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第102章 王永光笑怼周廷儒

  “诸位大人!”

  魏忠贤又是微微一笑,“你们不是要问臜家为何要厚此非彼,区别对待福王与德王的吗?”

  这也是群臣们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也是群臣们敢质疑魏忠贤的地方。

  所以群臣们皆全神贯注,仔细的聆听魏忠贤的每一句话。

  他们生怕露了一个字,让魏忠贤钻了空子,使他们在魏忠贤这个阉党面前抬不起头来,更会让陛下耻笑!

  “其实臜家并没有区别对待,而是福王比较慵懒,德王比较会算计罢了。”

  魏忠贤继续说道;“臜家就抓住他们的特点,在他们管家身上使了的功夫。”

  “就拿福王府的管家来说吧。”

  “臜家命厂卫暗中偷偷注意管家的动向,以期抓到他的把柄。”

  “贪污福王府的银钱没有抓到,却抓到了他暗中与婢女苟合之事。”

  说着,他笑了笑,“这也算那个管家倒霉吧,非要在臜家派人暗中调查他的时候,要作出此等下作之事呢?”

  闻言,群臣们脸色各异,但大多数都对他嗤之以鼻。

  “你也不看看你裤裆里,有那玩意没有?”

  “又怎知那玩意能给人带来身心愉悦之感?”

  魏忠贤似乎没有察觉到群臣们脸上奇怪的表情,而是继续说道;“在厂卫们当场拿住了福王府的管家与婢女苟且之事后。”

  “厂卫就将管家原封不动的五花大绑起来,命那名婢女穿好了衣服,随即将这对贱人带到前院。”

  “这还有点人性。”

  一名官员悄声嘀咕道。

  “因为前院的仆人比较多嘛,所以围观的仆人也很多,这样传播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在福王听到自己府上的管家与婢女干出此等下作之事后,福王便匆匆赶来。”

  “要不是有福王府管家这档子事,可能臜家现在还见不到福王呢?”

  “原来如此啊?”

  群臣这才如梦方醒,也知晓了魏忠贤为何要拿一名福王府的管家做文章了。

  接着又是议论纷纷,“福王的胆子也太大了些,连陛下派去的钦差也敢置之不理?”

  “这简直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御史王永光愤然出列启奏,“陛下,福王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将一名朝廷钦差置之福王府而不闻不问!”

  “他这是仗着他是陛下您的亲叔叔的身份上,在蔑视皇权,蔑视陛下您的尊严,挑战朝廷的权威!”

  “如若不加以惩罚,势必会造成各处藩王齐齐效仿!”

  “如此一来,他们会更加肆无忌惮,则祸及天下黎民百姓矣!”

  说着,他目光恳切的望着朱元璋,“而藩王们又侵占农人的土地甚巨!”

  “李岩现又在河南推行摊丁入亩之策,此时也正是摊丁入亩之策最关键的时刻,容不得有人从中作乱!”

  “况且今年大明天灾不断,若农人在明年春耕之前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话,恐饥民生变,到那时则天下大乱矣!”

  “这是臣的一片肺腑之言,还请陛下圣裁!”

  朱元璋闻言,深深的看了王永光一眼。

  在他以前的记忆中,依稀听到朱由校在自己面前评价过王永光。

  称王永光为官清廉、为人强悍、不畏权势,但为人阴鸷,特别不喜东林党人。

  而王永光的这些特点,正是朱元璋此时所需要的。

  正在朱元璋沉吟之际,只听一名官员大声呵斥道;“王大人,你好大的胆!”

  “竟借福王不接见魏公公为由头,而妄言天下大乱!”

  “陛下!”

  他拱手对朱元璋施了一礼。

  “臣请陛下治王大人妄言之罪!”

  朱元璋定睛一看,见是礼部右侍郎周廷儒。

  原本他对周廷儒的感官不错,能在三十多岁就胜任礼部右侍郎之职,说明周廷儒还是有些本事的。

  可闻听周廷儒这一番言论,他顿时又对周廷儒有了别样的想法。

  “呵呵!”

  王永光冷笑几声,坦然面对周廷儒,“周大人,那你说说,如若全国各地藩王都像福王那般,李岩推行的摊丁入亩之策如何施行下去?”

  “福王是陛下的亲叔叔!”

  周廷儒瞥了一眼王永光,冷哼道;“难道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吗?”

  “我们文化传承首先就讲究一个‘孝’字,而你想要陛下治福王之罪,那你则置陛下于何地?”

  “难道你想扣上陛下一个不孝的帽子,让全大明的文人学子们都唾弃陛下吗?”

  “周大人!”

  王永光不疾不徐的说道;“你此言差矣。”

  “福王对待一名陛下亲派的钦差都敢置于王府中而置之不理,此为不忠也!”

  “陛下即为大明的皇上,那不管他是藩王还是黎民百姓,皆为陛下的臣子!”

  “我们的先师孔圣人曾经说过,‘忠孝礼智信’,要先有忠,然后才能有孝!”

  “而福王是陛下的亲叔叔不错,然他首先是陛下的一名臣子,再是陛下的亲叔叔!”

  “可福王只记得他是陛下的亲叔叔,而忘记了他作为臣子的本份!”

  “既然福王首先对陛下不忠,陛下又何来再和他谈及孝字?”

  “周大人,你认为本官讲得在情在理吗?”

  周廷儒顿时哑口无言,一张脸霎时涨得通红,可他不愿当着同僚们的面就这么灰溜溜的服输,他可是从小就被乡亲们公认的神童啊!

  于是又道;“就算你说得在情在理,但不可否认的是,福王是陛下的亲叔叔吧!”

  “不管福王先前有任何不对之处,也不管魏公公用什么方法将福王请了出来,但你不得不承认,福王最终还是向朝廷捐献纹银五十万两。”

  “这可是不争的事实吧?”

  闻言,王永光微微点了点头。

  群臣们也若有所思。

  而魏忠贤没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竟引来了王永光与周廷儒激烈的争辩。

  他只好垂手站立,默默的听着他们的争辩。

  朱元璋则仔细的听着两人的争辩,在他们两人的争辩中,辨析出哪种声音与他的施政方针相契合。

  “王大人!”

  周廷儒见王永光同意了自己的想法,略显得意的道;“那你要陛下下旨惩治福王,就承认自己刚才的说法是大错特错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