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朕杨昭,手撕隋末剧本

第47章 功劳

  偏偏在朝堂之上,庄严郑重,宇文述憋着一肚子的火气,也没办法当面朝杨玄感发泄,只好自己一个人憋着,异常难受。

  杨昭照常询问了一下这些天来,朝廷上的政务。

  众臣禀报了一番,并无太大的问题发生,一切正常运转。

  杨昭看准了时分,忽然开口道:“对了,先帝之前曾经建造了一批南巡的龙舟凤甗等物,朕继位之后,无暇南下,便将此物向民间竞拍。早有民间乡绅竞拍成功,如今,朕已传召出价最高的三人进宫,这一次,正好早朝,可以请他们几人进殿来,诸位臣工也顺便见见他们。”

  众人闻言,顿时面面相觑。

  这些人,有什么好见的……

  只不过是有一些臭钱罢了,区区底层商贩,毫无结识的价值。

  而且,听闻还都是江南人士,远离朝政,更加没有任何需要他们正眼相看的理由。

  不过,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大家也只好纷纷应是。

  见此,杨昭笑了笑。

  “这些人出价豪爽,此次逆贼杨裕作乱,南平之事,不少还是他们提供的钱粮,真可谓是朝廷的大功臣,所以,不可怠慢。”

  紧接着,他当即轻轻抬手,吩咐左右,传召相关人等进殿面圣。

  众人听了此话,这才明白陛下传召的目的。

  原来是认为他们是有功之人……

  只是,他们出价买来心爱之物,至于这钱用来做什么,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这次的钱粮,准确来说,也不是他们真心实意要支持朝廷平叛而出的。

  陛下如此说来,只不过是陛下仁慈罢了,这些人,不过是一介普通商人,怎么可能有胸怀天下之意……

  众人怀着不屑的想法,默默的看着大殿外的方向。

  就在众人的注目之下,三老三少六个陌生面孔,跟随着侍卫的步伐,小心翼翼的碎步进入了殿中。

  被众多高官们直视着,饶是三个见多识广的老人们,此刻的小心脏都加快了跳动的速度,砰砰直响。

  吞一口唾沫,喉咙干涩无比,浑身僵硬,动作迟缓,险些同手同脚。

  来到了殿中,几人便猛地扑倒在地,朝高台上的杨昭重重叩头行礼。

  “草民等人,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周围回响起的声音,仿佛都隐隐带着颤意。

  杨昭微微一笑:“不必多礼,都平身吧!”

  得到命令,几人这才按捺着紧张之情,谨小慎微的缓缓起身,在众多虎视眈眈的目光之下,连腰身都不敢伸直,头微垂着,望着地面,丝毫不敢乱瞄。

  位于高台上的杨昭,将众人的表现看得一清二楚。

  几个老人也许真的是年纪到了,心境也不大如年轻人了。

  年轻人倒是有些胆量和见识,起身之后,尽管局促,但也不卑不亢的直面所有古怪的眼神。

  倒是这几位老人,一副小心谨慎的模样,大气也不敢喘一口,还是输给了后浪呀!

  杨昭特别多看了一眼排在左侧的方清,一张端正的四方面孔,浩然正气,挺起胸膛,一脸自信的迎接着高官们的审视,毫不怯懦。

  不愧是习武之人,武人的胆量,一览无余。

  杨昭的目光之中,一下子增添了几分满意之色。

  这时候,杨昭开口道:“昨日朕和你们都见过面了,草草聊了天,说了些话,现在是正式场合,朕昨天倒是忘了跟你们说了。此次南方平乱,多亏了你们竞拍的钱粮,补充了军资,可以说,朝廷平乱,有你们的一份功劳。”

  “草民不敢当,只是误打误撞,能够成功平叛,也是因为陛下英明,乃是圣人,上天岂会不眷顾陛下?与我等无关,这个功劳,可不敢受。”

  几位老人忙不迭应道。

  见此,周围的臣工们心里兀自嘀咕。

  谅你们也知道自己的斤两,确实与你们无关……

  杨玄感更是不屑的微微撇嘴。

  功劳?

  他亲自领兵出征,一路横扫,这才是功劳,这几个低贱的商人也配?

  要说钱粮的问题,他们这卑微的一生,有机会为朝廷办一下正事,已经是上天修来的福分,他们理应感激才是,有脸谈功劳?

  杨昭却是摇了摇头。

  “此言差矣。天下不仅是朕的天下,更是天下人的天下,你们为朝廷立下此功,怎可忽略呢?这样吧,你们说说,想要什么赏赐?只要是合理的,朕都一一应允。”

  此话一出,众臣工们眼睛都红了。

  望着这几个老老少少,满心的羡慕嫉妒恨。

  先不说赏赐是什么,光是能够得到陛下的这番承诺,回去之后都能炫耀一辈子。

  不过,这话倒是把当事的几人给吓坏了。

  几个老人当即跪倒在地,连忙叩首道:“陛下,草民等人岂敢领受如此天大的恩德?万万不可呀陛下!”

  杨昭微微蹙起了眉头。

  “你们是功臣,怎可行此大礼?有什么事,先起来再说。”

  几人稍稍抬头,瞄见杨昭不悦的神色,这才按捺着忐忑的内心,乖乖起身。

  只是,起身之后,他们还是一直摇头,不肯领受如此大恩赏赐。

  “陛下,您这样是折煞草民了,草民如果领了这份赏赐,如何有脸回去面见乡亲父老?”

  眼看他们这个态度,杨昭也无可奈何。

  于是,他只好说道:“既然你们态度如此坚决,那朕也不好强求,赏赐的事情,那暂且先免了。”

  闻言,三位老人这才松了口气。

  他们如今,可不是惺惺作态,故意以退为进。

  他们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应该领受的东西。

  像是御赐的亲题匾额,那才是自己有资格拥有的赏赐,毕竟,他们确确实实是花了真金白银,拍下的御用之物。

  但这次,所谓的平叛之事,本不出自他们的本意,若是强行接了这份恩德,恐怕难以堵住悠悠众口……

  这赏赐,说大了惭愧,说小了失了陛下的体面,还是拒绝,最为恰当。

  可见,三位老人虽然从未见过如此空前的场面,但脑子还是清醒的,并未被所谓的功劳,冲昏了头脑。

  否则,一旦领受了,在场的所有大臣们,都将视他们为眼中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