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断断续续的持续了两天的落雪终于停下,门前堆起的积雪已经可以漫过了小腿。
各扫自家门前雪,天刚亮,长安城内,主道上的积雪已经被清空。
熟睡中的钱小天,被无情的拉了起来。
“我说两位大爷,大早上你们不好好在家待着,来这做啥。”迷迷糊糊中的钱小天,看着长孙无忌和魏征,一顿吐槽。
太难了,这么冷的天还要早起,这不是自找苦吃。
站着的两位也是没有办法,要是能在家躺着,谁会出来。
随便说了两句,钱小天就让他俩先出去,自己准备洗漱。
年小鹿很早就出去了,他也懒得唤她。
两人来到酒楼,感受着比他们家里温馨,叫了一份早餐,边吃边等。
“两位伯伯,昨天说的都准备好了吗?”来到酒楼,钱小天直接问道。
“嗯,你要的石炭已经出发去探查,泥瓦匠得等工部上班后能到。”他们来这除了准备救灾之事,顺便就是品尝下美味。
“...那你们那么早叫我干啥!”
起都起来了早餐该吃还得吃。
“小天小侄,这次赈灾你有想法吗?”魏征出声问道。
嘴里吃着饵块,看着发问的魏征,钱小天慢慢思考。
他并没有问系统,他觉得系统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东西。
系统在意的就是钱小天个人的强大。
顺便提供你想要的知识。
“我是这么想的,雪灾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气温低,我们对应的解决办法就是烧煤。
我现在想的就是火炕与地炉。”
“火炕?”两人疑问。
“就是一种简单的床,不过可以将烧煤的热量转移到床上,这样睡觉时也不担心温度低。”
长孙无忌直接问道:“这火炕实现难易程度如何。”
“难度并不大,等工部之人来了我会教他们。然后以点带面。尽最大可能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
钱小天想着,顺便将土炕技术分解开来,每一步都有设计原理。
就是为何要如此设计,这样可以让百姓自己制作的时候,可以基于自己拥有的材料来实现。
这话就让长孙无忌两人震惊:“你是想把这份技术贡献出来?”
不由得他们不惊讶,这个时代,这些都是传承的手艺,那可都是吃饭的饭碗。
谁不是当做传家宝一样。
钱小天则是摇摇手:“这份手艺难度不大,不说保密困难,即使留着意义不大。
不过我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学会这份技术之人,必须得按照朝廷制定的价格,不能相差太大。”
钱小天可不想被有心之人利用,进而坐地起价,或者做一些不好之事。
魏征闻言,神色肃穆道:“老夫替天下百姓感谢小侄。”
钱小天摇摇手,这些东西还不值得。
这都是前辈的手艺,他只是搬运工。
“那继续第二点,粮食问题,这一点不知道朝廷下发如何。”
钱小天暂时没有了解到,但是他敢肯定,粮食才是重中之重。
雪灾之下,没有办法做交易,如果储量不够,或者受到灾害影响。
完全支撑不下去。
缺粮不一定是旱灾、
魏征没有说话,而是长孙无忌回答道:“粮食大部分已经下发,不过要真正到达灾民的手里,估计要一段时间。
另外大雪封路,让原本的粮食运送更加困难。”
要知道古代的运输那是纯靠人力,人到哪,粮食到哪。
如果作为运输主力的马匹受伤,那同样会受到影响。
“运输我可以暂时提供一种雪橇,剩下的你们还是多关注关注,最好不要四处克扣。”
想了想钱小天继续道:“最后我觉得就是住宿的地方。这一点,短时间我还想不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来年到可以。”
红砖绿瓦,将来一定会实现的。
如果顺利,钢铁产业能发展起来,那么每家一户钢筋水泥房,也不是不行。
不过钱小天还是给了几种应急简易住房。
随着讨论结束,两人也开始商量接下来的赈灾流程。
钱小天的思考方式,让他们深受启发。
这种由果推因确实能加快一些事情的处理速度。
钱小天负责的事情不多,基本上都是动动口之事。
不过他也打算待会去走走看看。
与平静的酒馆不同,今天的早朝格外的热闹。
早朝开始,皇帝陛下直接将他们原本想继续讨论的赈灾之事跳过。
他们准备的一大篇陈词滥调,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李世民坐在最高处,显出比平时更强的气质。
“今天的第一个议题,粮食!”李世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众大臣都低着头,思考着李世民话中的意思。
刚不说不再讨论赈灾之事,怎么又讨论起粮食,难道战事吃紧,还要征粮?
可他们也没说到消息呀。
在不明白情况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李世民便继续道:“粮食是立国之本,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难题,各位都是朝廷栋梁,今天大家就都说说如何能让粮食变多。”
话音刚落,原本寂静的朝堂变得热闹起来。
每个人都和周围之人交流心得。
“陛下这是想做什么?粮食的多少那不是得看老天爷嘛!”
“不知道,猜不透。”
要知道这两年的天灾不断,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
去年的吞煌还记忆如新。
看着毫无动静的臣子,李世民的视线来回扫描。
房玄龄第一个走上前来:“陛下,粮食一事,由民部负责,当由民部先做陈述。”
戴胄知道他是躲不过了,直接走上前来。
“启禀陛下,臣认为要想增加粮食,就必须得让粮食能多结果实。”戴胄明白,李世民想要做什么。
所以他就借着昨天的得到的信息,说了一个不对也不错的话。
不对是因为这纯属是废话,就听君一席话如听君一席话。
“有理,那民部侍郎呢?”李世民接了一句。
诸多大臣:“.....”
民部侍郎封元素只能站出来:“陛下,粮食想要高产,就得风调雨顺。士农工商,其中还要依靠农民的辛勤劳动。”
话音刚落,民部官员崔元出列说道:“陛下,戴尚书以及封侍郎,言之有理,不过并未说道点上。”
随后直身说道:“天灾乃是上天之罚,无可避免,百姓为了生活,自然不会偷懒。
所以臣认为,要想增加粮食,就得增加百姓种植的效率。
那么就需要工部提供足够的生产工具。”
一把火直接烧向工部。
世家官员笑了,李世民也不着痕迹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