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第33章 朱元璋向李岩等人坦诚大明的弊端

  一行人离开了酒馆,回到了客栈。

  掌柜的见他们回来了,哪里还敢怠慢,忙不迭的迎了上去,点头哈腰的道;“几位大人,你们需要什么,尽管吩咐?”

  史洪挡在朱元璋的前面,冷声道;“你看好你的客栈,不许旁人打扰我们!”

  “再有,给我们送一壶茶水过来!”

  “是!”

  掌柜的再也不敢说话,战战兢兢的退到了一边。

  李岩领着众人来到他住的房间,见都是一帮大男人,卞玉京便回到她自己的房间。

  众人也不阻拦,自随得她去。

  李岩住的房间虽然简陋,只有一床一桌,再有两条凳子而已,但收拾得非常整洁。

  墙上挂着一柄腰刀与一张弓,更增添了主人的与众不同。

  朱元璋等几人走了进去,王承恩连忙上前,拽出一条凳子,用袖子擦了擦并不存在的灰尘,然后躬身侍立在一旁。

  朱元璋并没有入座,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刀与弓。

  “你是一名文士,看不出你对刀、弓还有兴趣?”

  朱元璋忽然突兀的问道。

  “哪里,哪里?”

  李岩谦虚的回道;“这都是防身之物,出门在外,有这些东西总是叫人胆气壮些。”

  而史洪将门关上,垂手站在门边,目光则警惕的盯着屋内所有人细小的动作。

  朱元璋笑笑,背着手坐回到凳子上,朝史洪摆摆手,示意史洪不要如此紧张。

  又对刘宗周、李岩与王三哥道;“你们都坐吧,咱有话要问你们。”

  这时,门‘咚咚’的被人敲响,朱元璋微微皱眉。

  史洪拉开房门,见掌柜的亲自提着一壶茶,手里还端着几个茶盏,正谄笑的站在门外。

  “进来!”史洪冷冷的道。

  掌柜的将茶盏放在桌子上,又给每个茶盏沏上了茶水,才点头哈腰的笑道;“各位大人,小人就不打扰各位了。”

  “如有什么需要,您们请管开口。”

  说罢,便退了出去。

  朱元璋端起茶水,喝了一口,才望着李岩与王三哥,笑眯眯的道;“咱相信两位心中都有诸多疑问。”

  “想知道咱既然有顺天府尹与锦衣卫千户陪同,身份自然不简单,是吧?”

  两人均重重的点点头。

  “那好,咱就告诉你们。”

  朱元璋淡淡的道;“咱是大明现今的皇上,是崇祯皇帝!”

  “草民等拜见陛下!”

  两人跪倒在地,“草民等有眼不识泰山,竟不知您是现今的陛下!”

  “草民等罪该万死!”

  其实他们猜到朱元璋的身份尊贵,可没想到他竟是当今的皇上?

  “不知者不怪嘛。”

  朱元璋微微一笑,又对侍立在身旁的王承恩道;“去,将两位扶起来。”

  两人站了起来,身子却微躬着。

  “不要拘谨。”

  朱元璋笑道;“坐下,咱有话要问你们。”

  听着朱元璋不容置疑的语气,两人这才在床边坐了下来,可仍是半边屁股坐在床沿上。

  刘宗周则在另一条凳子上坐了下来。

  朱元璋见他们坐定,笑了笑,可接着语气却变得无比沉重。

  “你们的心思咱都知晓。”

  他微微叹口气,望着两人继续道;“你们都是因为大明现在的官员贪腐成风,朝堂上党争不断、倾轧异己。”

  “天灾人祸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又由于敌军屡屡侵扰大明的边疆,而大明的武将们毫无作为,所以你们心灰意冷,都想逃避现实。”

  “咱说的没错吧?”

  两人齐齐低着头,不敢接朱元璋的话茬。

  “是啊。”

  他们心里暗自想着,“大明糜烂如斯,官员们又各自揣着自己的小九九,武将们对边寇又畏之如虎,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的朝廷实在是……?”

  “可陛下竟大胆的将大明的弊端全都指了出来,看来陛下是想革除弊端,还大明朗朗乾坤。”

  “陛下的雄心壮志确实令人佩服,但这样的大明陛下能革除得了的吗?”

  “还有……我们都是一介草民,难道陛下会……?”

  他们正低头思索着朱元璋的话,只听朱元璋继续说道;“咱一看你们的表情,就知道咱说的话没错。”

  “可是,你们也知道,仅凭咱一人之力想将大明重现辉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两人,语气变得异常郑重,“所以咱需要广纳良才,为咱所用。”

  “只有这样,大明才有可能重现辉煌盛世。”

  “不知你们两位可否愿助咱一臂之力?”

  听着陛下诚恳的话语,两人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王三哥稍抬起头,拱手道;“陛下,承蒙您看得起草民。”

  “可草民先前和您说过,我的祖父就是因为朝廷腐败,才不得已辞官还乡。”

  “如今草民无才无德,又无一技之长,只能在市井瞎混而已。”

  “所以……?”

  听着王三哥的婉言拒绝,朱元璋也不生气,又望了望李岩,仍是笑道;“李岩,你说说你的想法?”

  李岩沉吟了一会,才微微躬身,“陛下想问问草民的想法,那草民就照直说了。”

  见朱元璋点点头,李岩就大着胆子说道;“草民原先是怀有一腔抱负,否则也不会在先皇时期考取了举人。”

  “自从考取了举人,结交的朋友自然也多了起来,见识自然比以前也开阔了不少。”

  “随后我游历了黄河南北,所见所闻皆是大明官场的贪渎与无所作为,百姓的怨声载道与民不聊生。”

  “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我越来越对大明现今的现象愈发心灰意冷。”

  说着,他忐忑的偷瞄了一眼朱元璋,生怕他怒气勃发,怪罪自己,可看到的却是朱元璋的一脸心平气和,令他的内心也是敬佩不已。

  虽说李岩一身傲骨,表面上也对朱元璋恭敬有加,其实开始他心中对朱元璋则是诽谤不已。

  要不是这个昏君,自己的父亲何至削职为民?

  可亲眼见到朱元璋是这样一位亲民的陛下,又锐意革除大明的弊端,对自己等素不相识之人就像对待相交已久的朋友一般,将心里话毫无顾忌的都告诉了自己等人,这让李岩对不由得朱元璋刮目相看。

  其实李岩并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情况,要是说出来,不知陛下会如何看待自己?

  朱元璋见李岩半天没有说话,微微诧异,不禁问道;“李岩,听你口音不是顺天府人。”

  “你是哪里人氏,能和咱说说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