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元末:从朱元璋侄子开始当皇帝

第9章 升职副百户

  朱文正一行人说说笑笑,回到凤阳里。

  滑寿到了这里,先到朱文正家里,替朱王氏把过脉,等一番询问之后,得出结论,朱王氏这是营养不良,饿的。

  朱文正一听这话,心里也是酸楚。

  老朱家的人这些年去世的不少,对外讲是病逝,但实际上,都是缺少营养,人的身体禁受不住,最后百病袭来,人也就没了。

  诊断费,滑寿没收。

  朱家的情况,就是贫苦百姓家庭,就算他要,朱家也不一定能出来?

  不过,他提出了一个要求,想收朱文正为徒。

  朱王氏一听有这等好事,连忙答应,滑寿这等名医,可是求都求不来的,现在主动送上门,要是不答应,老天都不答应。

  “娘,儿不是学医的料,不如,让小七拜滑郎中为师,小七体弱多病,需要时时调理,还有娘的身体,也需要有人照看,儿天天在外奔波,实在抽不出身来。”

  朱文正苦着脸,婉拒道。

  学医术,治病救人。

  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想法。

  朱文正现在,背负着两人为人的梦想。

  特别是原身执念强烈,非常渴望在这个乱世出人投地,闯荡出一番事来,让朱元璋看看,他这个朱家长孙,并不是无能之辈。

  他要是真当了滑寿的弟子,这辈子岂不是只能被朱元璋拿捏。

  更何况,以朱元璋多疑的秉性,不可能容忍朱文正的存在,除非他甘心当一个平凡人。

  “小七才四岁,就是不知道滑神医能不能看上她?”

  朱王氏点头说道。

  女子从医。

  倒也是一条出路。

  朱小七能当滑寿的女弟子,自是最好。

  “娘放心,儿有把握,说服滑郎中留下来。”

  朱文正信心满满的拍拍胸脯,保证道。

  滑寿是名医不假,但毕竟是古人,知识面还停留在中医的层次,加上这个时代,知识传播的闭塞,不似后世网络时代,什么都能找到。

  朱文正前一世,是身体素质越发下降,时不时有小病缠身的中年人,平日的爱好,就是看一些治病的偏方和养生的知识,现在遇到滑寿,倒是有了显摆的机会。

  滑寿被朱文正似不轻意漏出的几句病理哲言惊到,本来想去江东投靠友人的心思,也渐渐淡了。

  凤阳里虽然是乡下。

  但凭他的一身医术,要养活自己,轻轻松松。

  滑寿想继续在朱文正口中,探得些医学真知,也好让自己的医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

  一个月后。

  三月,春花暖开。

  凤阳里,刘氏宗祠。

  旌旗招展,人头涌动。

  钟离县第一支汉人组成的团练武装,“太东”团练的成立大会正式进行。

  以汉人制汉人,是蒙古人在征服南宋过程中,得到的经验。

  南宋与蒙元之间的战事,整整持续了四十六年。

  这个时间跨度,足以让成吉思汗的子孙横扫整个欧洲了。

  为了征服南宋,蒙古大汗都战死在了钓鱼城下,而南宋皇室百姓,更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直到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

  南宋灭亡之后,元朝建立,曾经骁勇善战的蒙古人,也渐渐的在安乐乡中,丧失了进取心。

  更重要的是,元朝吏治腐败,内部权力斗争不休,无力应对此起彼伏的反抗,只能放松保甲制度,并同意汉人大户组建团练。

  高台上。

  刘继祖、李贞两人,作为太平乡、东乡两地的代表,站在台上,经过前期的推议,他们两个已经被选为团练使、团练副使。

  这段时间,两人也是使出了浑身懈数,四处游说乡民,不仅如此,刘、李两家还散了家财,充当组建团练的经费。

  刘继祖是里长,有地位,出资力度大,占了经费的七成。

  李贞家里,虽然也有余财,但比不上刘继祖,只能贡献出三成的经费。

  团练虽然不是正规军队,但也是民兵武装,编制方面,参照了元军的官制。

  太平乡、东乡团练武装,总兵力为1000余人,设团练使一名,团练副使一名,下设百户二名,副百户一名,牌子头二十名。

  刘显、王勇等两乡精干壮勇,作为骨干,分别担任百户纷纷加入团练。

  王勇就是王叔,汤和的养父,平日里打猎,箭术精湛,可以胜任百户之职。

  两个百户,皆是太平乡人,这么一比下来,李贞那边明显吃亏。

  他只是东乡的中户,号召力比不上刘继祖,自家的三个兄弟,都是没胆量的普通人,不愿意参加团练,干掉脑袋的事情。

  最后,李贞一咬牙,把副百户的名额给了朱文正。

  朱文正虽然是太平乡人,但却是他的妻侄,有这一层亲眷关系,李贞也不担心,朱文正不向着自己。

  “二郎,你这个副百户,其实是个空架子,手底下的兵,还是要你自己去招,不是姑父不帮你,实在是你年纪太小,大家不愿选你。”

  李贞叹了口气,安慰朱文正。

  “姑父,保儿在家中不?我这副百户手下,还缺一个牌子头,保儿要是不来,咱的队伍可拉不起来?”

  朱文正笑嘻嘻的说道。

  李文忠小名保儿。

  比他小了三岁,现在十一岁,这个年纪正是最调皮活沷的时候,但李贞、朱佛女却想要让李文忠读书。

  在朱文正看来,这般强求实在划不来。

  乱世。

  最主要的就是能生存下来。

  毫无疑问,学武比习文要好,况且,以李文忠的军事天赋,不参军可惜了。

  “保儿的事情,你去问你姑母,她说了算?”

  李贞脸一红,甩了一句话后,匆匆离开。

  朱佛女性格强势,李文忠惧内,在朱文正这个小辈面前,李贞又不好承认这一点,所以,只能支吾着离开。

  “姑父放心,侄儿保证,姑母会同意的。”

  朱文正兴奋的一击掌,对李贞的担心,浑不在意。

  姑母疼侄儿,那是真心疼。

  朱佛女的性子,和朱家大姑不一样,对娘家照顾的很,早些年,要不是朱佛女时时接济,朱元璋、朱文正能不能活到现在,都还难说。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