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神仙太子

第117章 元宵节的冲突

大唐神仙太子 笃糜 2216 2024-11-15 08:37

  李承轩顺着秦雨儿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家叫做雅趣阁的店家挂上的,还是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上的,但是所有经过的人都会有意的避开,似乎是有什么禁忌似的,李承轩也来了兴致,也就顺着秦雨儿的一便向那个花灯走去了。

  当二人走进时,就有一个掌柜模样的人靠过来,笑着对两人说道:“二位可是为了这个灯谜而来。”说时还用手指了指无人光顾的花灯。

  李承轩点了点头说道:“算是吧,怎么掌柜的,这灯谜可是有什么蹊跷,我看好像没有人来猜这个灯谜啊。”

  掌柜小心翼翼的说道:“说起来这个花灯是我家小姐亲手做的,灯谜也算不上什么灯谜,只是一个要求,就是需要有才子能够做出冠绝古今的元宵诗词。”

  “诶,掌柜的,你家小姐是哪家的,我看你这雅趣阁可是卖书的,想来你的主家来头不小啊。”在大唐这个时代,书籍可是稀缺货,由于印刷术的不成熟,大多数人都是抄书的,再加上纸张的价格,一般的人家是很难承受得了的,大多数的寒门士子都是到世家大族借书读,然后自己抄书,在卖给这些世家大族用以抵消高昂的借书费用,即便是这样,能够愿意借书给寒门士子的世家大族也是寥寥无几的,这也是世家大族掌控文化的一个方法。

  掌柜一听,知道这是有见识的人,便将身段放低了一些,说道:“这位姑娘说的不错,我这雅趣阁的主家乃是博陵崔氏,我家小姐便是当朝监察御史崔综长女,崔玲。”

  李承轩向来不关注这些,连崔综(史料记载博陵崔氏自崔综崔元嗣一代始入唐朝,但是不知道任的是什么官职,老规矩,让他当御史。)这个人,李承轩都不知道,但是秦雨儿是有闺蜜崔莹颖,时常在一起聊天玩闹,当然是知道这事的。听到掌柜这么一说,秦雨儿便来了兴趣,兴奋的说道:“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崔玲啊,这件事我知道,听说是与卢氏四房子定下了婚约,但是卢氏四房牵连谋反,崔氏就和卢氏解除了婚约,后来就听闻了,崔玲要为天下士子出上三道题,寻找自己的如意郎君的消息了,那这道题,是第几道了?”

  这件事流传还是挺广的,所以能够被人说出来掌柜的也没说什么,只是回答着:“这位姑娘,这是第一道题。”

  “哼,传言崔玲蕙质兰心,秀外慧中,竟然会出这样的题,也不想想,能够做出冠绝古今的诗词的人会不会看得上她。”或许别人不知,但是秦雨儿知道,能够做出冠绝古今的诗词的人只能有她和李承轩,毕竟这个时代能够达到要求的人现在可是还在娘胎里呢。但是在别人眼里看来就是秦雨儿在嫉妒,或者说是在眼红这崔玲。

  崔玲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五姓女,还是最为强盛的那几家之一,其他人看来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这不,围观的人很快就有声音传了出来。

  “喝,这是谁家的女子,竟然如此刻薄,尖酸妒嫉,啧啧啧。”

  “不知道,赶紧打听打听一下,看看到底是哪个倒霉的教育出来的人。”

  ......

  四周的人的指责声越来越大,李承轩看到暗中护卫的王松等人已经悄悄的将刀抽了出来,便对他们摇了摇头,示意不要轻举妄动。秦雨儿倒是被这些指责声气的脸色通红,跺了跺脚,一时之间没了注意,李承轩见状,悄悄的拉住秦雨儿的手然后大声说道:“随意指责,不分青红皂白,这就是你们的作为?”

  “喝,这位公子,想来是不知道吧,崔氏嫡女崔玲要挑选天下才子为夫,这人却横加阻拦,何来不分青红皂白?”这时几个跟班模样的人率先将人群分开,一个身穿白衣的翩翩公子缓缓走来走了过来,倒也是潇洒,李承轩很羡慕,但是只要李承轩这么敢做第二天,整个太极殿一定会被御史吵炸,理由就是太子骄纵,欺压百姓之类的罪名。

  这个人这么说,李承轩倒也不恼,依旧笑着说道:“哦?这位公子莫非认为天下所有的才子都一定要去五姓女才是对的么?”

  李承轩的话却让一众围观的人哈哈笑了起来,最后那个公子也笑了起来:“这位公子莫非不是我大唐的人?我,博陵崔氏崔元勇问问天下人,整个天下的人,有谁不是以娶五姓女为荣?”

  李承轩面对嘲讽只是笑了笑:“我,李承轩,以大唐太子殿下的身份,在这里说出这句话,你们记住了,我李承轩就从没觉得过五姓女到底有什么好的,莫非是床第之术不同常人?”

  李承轩的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惊呆了,这人是疯子吧,竟然敢冒充太子殿下,然后又敢嘲讽五姓女,嫌活的长了吧。

  崔元勇是最先反应过来的,指着李承轩大笑着说道:“这个人真搞笑,竟然敢冒充太子殿下,要知道在大唐别说太子殿下,就是皇帝都不敢说这话,小子你完了。”说罢,崔元勇,阴恻恻的看了一眼李承轩在没有说话,不过崔元勇的一个跟班悄悄地摸出人群跑了出去。

  李承轩也不说话了,作为大唐的太子,除了有数的几个人,李承轩不惧怕任何人的挑衅,似笑非笑地盯着崔元勇。

  不多时,一个身材肥胖穿着县令官府的人,带着一众衙役,越过人群,连人都没看,就直接说道:“大胆贼子,胆敢冒充太子殿下,诋毁五姓七望,莫非是瞧不上我大唐的王法不成?”

  李承轩随意的看了一眼,一个县令罢了,李承轩搭理他会掉了身份,摆了摆手,一旁的王松很有眼力价的走上前,掏出东宫令牌,用着低沉的声音说道:“长安县令是吧,好好看看,须知祸从口出。”

  长安县令正想往前走去,却被人挡住,刚想呵斥出去,就看到东宫特有的令牌出现在眼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