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赴死

第50章 为何而读书?

  李泰得知消息的时候,怔住了许久,莫名得一阵心痛。

  虽然这名内侍没有带来确切的消息,但是李泰清楚,死的那两伙人马,肯定是他暗中培养的两伙死士!

  事情也正如韦挺所预料的那样,李世民终究没有放过李泰培养的这些死士。

  “父皇!”

  “为什么要这样对本王啊!”

  李泰肥胖的身躯无力得瘫坐在胡椅上,难过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情绪有些失控了,愤怒得大喊大叫。

  他悬着的心彻底死了!

  那些死士花费了李泰无数心血,一朝覆灭让他难以接受。

  尽管这件事十分隐蔽,可李世民似乎有意为之,让许多人都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目的就是为了警告当中的某些人,自己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灭杀死士,就是对魏王李泰的一番警告,不允许他再做出手足相残的事情!

  消息传到了东宫。

  李承乾得知李泰暗中培养的死士全都被李世民派人灭口的时候,心情既是欢喜,又是担忧,他也担心自己暗中培养的那些死士会被李世民发现!

  李承乾不由得庆幸自己事先就将死士转移到了城外躲藏,如果还在之前的据点,说不定宫内宫外的这番彻查就全都暴露了。

  李承乾暗暗告诫自己,往后行事要更加小心,特别是死士的踪迹越少人知道越好,要是一朝覆灭了,所有的心血就都白费了。

  同时也要想办法,尽可能给那些死士安排一个明面上的身份,这样才不用东躲西藏!

  翌日一早,李承乾就在右卫率的护卫下出宫。

  行刺的幕后主使还没有找出来,李承乾的出行自然是重中之重,东宫右卫率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朝廷新设的教师学堂距离皇宫仅仅是一墙之隔,占地极广。

  学堂外的街面上此时已经聚满了招收的学子,邀请来的名儒,捧场的官员。

  李承乾的马车抵达学堂外面的街道时,以房玄龄为首的一众官员都纷纷上前来迎接。

  “参见太子殿下!”

  官员们叩拜,沿途的百姓则是全都跪倒在地上磕头。

  李承乾下了马车,目光扫过面前的房玄龄等人,魏征与民部尚书唐俭也都赫然在列。

  “免礼!”

  李承乾挥了挥手。

  官员们直起身子,百姓们也都从地上站起身来,拍打着衣服上的灰尘。

  明面上普及蒙学、开设学堂都是房玄龄提出来的谏言,李世民也让他代管学堂一切事宜!

  学堂开办的第一天,房玄龄自然要到场主持!

  “殿下能来,令学堂蓬荜生辉!”

  房玄龄神色欣喜得说道。

  李承乾的到来,无疑是让学子们都看到了朝廷对于这所学堂的重视程度!

  李承乾代表的就是朝廷,以及李世民的意志!

  这样一来,学堂往后的招募以及教学就会变得容易许多,也没有哪个不长眼的士族敢来阻挠了。

  李承乾看着面前的房玄龄微微笑道,“房大人客气了!”

  “这段时间房大人费心了!”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学堂办好,除了李世民在背后的大力支持以后,房玄龄也肯定是尽心竭力在办事。

  听到李承乾的夸奖,房玄龄的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

  “殿下请!”

  房玄龄侧开身子,恭敬得看着李承乾邀请道。

  周围无数道目光落在李承乾的身上,眼中满是艳羡与敬畏。

  这些百姓与报名学堂的读书人都目光灼灼得看着李承乾,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或许这辈子都没机会见到李承乾一面,此时的内心也是十分的激动。

  李承乾迈步走上阶梯,沿途的官员都低着头退让到两侧,弯着身子连大气都不敢喘,魏征、唐俭等人则是跟随在李承乾的身后走上台阶。

  此时学堂外已经站满了读书人,除了报名学堂的学子之外,在场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看热闹的读书人,街道外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李承乾站在阶梯上,学堂的正门口,居高临下看向街道上聚集的学子们,面露微笑道。

  “孤今日看到诸位,就好似看到了大唐的将来!”

  “大唐有诸位,是大唐之幸!”

  “孤替天下的学生们,先谢过诸位了!”

  李承乾神色自然得朝着在场的读书人拱手道。

  众人神色一怔,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谁都没有预料到李承乾一来就是对众人的褒奖!

  学子们心中震惊不已,回过神来的瞬间,慌忙回礼。

  “太子殿下过誉了!”

  在场的读书人都没有想到传闻中的太子殿下会如此礼贤下士,心中对他更加倾佩。

  原本还对教书这件事犹豫不决的读书人,此时都下定了决心要去做这件事,并且还为自己的决定感到自豪!

  李承乾的一句“大唐有诸位,是大唐之幸”,就让在场的读书人感到了无上的光荣,颇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房玄龄、魏征等人此时也都吃惊得看向李承乾,眼神中满是赞赏!

  李承乾的话无疑将教书这件本就光荣的事情再次升华,这样也能够为学堂吸引来更多愿意为普及蒙学做出奉献的读书人!

  魏征此刻的心里就十分庆幸自己将李承乾给请来,才会有这样的收获。

  李承乾再次看向众人,目光在每一张面孔上扫过,突然开口问道。

  “诸位为何而读书?”

  闻言,人群中顿时窃窃私语。

  众人似乎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会突然发问,也不懂他这么问的意图。

  但是每个人的心里对于读书都有不同的看法。

  一名学子朗声道,“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光耀门楣,无疑是多数读书人心中的梦想,也是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又有一人开口,“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话显然华而不实,引来了在场不少读书人的哄笑。

  有学子继续喊道,“为了当官,造福百姓。”

  当官或许是真的,但是真正心系百姓,造福于民的却是少之又少,众人都是看了这名喊话的学子一眼,神色各异,没有刻意去拆穿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