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千古一帝从土木堡翻盘开始

第2章 群臣议事,翻盘难度有点大

  樊忠的效率很高,土木堡上的营寨虽大,但随军出征的文武大臣都聚集在中军大帐周围。

  太阳还没落山,高品阶的文官如内阁阁臣曹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勋贵如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等就都集结在此。

  一旁的王振,依旧保持着双手绑在脑后、跪在地上的姿势,奄奄一息。

  朱祁镇侧靠在椅子上,右手托着下巴,一副陷入沉思的模样。

  看看半死不活的王振,又看了看端坐在中间、像没事人一样的皇帝,每个前来议事的大臣无不惊愕失色。

  大帐内有些压抑的氛围依旧让他们这些为官多年、历经风雨的臣子们有些害怕。

  皇帝今天的气质怎么和往常不太一样?所有人心中都这么想道。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所有人相互对视,但没人敢去询问。

  终于,领命前来的樊忠打破了这份沉寂,他大剌剌地走进大帐,边走边嚷道:“陛下,舆图带来了。”

  朱祁镇没有说话,只是朝旁边一指。

  樊忠心领神会,便把舆图挂了起来。

  等做完了一切准备工作,略显冷酷的朱祁镇终于是站起身,走到舆图旁边,问众人道:

  “我军如今陷入合围,列位臣工可有什么主意?”

  众人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敢出来说话。

  他们依稀记得,大军出征,过鸡鸣山的时候,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因为说错话,得罪了皇帝和王振,被罚跪在草地里,直到天黑才让他们起来。

  见众人都有些迟疑,朱祁镇开口先说道,“我知道诸位都有些心存芥蒂,这一路上,朕身为皇帝,轻信王振等人的谗言,所作荒唐之事甚多,以致陷入到此地,动弹不得。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所以如今,献谗言的王振此僚,已被我惩治了一番,等回到京师之后,朕也会下罪己诏,向天下的臣民认罪。”

  随后,朱祁镇话锋一转,道:“但是此时,我军已然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诸位还是有所保留,全军覆没,恐怕不是一句空话。

  诸位有什么想说的,还是说出来吧。就算不为了大明,也要为了自己的性命吧?”

  被朱祁镇一番还算“真诚”的言论说动,群臣开始交头接耳。

  良久,驸马都尉井源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事禀报,今日午后,瓦剌太师也先遣使前来讲和,愿意退后三十里,供我军取水。

  依臣所见,不妨就先答应他,等将士们解了缺水之急,再做打算。”

  此话一出便有人附和。

  “不错,我觉得可以。”

  “可以先诈和,等回京师再做商议。”

  “汉高祖尚有白登山之议,我军求和,不算丢人。”

  众人七嘴八舌。

  “此举不行!”朱祁镇开口,一字一重音的说道。

  群臣面上尽皆惊愕,颇为不解的看着他。

  朱祁镇也看着他们冷笑不止。

  作为穿越者的他当然知道,也先这一遣使求和的举动包藏了多么巨大的祸心。

  历史上,正是答应了也先之后,明军由此大败,文武官员被杀五十二人,皇帝明英宗北狩留学。

  所以绝不能答应。

  穿越来的他还知道,大明太宗文皇帝朱棣驾崩,距今不过二十五年,明军的实力虽然有所下滑,但仍旧保持着极高的水平。

  像七月十四日,虽然明军被迫困在了土木堡,但是仅仅用了半天不到,大军就挖出了数道堑壕之类的防御工事,加之土木堡地势又高,完全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对面的也先身经百战,自然也知道贸然强攻明军营寨乃是送死,所以才想着用围困之法,等明军水源耗尽,把他们引出来,在平原上用骑兵去分割围剿他们。

  历史上,明军正是用水耗尽,走投无路,被迫答应了也先的求和,离开了营寨,前去取水。

  也是在取水的过程之中,也先派遣骑兵,身着明军制式盔甲,让明军以为是自己的部队,放下了警惕。

  瓦剌的骑兵随即冲入明军阵中,明军被杀的猝不及防,大军直接崩溃,土木堡之变由此诞生。

  既然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熟知这一段历史,那么作为炎黄神胄,就绝对不能让此次民族悲剧重新上演。

  想到此,朱祁镇开始分析,“也先狼子野心,安知他不会趁我军危急,半渡而击,进攻我军?”

  随后,他看向随军前来户部尚书王佐,“素闻大司徒博闻强记,可还记得正统年间,也先此獠前来朝贡的时候,做过些什么事情?”

  王佐被朱祁镇这话点醒,恍然大悟,当即对众人说道:

  “诸位,陛下所言非虚,也先此獠,乃是塞外胡虏,不可信之。

  近年来,也先来朝贡过数次,可每次前来,都会虚报贡使人数,贡品以次充好,或是索要大量赏赐,贪欲极大,从不知足。

  一旦有他不满意的地方,便会骚扰不止,官员深受其害,我身为户部尚书,每次看到给他调拨大量的钱粮,也是十分无奈。

  故而今日,我也赞同陛下,此獠遣使求和,必是包藏祸心!”

  王佐的分析也说服了在场的众人,诸位大臣纷纷点头同意。

  看解决了这一难题,朱祁镇环视众人,“破局之法,无非是战是和,既然已经否决求和的选择,那无非就是死战到底!

  我军极度缺水,形势已然危急,列位臣工可以想一想,这若战,该怎么打?”

  闻言,众多武将又开始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建言献策。

  他们觉得,拖又拖不起,打也打不过,很明显是个死局。

  沉默许久,泰宁侯陈瀛站出来,对朱祁镇行礼,面上苦涩地说道:

  “陛下,臣觉得,成建制的突围实在是难以做到,不妨弃车保帅。”

  朱祁镇面上冷淡问他,“怎么个弃车保帅法?”

  陈瀛回答,“不妨令大军做诱饵,向西或向北进攻,吸引瓦剌人的注意力。

  陛下和我等随军大臣,乔装打扮,再挑选少量精兵护送,向东或向南突围,东南方不到一百里便是居庸关,过了那里,咱们就安全了。”

  陈瀛说完,众人虽然缄口不言,但是面上皆是露出赞同之色。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绝境之时,也只能这么做了。

  “你们都是这么想的?”朱祁镇看向他们。

  众人不说话,但既然没人出来反对,那看来便是赞同了。

  看着他们的反应,朱祁镇抓起一个宣德青花盖碗,朝地上使劲一摔。

  “啪”的一声,盖碗四分五裂。

  “敢妄言弃军逃跑者!

  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