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李岩与范景文商量应对难民之策
“范大人,您会同意吗?”
哪知李岩反问了一句,当即让范景文哑口无言。
“是啊?”
范景文扪心自问,“我也是众多士绅中的一员。”
“若陛下的新政关乎到我的利益,我该怎么办?”
沉思了良久,他才抬起头,见李岩正目光灼灼的看着他,不禁赧然。
“想必范大人也难以取舍吧?”
李岩微微一笑,又道;“这是人之常情,事关自己与家族的利益,这种事情总是难免的。”
“不过陛下的决心是让全大明的亿万子民都能吃得上饭,所以下官向陛下提交的建议才会被陛下采纳。”
“而您向先皇提交的奏折所以会被先皇遗弃,也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在下官看来,是上位者为了大明的中兴,为了大明的亿万黎民生计着想,还是任由大明腐败不堪,自己贪图享乐与否。”
说着,方才想起自己在谈论先皇的不是,不禁心中忐忑起来。
见范景文没有出声,又在凝神沉思着,心下这才松了一口气。
过了片刻,范景文忽然抬起头,笑了笑,“李大人,你刚才说的话实在太对了。”
“遇见明主,方是我等之幸。”
“纵观历朝历代,哪一个朝代不都是在贤明的君主手里才能繁荣富强、河清海晏、百姓安居乐业!”
“在昏君眼里,纵有经天纬地的济世之才,又有哪个能落得好下场?”
李岩一时无语。
范景文的这些话也有些大逆不道,和自己方才说的话如出一辙,要是有心人拿此事搬弄是非、乘机生事,那范大人与自己的前途堪忧啊?
这话让他如何接的下去?
见李岩没有回答,范景文这才发觉他同李岩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不由得赧然一笑。
“李大人。”
他忽然转换了一个话题,稍稍冲淡了刚才尴尬的气氛。
“我们还是说说如何处置开封府难民之事吧?”
李岩笑笑,“本来下官是受陛下的旨意,来河南实行土地改革之事。”
“既然范大人相问,下官自是知无不言。”
“不过下官还是想先听听范大人的意见方为妥当。”
“好!”
范景文大笑,“难怪李大人能得到陛下的信任,看来你不仅谦恭有礼,而且还成竹在胸!”
“范大人过奖了!”李岩淡然一笑。
“李大人何必过谦?”
范景文又是哈哈一笑,“人们常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在本官看来,还是令尊有福气呀!”
俩人说笑了一番,接着就话归正题。
“李大人,你知本官为何在难民处置的问题上优柔寡断的吗?”
范景文幽幽的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本官以为此次天灾不能持续太久,故在今年四月份之时,本官就着手准备了三个月的粮食,以备饥荒之用。”
“想着这次天灾最多能持续三个月,可哪知从今年春天播种开始,老天就没再下一滴雨。”
“说起来人算不如天算呐。”
范景文又叹息一声,“眼看着各地的旱情不断加剧,难民不断涌入各处城池,于是本官就马上令人开仓放粮,以平抑日益高涨的粮价。”
“又命人将难民集中起来,开放粥棚施粥。”
“可眼见着大量难民不断涌入,天灾也不见有一丝好转的迹象,粮仓中的粮食却日益见少。”
“在众多官员的建议下,于是就把浓粥改为稀粥,让这帮难民有一丝活命的机会。”
“但现在……?”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脸上的愁云更甚。
李岩静静的听着他的讲述,若有沉思。
“但现在本官哪怕一日只供一餐,粮食也难以为继了。”
李岩刚步入朝堂,对于这些事还没有系统的了解,也没有时间去了解。
以他先前的看法,还以为是本地的官员结帮拉派,联合抵制范大人的命令,故意囤积粮食,好抬高粮价。
只要范大人实行霹雳手段,向朝廷禀报此事,将那些带头闹事的官员或绳之以法,或拉出去砍头,以震慑那些贪腐的官员。
如此一来,那些剩下的官员就会乖乖就范、听命从事。
可哪知竟是粮食难以为继?
不过现在是姚明恭管理户部,而不是来宗道了。
想到这里,李岩问道;“范大人,您向朝廷求援了没有?”
范景文一脸苦笑,“李大人,这关乎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条人命,本官纵有天大的胆,又怎敢将这等事隐瞒下去?”
“自河南粮食出现短缺之后,本官就派专人专门向朝廷奏明此事,还向周边的行省寻求支援。”
“可如今已过去三个来月了,朝廷还是音信全无。”
“周边行省自己也闹灾甚重,自顾不暇,又哪里顾得上我们这边。”
说着,他望向李岩,脸上的忧色更甚,“现在本官担心灾情再要闹下去,恐那些流民被别有用心之人蛊惑,要是起来造反那本官就万死莫赎了?”
听到此话,李岩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是啊?”
“范大人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
“历朝历代哪个王朝不是朝政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再加上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引得百姓民不聊生而引起王朝灭亡的?”
“现在的大明看起来犹比往昔更甚。”
“不仅有以上的因素存在,外有建州女真虎视眈眈,只要大明一乱,他们就会像一头猛虎恶狠狠的猛扑上来,把大明不咬得体无完肤他们就誓不罢休!”
“而且还内有天灾,流民的生活难以为继,生命已朝不保夕,在这种已了无希望的情况下,若有居心叵测之人振臂一呼,那这些流民为了自己活命的机会,不造反才怪?”
李岩望着范景文,心中更比范景文担心局势的突变,但脸上却显出一副轻松的姿态,宽慰道。
“范大人,如今户部已不是来宗道主持户部了,陛下最新任命姚明恭姚大人担任户部尚书一职。”
“依下官看来,姚尚书只要能看到您递交上去的奏折,看到里面的内容,必定第一时间会将奏折呈给陛下。”
“陛下一旦知晓河南如此紧急的情况,也必定会第一时间抽调江南的粮食,来支援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