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假皇孙

第45章 陛下,他们偷孙儿答案!

大明假皇孙 花间无 3579 2024-11-15 08:40

  朱元璋道:

  “给你们半炷香的时间,思考如何回答。”

  朱允熥三人都老老实实低着头,心里却乐开了花。

  这是送分题!

  一旁有太监点了香。

  孩子们听到问题,都懵了。

  要是说说朝廷的传闻,权贵的八卦,他们都能说上一天一夜。

  陛下突然问治国,

  这谁懂啊?

  除了朱允炆,

  他恨不得捂住三个人的嘴,自己冲上去一口气说出答案,赢得陛下的赞许。

  老朱靠在了椅背上,懒洋洋地看着孩子们。

  咱不装了!

  就是要找茬削你们!

  孩子们都诚惶诚恐。

  小小年纪,在帝王的威压下,精神紧绷。

  轻烟袅袅,

  松香在殿内环绕。

  朱允炆着急的看着香,怎么燃的这么慢?

  早点让他们丢人,然后我登场,

  幸好我今天坚持来了,不然大家都回答不好。

  朱允熥突然意识到,麻烦了!

  之前都没想到,陛下会同时问三个人,

  也就没提前将答案分为三个部分,如果谁一秃噜全说了。

  剩下两个就没词了!

  一切都来不及了,朱允熥急出一身细汗。

  ~

  时间到了!

  “朱植,你先来回答。”朱元璋命令道。

  朱植有些激动,这不是那张纸上的问题吗?

  感谢熥侄儿!

  一把捞起了答案,救了咱。

  朱植磕磕巴巴地回道:

  “回禀父皇陛下,臣认为,赈济灾民有几点要注意。”

  “其一,官员清明廉洁,不克扣赈灾粮款。”

  “其二,赈济老弱,他们谋生的路子少,水平弱。”

  “其三,责令受灾地区的地方官,尽快恢复生产,好让灾民早日还乡。”

  “呃……臣想到的就是这三点。”

  其实,后面还有,只是他记不清楚了。

  他说了三条,还有两条,朱允熥已经在考虑,如果没词,该怎么办。

  朱允炆大吃一惊,直勾勾地看着朱植。

  这些要点,和黄子澄给的纸条上的完全吻合。

  难道也有人给朱植泄题了?

  朱元璋很意外,没想到十五皇子竟然回答的有见识,有条理。

  他满意地点点头,

  “回答这些也不错了。”

  “朱权,你有什么要说的?”

  朱权躬身道:

  “回禀父皇陛下,臣补充几点。”

  “其一,责令京兆府衙门加强巡逻,避免歹人作奸犯科。”

  “其二,以工代赈,抽掉青壮去干活,避免聚集生事。”

  朱权其实也很紧张,结果一秃噜将剩下的几点全说了,

  说完他才意识到,一点也没给熥侄儿留。

  可是事到如今,他只能心怀歉意了。

  父皇的威严之下,他甚至都不敢抬头看一眼熥侄儿。

  朱允炆要气疯了,

  怨恨地看着朱权、朱植。

  纸条上的几点,被这两货全说了。

  如果皇爷爷问我,我还说什么?

  我指望答案打个翻身仗呢!

  愤怒,

  慌乱,

  沮丧,

  短短的时间,朱允炆从兴奋的巅峰,直坠绝望的谷底,

  他恨不得大吼,

  “皇爷爷陛下,他们偷孙儿的答案!”

  他不禁看向黄子澄,难道黄先生也给他们答案了?

  他质疑的目光,迎头撞上了黄子澄疑惑的目光,

  黄子澄也在怀疑,是炆殿下泄题了。

  朱允炆纳闷了,难道泄题的还另有其人?

  可是黄先生说,陛下就和他一个人说过的。

  ~

  朱允熥叹了口气,真的没词了!完球了!

  朱元璋已经开口了,

  “熥儿,你有什么建议?”

