炎夏日亦能做出冰块来,老奴真是佩服陛下的圣手啊!”
“多谢陛下!多谢喜公公,如此末将有口福了,嘿嘿…”
喜顺的奉承刘辨一般不去反驳,从古人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奉承是有助于他对人心的掌控,因此他大部分时候都是装着不在意的,其实他心里明白着呢,与其说他是掌控着全大汉的江河湖海,不如说是掌控着全大汉文臣武将的心。
王越品茶品过两茬之后刘辨停笔收手了
“王师这里有四份密旨,分别是给关羽,黄忠,司马懿和李儒的,有劳王师立即着人送出,不得有误。”
王越立刻放下茶杯躬身道
“末将遵旨!请陛下放心十五日内必定将密旨送达!”
“王师办事朕放心!去吧!闲暇之时多指点指点朕的皇儿们武艺,也多多保重自己身体。”
“谢陛下!末将告退!”
王越走了之后,刘辨对典韦说道
“恶来你回去歇息歇息吧!在宫中安排好就行,陪陪家人,说不得过几日就要与朕一道远赴西域了,又不知道何时才能回京师了,不要回来的时候儿子不认识你这个父亲,哈哈…”
“嘿嘿…那俺老典就听陛下的,我去和那帮兔崽子说一声,当值上心着点,喜公公若是看见哪个兔崽子偷懒回头你告诉我,我打断他的腿!末将告退!”
“嗯!回去吧!喜顺走咱们回后宫,朕回来到现在后宫才去了一回还是夜间,朕的皇儿们恐怕都会说话了,还没好好看看呢?”
确实是,来到这个时代的刘辨虽然只是灵魂的穿越,可是这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是发自内心的。
这个时代二十岁的刘辨正是风华正茂都时期,身高八尺(汉一尺约23厘米),在这个时代算是巨人一般的存在了,嘴唇上能够看出些细密的胡须了。身穿蜀锦金镶边的黑锦服,头插束发紫金冠,外罩明黄绣龙袍,这样一身装扮放在哪里都能吸引一堆粉丝。当然这个时代没有粉丝一说。
刘辨一改汉代服饰宽大的特征,相对于汉代来说他更喜欢清代的紧身服饰,因此服饰的流行风格就自然而然的看刘辨了,尚衣局给皇室做的衣衫服饰都是刘辨给的图样,他推翻了汉代过往所有的衣衫样式,全部采用了他的设计风格做的衣服,而文武百官早朝自然是看到了刘辨的服饰的款式,随后有的御史谏言说陛下不应该背宗忘祖,丢掉祖宗留下的东西,直接被刘辨一句:祖宗留下的最宝贵的是我们自己本身,不是衣服,按照你们这么个说法我们应该穿树叶披兽皮吃生食才对,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的时候忘记了吗?祖宗让我们延续好的,祖宗让我们去糟泊留精华,祖宗让我们自主创新,稳固江山代代相传,祖宗让我们固步自封了?祖宗让我们不思进取了?无稽之谈,御史言官听了直接无语,说什么话都能被辩的体无完肤,到底是刘辩还是刘辨?
当然这种话只能放在心里不敢说出来的。
御花园的积雪还在,尤其是花丛和草坪上的,除了慢慢融化的痕迹意外没人任何人的脚印,刘辨不让任何人去踩积雪,更不让人去打扫,被打扫的只是主要的几幅路面的积雪。他不想破坏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美景,哪怕这个美景停留在人间的时间很短暂。
远远的看着一群宫女太监在逗弄着自己刚刚会走路不久的几个孩子,刘辨感觉自己无比的幸福,老天爷在上一世剥夺了他的一切包括生命,这一世加倍的补偿了他,这一来一去他发现自己其实赚大了。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家庭亲人都是比上一世多了很多倍。
一个眼尖的宫女看到刘辨和喜顺慢慢的往他们那走来,赶紧喊了一句
“陛下来了快去通禀几位娘娘。奴婢等叩见陛下!”
刘辨走到跟前让抬抬手让宫女太监们都起来之后看着几张粉嘟嘟的脸,就蹲下来逗弄道
“你叫刘焕吧?你可知我是谁啊?”
“不记道,你是谁呀?”说话说的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已经知道自己是谁了。于是刘辨又问边上另一个儿子说道
“你是刘震,你说我猜的对不对?”
“嗯嗯,猜对了,那你猜猜他叫什么名字?”
小屁孩奶声奶气的伸出肉嘟嘟的小手一指旁边的另一个小男儿说道
“哦?那我要是猜对了可有什么奖励啊?”
小家伙咬着手指思考的模样真让刘辨内心甜蜜无比,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不过如此吧!
