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寝宫后堂所发生的事情,李太蒅一点都不知道,他此时跟着眼前的内仕走了好久,走的脚都已经开始发软。却还未见到内仕口中的前殿。
可不走也不是个办法,若此时能有辆自行车,那得多美好啊。李太蒅悲哀的想着,可脚上的步伐却没有停下一毫。
眼见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一座高大巍峨的宫殿,才终于出现在了李太蒅得面前,可看到那四五百米长的汉白玉楼阶时,他想死的心都已经有了。
过了很久,李太蒅自己都不知道这么长的楼阶自己是怎么过来的,站在殿前,看到牌匾上的咸阳宫三个大字时,再多的苦累都已经划去,此时他心中豪气澎湃,像极了前世登上长城时,那种看天下谁属英雄时的心态。
他此时感觉,似乎整个大秦都属于他一人,而嬴政只是个臭蹭饭的。
“李议郎,这咸阳宫,小奴可没资格进得,早朝马上就要开始了。还请您自行进入。”
内仕无情的打断了李太蒅的YY话说完就溜了个无影无踪。
留恋的从幻想中清醒,李太蒅忐忑的向着大殿里走去,可右脚刚迈入殿内,文官武官甚至包括宦官齐齐都将目光射了过来。
这些目光肆无忌惮,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把李太蒅看了个干净,让他一个大小伙子都脸红的有些不好意思。
尴尬的咳嗽了两声,李太蒅就找好了位置,想了想议郎应该是文官,就站在左边一群身穿长袍的大臣后面。
可刚一立足,文官队伍最前的一老者便走了过来,看了一眼李太蒅,露出了笑容,只是因其灰白胡茂盛,也看不出是轻蔑还是善意。
“小子如此年轻,就封议郎,不知是哪家的后起之秀啊?“
老头看了一眼李太蒅,随后又磨磨唧唧的走到众官之前,这话虽是在问李太蒅,可其锋芒却指向了朝臣。
皇帝不问政事,这秦国的朝堂此时也腐烂不堪,手下稍有些权利的大臣们趁着这个空子都在努力将家族后辈往这秦国官场塞。
而李斯作为法家的坚定拥护者,对此事嗤之以鼻,虽已晚年,为保名节,轻易不会得罪人,可怪就怪外李太蒅太过年轻,面貌上看来十之七八,如此就封议郎简直荒谬。
众臣闻言也是一脸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完全想不明白这到底何人所为,也太过厚颜无耻,十六七岁的青年也敢搬上朝堂,讨论政事。
一瞬间,朝堂之上恬燥不堪,乱做一团,更有甚者指着同僚鼻子辱骂,怪其三个儿子都当了朝官,自己家才一个。可见秦国当下朝局之腐败。
“通通都闭嘴!”李斯有些怒了,一声大吼灰白的胡子都颤抖不已。
“没人承认是吗?让这小儿自己说!小子你姓什么?”
李斯颤巍着又走回了李太蒅的身前,对这大殿上的朝臣失望不已。一脸的失望,双目有些憎恨的紧紧盯着李太蒅,完全将此人当做了大秦的蛀虫。
“微臣……微臣姓李。”
李太蒅根本不知发生了何时,为何刚一进这殿内,这老者来了个头,众人都在指着他鼻子骂。他根本不知自己到底得罪了谁。
姓李?姓李?李太蒅话音刚落,安静的大殿内立马又噪杂起来,这朝堂之上,姓李,又有能力安排上议郎的似乎只有一家。
而李斯听到这个答案也呆立在当场,随后面目有些通红,羞怒的看了看站在武官前面的李由,暗叹这逆子往朝堂上塞人也不问问老子,这下好了搞的他老子面上无光了。
李由似乎注意到了父亲不太善意的目光,可他真的什么都没有做过,赶忙摇了摇脑袋,这一举动看的李斯更气,刚要开头责骂。就响起了陛前太监尖细的声音。
“皇帝到……”
短短三个字立马让整个大殿安静了下来,刚刚还在争吵的忠臣赶忙整理了仪容,齐声躬身喝道。
“参见陛下。”
李太蒅还在走神,猛地看大臣们都在行礼,赶忙也躬下身来,装模作样的喊了一声参见陛下。
嬴政已经有多月没有上朝,因为喝了感冒灵此时精神也好了许多,只是看着朝臣感觉总有那一些不对劲,似乎,好想多了一些。
但左看右看始终没有看到李太蒅,心想这小子应该来了,却不知此时站到哪里去去了,只得出言喊道。
“李议郎在何处,出来,站到前面来。”
忠臣闻言一脸的惊疑,李议郎又是何人?莫不是刚才十六七岁的小子?他不是李家的人么,话说这李由做的也太过分了,怎么陛下也知道了此事。
“臣在。”
虽然这咸阳宫巨大,可也不知用了何种技巧,这嬴政轻飘飘的声音在殿内竟然有了回信,如钟声一般饱满宏武,站在最后的李太蒅也听了个清楚。
走到陛前,李太蒅躬身行了个礼,又道了声
“臣在。”
“免礼,免礼,你可是朕的救命恩人,就不用对朕行这俗套礼节了。”
嬴政一脸的笑意,可话音刚落,朝堂上立马引发了不小的骚动。不少人交头接耳,询问着究竟发生了何事。
“救命恩人?那小子如何救了陛下?”
“不知呀。不知……”
“吾也不知……”
看到朝臣们的反应,嬴政似乎十分的高兴,随后哈哈大笑道。
“朕之前得了重病,多日没有上朝,月前降下陨星,朕本以为是凶兆,可这李议郎突然奉星而来,为朕献上仙药,朕如今已经痊愈,天佑大秦,降星辰救朕性命,尔等说这李议郎是不是福人啊?”
众臣们对皇帝得病情了如指掌,不然就算嬴政一年不上朝他们也不敢营私舞弊,做这些苟且之事,本以为皇帝就要驾崩,可没想到突然如此一出,不少大臣们此时脸上铁青,可又无可奈何,随之看向李太蒅得目光恨之入骨,简直想将此人生吞活剥。
此时也只有李斯一脸的喜色,先前是误会了李太蒅,没想到这人竟然救了陛下的性命,赶忙高呼道。
“天佑大秦,天佑陛下啊,李议郎果真福人也。”
看到丞相开了头,众臣虽多数人心里不情愿,也只能跟着喊到。
“天佑大秦,天佑陛下,李议郎乃福人也。”
此时只有李太蒅愣在当场,看着众臣们整齐划一的动作,丝毫没有杂音的和声,他完全看不懂这些人到底是他妈的朝臣,还是秦始皇的仪仗队。
不过心中却赞叹,始皇帝果然是始皇帝,三言两语不仅告知了天下自己病好了,还将荧惑守心这种凶兆解释成了祥兆。
要知道,陨星上刻的啥字除了李太蒅,全天下知道的也不过五人,嬴政能把凶兆解释成祥兆,完全是占了信息偏差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