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91章 如何赏赐

  赵志皋等人相互看着同僚。

  他们的心思很显然不在这上面。

  叶向高拱手躬身道:“陛下,臣以为不能赏!”

  朱翊钧听闻后,面色瞬间变冷。

  陈矩心脏都不由紧缩。

  皇帝对朱泺此人,可不单单是嘉奖其功。

  更是将朱泺当做了张居正的化身,嘉奖朱泺,其实是皇帝弥补心中对张居正的愧疚!

  叶向高反对,陈矩很担心,让皇帝刚刚转好的心情再次变糟糕。

  牵累朝政大事。

  “说!”朱翊钧冷硬吐出一个字。

  叶向高只觉得心脏都缩了缩,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非对朱指挥使有任何的个人恩怨。”

  骆思恭听了叶向高表明心迹的话,心中冷笑。

  此类冠冕堂皇的话,恐怕也就蒙蔽皇帝。

  “臣不赞同封赏,是有原因的,其一,朱泺年纪轻轻已身居高位要职,圣上若是再封,将来可能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

  “其二,朱泺在鞑靼尚未寇关,没有请示朝廷的情况下,便擅自领兵出关,出关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否存在善起边衅的情况。”

  “朝廷不能仅凭他与布延签订的条约就封赏他,若是如此,恐今后边将为了功绩纷纷效仿,中枢命令对将领则形同虚设,朝廷中枢自此无法号令军队,这是大祸!”

  “臣赞同叶大人的意见!”

  “臣附议!”

  “臣附议!”

  ⋯⋯⋯⋯

  很快许多侍郎站出来附议叶向高。

  暖阁陷入压抑的安静中。

  只余皇帝轻轻敲击手下折子的轻微声。

  这声音落在群臣心中,十分具有压迫性,令他们有种窒息的感觉。

  朱翊钧拿起折子,在众人注视下,将折子放入自己的袖口中。

  这道折子便是朱泺通过锦衣卫渠道,秘密汇禀关外所有过程的,叶向高的话,让朱翊钧决定不公开这道折子。

  而且其实他也没有真的要再次嘉奖封赏朱泺。

  适才不过是一种试探。

  他借机试探,这个敢于批评先生,并且批评的十分有道理的年轻改革者,在廷臣们心中的影响。

  继而来看清楚如今廷臣们对于改革的态度。

  结果尽管在朱翊钧的意料中,却也让朱翊钧十分失望。

  他岂能看不透,叶向高反对封赏朱泺,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过是借口罢了。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朱泺以改革者的身份示人!

  在叶向高这些反对者心中,千错万错,朱泺最不应该不知死活选择做一个他们反对厌恶的改革者!

  “圣上,现在最重要的是朝鲜之事。”赵志皋担心再起冲突,连忙开口,希望能够先将这件大事情敲定。

  朝廷必须拿出一个章程来了。

  朝鲜的使节就在宫外等着消息。

  “首辅以为该如何应对呢?”朱翊钧语气平静询问。

  这个信号多少让赵志皋感到安心,他连忙说道:“作为大明的属国,朝鲜受到侵略,大明应当出兵,只是陛下,而今国库空虚,朝廷已无力再次劳师远征了。”

  “朕的内帑还有些钱粮,应该足够再与倭国在朝鲜打一仗。”

  朱翊钧这话,分明就是倾向战!

  “陛下,臣赞同战!”沈一贯不顾赵志皋愤怒又夹杂着一丝哀求的眼神,跳出来主战……

  主战就必须要尽快重新选定兵部尚书。

  沈一贯担心夜长梦多,打着快刀斩乱麻的注意,试图尽快决定兵部尚书职的人选。

  “陛下,若是主战,兵部必须有人来主持,臣举荐辽东巡抚杨镐,此番用兵定当以辽东兵为主,杨镐熟于军务,又与辽东部将交好,若杨镐为兵部尚书,必能协调好朝廷与征讨大军之间的关系,做到政令畅通!”

  “李氏父子的胃口越来越大了,不但要在辽东当土皇帝,还要把亲熟之人送入朝廷坐拥高位,到底想要做什么!”于慎行第一时间反唇相讥。

  杨镐能够在辽东集团立足,足以证明其与辽东集团的关系。

  而沈一贯、叶向高等人也与辽东李氏父子关系很不错。

  杨镐入阁,分明就是一次地方实力派与中枢密切结合的联盟征兆。

  “陛下臣以为还是先决定是战是和,然后再确定兵部尚书人选亦不迟。”赵志皋罕见的表露出强硬姿态,直接霸道的结束了这个话题。

  赵志皋十分担心,兵部尚书的争执,再一次让皇帝大怒,令国事陷入僵局。

  沈一贯唇角动了动,想要张口反驳之际,朱翊钧开口了:“那好,我们就议一议,到底是战是和吧。”

  朱翊钧也不满意杨镐这个人选。

  辽东父子的权柄已经够大了。

  只是,叶向高说的话,也让他意识到,若是不能满足辽东父子的胃口,恐怕再次入朝作战,辽东集团会抵触。

  纵使不敢明面反对,只要辽东出工不出力,作战时间迁延,就足以让朝廷难受的了。

  “臣赞同战!”沈一贯这一次不愿让赵志皋抢先,站出来一力主战。

  “战!”

  “涉及本朝威严,这一仗就算再苦再累,朝廷也得打下去!”

  “臣建议除去辽东兵马,再调戚家军,蓟州卫新军参战!”

  “戚家军骁勇是人所共知的,新军能够在对抗演练中取胜,证明蓟州卫新军更强,臣赞同调动两支兵马!”

  ⋯⋯⋯⋯⋯⋯

  主战声渐渐变成了调动朱泺所部与戚家军。

  朱翊钧看着,心中却明白。

  这些人用朱泺新军以及戚家军的目的。

  无外乎想要将与改革有两系的两支强军彻底葬送在朝鲜!

  但朱翊钧的内心又是倾向调动两支兵马,尤其是朱泺所部。

  若朱泺所部能在朝鲜不断建功立业,对比之下,李氏父子就不敢出工不出力了吧。

  但也有一个隐患。

  恐李氏父子与朝中对朱泺存有敌意的人联合。

  那么朱泺所部恐怕就危险了!

  待吵闹的声音安静下来后,朱翊钧沉吟道:“是战是和,朝廷的声音朕已经听到了,朕还想听一听地方军中的声音再做决定。”

  “骆思恭!”

  “臣在!”

  “令你锦衣卫火速将朝鲜之事传于蓟州卫,让朱泺给朕写一道关于朝鲜战事应对的折子。”

  “对了,让蓟州卫总兵、辽东总兵李如松也写一道折子上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