“你要是猜对了,我就让母妃赏赐你,母妃有很多钱财的。”
“额!我不要你母妃的赏赐,我不喜欢钱财,要不我猜对了你亲我一下好不好?”
“好!”本来挺为难的,亲一下就不为难了,毕竟请母妃赏赐可是需要找后台帮忙的,而亲一下就自己动手了,自己能解决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吗?小家伙可不笨,所有很干脆的答应了。
“我猜呀!我猜他叫刘觅,对不对啊?”
“哇!这样都能猜到!好厉害呀!能不能告诉我你怎么猜到的呀!”
“那你先兑现你的承诺亲我一下,我就告诉你。”
小家伙屁颠屁颠的凑过来在刘辨脸颊上“啵”了一下,刘辨开心的像孩子一样。
“亲过了,这下该你告诉我你怎么能猜到的呀?”
“这个嘛!因为你们的名字都是我起的呀!”
刘辨耍了个小坏,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他是他们父亲,而是告诉孩子名字是他取的,间接的告诉孩子们其实他是父亲。
刘辨与孩子们的对话被一旁赶到的蔡琰等人都看在眼里,不难发现她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她们发现刘辨这个皇帝其实和普通人家的丈夫没什么区别,是那么的和蔼,那么的平淡。同时焦急的是孩子们能不能反应过来认出这个父亲,也许第一个通过刘辨的问题认出父亲的孩子将来的地位就会与众不同了。皇帝的行为很多时候都是有很大的目的性的。看着不起眼的小小举动,或许就是这么不经意的举动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
“哦!我知道了,母后说过,我们的名字都是父皇取的,既然你给我们取名字那您是父皇,儿臣叩见父皇。”
小刘焕反应过来了,到底是稍微大一点又是才女的儿子,平时教导又比较多,赶紧跪下像模像样的叩头了。
“哈哈哈哈…不错,不错,不过呢!这话里有错,猜对了我的身份,可话说错了,知道错在哪吗?”刘辨和孩子们沟通,就好像后世说的亲自活动一样,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很少去过问自己的子女的,皇帝一般只负责播种,收获,平时的培育压根就不会去管。因此他连“朕”这个自称都没有用,而是用了“我”,这就很说明问题了,就是告诉孩子们和周边的人,也提醒他自己,他现在只是一个来看望孩子的父亲,而不是皇帝。
“请父皇指教!儿臣不知错在哪里?”
小刘焕规规矩矩的行礼请教道
“孺子可教!首先你现在还只是儿不是臣,什么是臣?能够为朝廷为朕分忧的人才能算是臣,并且臣子是有朝廷发放俸禄的,刘焕你说你现在每月从户部领取多少俸禄啊?”
“啊?儿臣,儿,没有俸禄…”
刘辨顺手拉起来刘焕又搀起其他两个跟着刘焕跪下的儿子道
“开春后你们包括刘悦都要去进学,去大汉书院与其他学子一样受学可好?”
“好…”
刘辨刚一转身就看见十几步之外的蔡琰,貂蝉他们站在那
“臣妾等叩见陛下!”
几女看见刘辨转身赶紧行礼道
“都免礼平身,随朕去拜见母后……”
“儿臣拜见母后!”
“辨儿这一去就是大半年,你这个皇帝做的可真是累,事情就该让臣子们去做,都要你亲力亲为还要那些臣子干什么?大半年不见我儿越发魁梧了,起来让母后看看。”何氏的抱怨归抱怨,但是疼爱也是发自内心的,毕竟是自己十月怀胎的亲生儿子,能不心疼吗?
“儿臣没事,冲锋陷阵哪用的着儿臣,就算儿臣想上那些将士们也不让啊!母后勿忧!儿臣这不是好好的吗?吃得饱睡得香,龙精虎猛!嘿嘿……”
“就会贫!辨儿今日前来莫非又要请母后吃火锅吗?”
“额!好,母后喜欢儿臣就让他们送火锅来。”
刘辨都没有任何指令,喜顺听完直接就出去安排了。这就是皇帝的人有眼力劲,这种事根本不需要皇帝亲自下令,所以喜顺的地位不是官员们敢于小瞧的,俗话说的好天子家的奴才那是见官大一级啊!
