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授课时间过得很快,但是因为孔颖达从曲阜孔家叫来的人还没到,所以李承轩在将新式算学知识讲完之后,和一众大儒们商议了一下,决定趁着人还没到齐的时间将《贞观算学》的大纲确定下来,说来有趣,在李承轩授课不到三天的时间,小李泰无意中看到了李承轩的讲稿,不由得对此大感兴趣,便趁着李承轩讲完课之后找到李承轩靠着撒娇打滚获得了旁听的机会。在唐初的这段历史怎么也不能避开李泰这个人,历史上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喜爱文学,可以说是李世民诸子中最有真才实学的一个了。别看现在李泰才小小的一只,但是他的能力已经显现了出来,在这半个月的学习时间里,李泰所显露出来的学习能力,让所有人都啧啧称奇,自认为在同样的年纪里,都不可能做到能够跟得上李承轩的讲课速度,可以想到,新式算学涵盖了现代小学到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李承轩却要在半个月的时间里讲完后世人要通过十二年的时间来学习的知识,这其中的讲解速度可想而知,但是李泰在学会了李承轩所讲的算学知识的同时还将前面没有学到的知识。
为此,李泰还偷偷请求李承轩能够允许他参与到《贞观算学》的编撰中去,但是却被李承轩拒绝了,因为在李承轩看来,李泰虽然学会了新式算学的大体知识,但是知识的积累量还没有到达要求,毕竟李承轩给《贞观算学》这一本书的定义是以新式算学为框架涵盖了自古以来所有在籍以及一部分来自后世的算学知识。来自后世的算学知识可以通过李承轩的讲解中学习到,但是目前所有的算学知识却是李泰所不能了解到的了,因此小李泰还抹着眼泪跑去李世民那里告了李承轩一状,但是李世民怎么可能会让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参与到这一个关乎整个大唐算学革命的《贞观算学》的编撰中。
到底还是李承轩心疼弟弟,在李承轩与一众大儒决定首先确定大纲的决定之后,李承轩特意让小宝将小李泰叫了过来,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了两三天了,但是小李泰心里还是对李承轩这个当大哥的有气。
“弟弟李泰见过嫂嫂。”
长孙皇后教导秦雨儿宫廷礼仪早已经结束了,所以李承轩才有机会将秦雨儿拉到宫里见面,正好李泰被李承轩叫来了,李泰为了和李承轩赌气,故意对李承轩视而不见,单独对秦雨儿行了礼。
“见过卫王殿下。”
秦雨儿因为还没有和李承轩正式成亲所以还算不上真正的太子妃,出于礼节还是要给李泰行礼的。
“好你个臭小子,怎么你就看到你嫂子了没看到大哥我?”
坐在一旁的李承轩倒是不干了,这不,现在正坐在主位上指着李泰笑骂着。
“哼。”小李泰心里有气当然不会理会李承轩,所以傲娇的哼了一声,还是没理会李承轩。
一旁的秦雨儿捂着嘴娇笑着,笑了一会,便打起了圆场,说道:“小泰,轩哥哥他到底是你大哥,你怎么能不对他行礼呢。”
听到秦雨儿的话,李泰这才不情不愿的对着李承轩行礼道:“臣弟李泰见过太子大哥。”
“好你个臭小子,给我行礼还这么不情不愿的。”李承轩自不会和一个小孩子生气,便笑骂着李泰,然后又说道:“既然你这么不待见我,那我们编撰《贞观算学》时就不让你在一旁学习了。”
“嫂嫂你看大哥他,怎么这样呢。”
“咯咯咯,好了轩哥哥,你就别逗小泰了。”李泰在和秦雨儿撒娇之后,秦雨儿只能再次给劝了起来,不得不说,李泰这撒娇卖萌的手法真不是盖的,他这一撒起娇来一般人还真的抵抗不住。
李承轩点了点头,便对着李泰说道:“小泰,我也是看你对新式算学挺感兴趣的,所以才允许你在一旁学习的,但是你要知道,你现在看的书还少,还没有足够的知识量,这是我当初不允许你参与编撰的原因,你这次在一旁学习要记住多看多问多想知道么?”
其实李泰对于编书什么的根本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喜欢学习罢了,所以李承轩给他的任务正中他的下怀,听到李承轩的话之后,李泰赶紧掉头答应了下来。
这时小宝又进来了,对李承轩说道:“太子殿下,韩王殿下和吴王殿下来了。”
李承轩闻言只是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让他们进来吧,以后他们来了可以不用通报给我,直接让他们进来就是了,都是一家人用不上这么多礼。”
李承乾和李恪走进来之后,便对着李承轩和秦雨儿行礼道:“臣弟李承乾(李恪)见过太子大哥,见过嫂嫂。”
李承轩笑着让二人起来之后,便说道:“都是一家人,之后不用那么多礼,总是行礼显得生分了,不过你二人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了。”
李承乾和李恪对视一眼之后,李承乾这才说道:“臣弟今天来是为了请大哥能够给小泰一个机会。”
李承轩不知道二人是怎么想的,但是着并不影响李承轩对二人今天的行为的赞赏,不过,李承轩还是想要了解一下缘由,便问到:“哦?给小泰一个机会?那你们说,为什么要让小泰参与到《贞观算学》的编撰中呢?”
李承乾挠了挠脑袋,便说道:“回大哥的话,小泰最为擅长学习,臣弟曾听闻小泰能够用不到半月的时间里学会了大哥所教的新式算学,而且小泰懂得很多,所以臣弟就来给小泰求情了。”
李承乾也只是比李泰大上了一两岁,所以他给的理由并不充分,但是李承轩还是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李泰虽说年纪小了一些,但是他看过的书可以说足够弄一个图书馆了,为了让李泰能够得到足够的学习资源,李世民还特地给了小李泰能够自由的在宫里的嘉则殿观赏藏书。
嘉则殿乃是隋朝宫廷藏书处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的是秘阁和观文殿,嘉则殿史称其藏书达37万卷。这是中国宫廷藏书的最高记录。炀帝曾令秘书监柳顾言等人整理嘉则殿藏书,柳顾言删除重复,得正御本37000余卷。整理后的正御本人藏东都修文殿。炀帝雅好文事,不断丰富宫中藏书,并不遗余力地搜罗魏晋以来的古迹名画。由此可见李泰到底多能看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