  朱允炆已经没心情去幸灾乐祸了,他现在也好奇朱允熥会如何回答,因为答案都被说完了。

  朱允熥:

  “……”

  就这点套路,被两个皇子说完了,

  我还建议你个毛线球啊。

  他光棍地一拱手,

  “皇爷爷陛下,卫王殿下、宁王殿下说的很全面!”

  “臣附议!”

  朱元璋古井不波的老脸,浮现一丝笑容。

  附议?

  小猴崽子!

  还一本正经地学大人。

  “不要敷衍了事!咱让你好好想想,提提建议!”

  咱不许你附议。

  真没有?

  那最好了!

  咱可以收拾你了!

  朱元璋捻着胡子,犹如老猎人,得意地看着在猎网中惊慌失措的小猴子。

  该怎么惩罚呢?

  骂一顿?

  打手板?

  既要惩戒,又不能将孩子刚萌芽的学习劲头给打下去了。

  容咱好好想想。

  朱允熥:

  “……”

  弃权也不行吗?

  老朱头不讲武德!

  ~

  朱允熥飞快地思考,脑子都要转冒烟了。

  赈济,无非是如何搞来钱粮、如何维护治安、如何恢复生产。

  就从这三个方面扯吧。

  朱允熥硬着头皮回道:

  “回禀皇爷爷陛下,臣补充几点。”

  “其一,朝廷的钱粮终究有限,可以调动南直隶富户,恩准他们参与赈济,从灾民中招募人手。”

  “其二,要防止一些有野心的人,打着传教的幌子,在灾民中煽动。”

  “其三,应给受灾州府的地方官制定明确的返乡时间表,何月何日,灾民开始返乡;何月何日,灾民返乡全部结束。”

  朱元璋不知不觉坐直了身子,

  他再次被震惊了,熥儿竟然真能说上几句。

  意见还很中肯!

  是对朱植、朱权答案的补充和完善。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有这个见识,已经远超同龄人了。

  太子这么大得时候,也没这个水准。

  青出于蓝!

  朱元璋点点头,

  “好,都很好。你们回答的很全面!”

  他们三个的答案,就是解决的方案了。

  十分完美!

  上午廷议,就是讨论这个问题。

  最后总结的几条,就是朱植、朱权所说的。

  而熥儿则更进一步,他提出的方案,朝廷目前还没讨论过。

  从富户手里搞钱,咱和大臣都没想到用,户部老抱怨没钱,这也是个思路。

  熥儿说的防止有人传教,虽然没上朝会,其实已经发生了,咱已经让锦衣卫正在暗中调查。

  熥儿说的制定归乡时间表,咱也有这个想法,下午小朝会,咱会提出来,让官员议一议,去落实。

  没想到熥儿和咱想到一块了。

  总的来看,植儿、权儿的回答,是约定俗成的做法;

  而熥儿的看法更加弥足珍贵,更胜一筹。

  朱元璋看看朱允熥三个人,

  揍孩子的计划在执行,可是最想揍的,全都没揍成。

  他没有介意,反而老怀大慰,

  都是朱家的好孩子。

  就是调皮了一点点。

  ~

  朱元璋看向其他孩子,

  “朱松,刚才的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朱松吓了一跳,咽咽唾沫,小心地回道:

  “臣附议!”

  答案都被那三位说绝了,一点路都没留,明智的就是附议了。

  朱松说完,就低着头,心脏跳的厉害。

  会不会被骂?

  刚才陛下不许熥侄儿附议的。

  “嗯,好吧!”

  朱元璋没有责怪他。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了。

  朱松暗暗松了一口气。

  老朱又看到了朱允炆。

  今天的学生,就太子的两个儿子衣着鲜亮,

  朱允熥是少年的蓬勃朝气,

  朱允炆则病态恹恹的,还有点魂不守舍。

  不过,炆儿学习刻苦,大本堂的先生对他评价一直都很高。

  也许,炆儿还有可说的呢?

  朱元璋问道:

  “炆儿,你对赈济灾民,如何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