其实何氏不是想吃火锅,她是喜欢那种一家人围着一起吃饭的氛围,哪像灵帝在位时,吃个饭就像做贼似的,偷偷摸摸的。
皇太后的要求那当然是第一时间满足,谁敢慢慢悠悠的?不一会大圆桌支起来了,火锅也架上了,可何氏非让自己贴身宫女去叫那位来大汉三年还没有被刘辨接纳的身毒贵小姐吉格提雅,看这架势给刘辨后宫划拉女人的事今天是不能推辞了。蔡琰与何氏胡对了一眼,这个小小的举动被刘辨扑捉到了,不过他装着没看见若无其事的逗弄着貂蝉的女儿刘悦。儿子多,女儿少,因此这个刘悦一出生就比她的皇兄皇弟们级别高,因为她一出生刘辨就封她为大汉长公主~晋阳公主(刘辨考虑貂蝉是并州人,所以才把晋阳作为刘悦的封地)。
蔡琰站起来走到刘辨面前噗通跪下了道
“臣妾请求陛下将吉格提雅收纳为妃吧!倘若陛下不再选妃,朝臣们如何看待臣妾?百姓们如何看待臣妾?陛下乃是全大汉的陛下非臣妾一人的陛下,为了陛下子嗣和皇族血脉计,陛下当纳妃,否则臣妾一个妒妇的名声是逃不掉了。”
蔡琰刚说完剩下的貂蝉,甄宓,糜祯,董沁,公孙燕也都跪下劝慰道
“臣妾等请陛下纳吉格提雅为妃,陛下重情重义,对臣妾等从未嫌弃,从未怒骂不说,还体贴入微关爱有加,臣妾等今生能够跟随陛下乃是臣妾等的福气,可不能因为这样就无视祖宗规矩和朝廷法度,选妃纳妃乃是陛下为皇族开枝散叶的责任,请陛下纳吉格提雅为妃!”
“今日这是怎么了?你们平时都练习了吗?怎么话说的这么整齐划一?恐怕早就谋算好了吧?宓儿,你来说这是谁的主意?”
“是哀家的主意!怎么辨儿难道要处置哀家?按照祖制你这后宫哀家有权利替你纳妃,如今让你自己决定你反倒还推三阻四的,是何道理?”
关键时候何氏把所有包袱都背了过来,不给刘辨责怪其他的机会。
“额!母后教训的是,儿臣哪敢责备母后?那一切就听凭母后做主便是。”
站在门边的吉格提雅把着些对话都听得真真切切,一开始一脸愁云,后来听到刘辨松口了让何氏做主了,总算是内心松了一口气,自己这几年没白熬,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一来他本身就喜欢刘辨,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尤其是这个时代的女人能够嫁给自己喜爱的男人那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二来呢她来大汉是有任务的,都过去几年了依然毫无进展,她能不着急吗?现在好了,终于熬出头了。
“吉格提雅进来吧!还站在门口就要冻坏了。”何氏早知道这丫头就在门口偷听,只不过她没有揭露而已。
低着头不敢看刘辨的吉布提雅走进来之后赶紧向何氏和刘辨以及蔡琰等人行礼。
“免了免了快起来吧!这火锅啊!乃是陛下发明的,你还别说,外面天寒地冻的,吃着这热乎乎的火锅还真是一件人间美事,来来来都别愣着了坐下吃吧?”何氏一边往锅里放着菜一边慢慢的解说着自己对火锅的看法,想以此来缓解一下吉格提雅的尴尬。
看着刘辨没什么表情变化的脸,吉格提雅心里压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其实刘辨不愿意接受她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觉得她是抱着目的性来嫁给他的,刘辨不喜欢两个人的情感里面参杂着其他目的,尤其是政治目的。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刘辨的四道密旨其中两道是跟身毒国有关的。刘辨在朝堂上给诸葛亮,于禁还有吕蒙的圣旨是三人只身去益州南部,三个人就算有通天的本事又能做什么?
那么书房中的密旨给关羽就是要调关羽到诸葛亮麾下,给李儒的密旨自然是希望李儒最大限度的帮助诸葛亮在益州南部有所作为。益州南部的蛮人问题相信诸葛亮很容易解决。历史上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不就是发生在益州南部,也就是现在的云南广西一带,一旦这些地方被诸葛亮纳入益州,那么刘辨与诸葛亮的协定是一直打到最南边的海边,这样一来身毒就成为了大汉的下一个目标,这就有可能影响到了刘辨与吉格提雅的个人感情了,这也是刘辨为什么迟迟不愿意接纳吉格提雅的原因之一,可是何氏看不到这些,也不清楚这些,她到底还是一个传统的女人,她只关心儿子子嗣血脉能否开枝散叶。在何氏看来,后宫里纳一个异域番邦女子为妃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那是天朝上国对番邦属国的恩赐。
凉州。
玉门关。
吕布与太史慈两人早就到了这里了,可是一直没有兵出玉门的旨意下来所以这两位每天除了练兵,就是找黄忠一块喝酒。
三个当世箭术最强的人凑一块自然免不了一番箭术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