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岩向朱元璋提出摊丁入亩之策
当天下午,午未之交。
紫禁城。
天空依然是铅灰色,寒气依然逼人,雪花仍然像鹅毛一般,飘洒在重重殿宇间。
有些古树的树枝承受不住雪花的压力,不时就听见一声树枝折断的声响。
谨身殿。
御书房。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带微笑的看着王承恩从门外领进了两个汉子。
那两个汉子不是李岩与王甫还能是谁?
两人一见朱元璋,便叩首道;“草民等拜见陛下!”
朱元璋笑呵呵的摆手道;“起来说话。”
又看向一旁的王承恩,虎着脸道;“你这个奴婢好不晓事。“
“去,给两人端两把椅子来。”
王承恩躬身应是,自有小太监跑去端来了两把椅子。
两人坐定,朱元璋看着李岩,笑着问道;“李爱卿,你昨日跟咱谈及你的抱负是农事与兵事。”
“不知你具体想向哪方面发展?”
李岩微微摇了摇头,苦笑道;“回陛下!”
“草民自从考取举人之后,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可哪知想的越多,想法就越乱,后来见大明官场腐败不堪,才断了这个念头。”
“现蒙陛下看重,才又有了这个念头。”
“想来想去,可草民的脑中想法太多,如今连草民也不知选择哪一个才好?”
说着,用手挠挠头,脸上露出赧然之色。
“哦?”
朱元璋的身体向前一倾,看着李岩,饶有兴趣的道;“李爱卿。”
“你有何种想法,说来与咱听听?”
“草民的想法粗浅,恐误了圣听?”
李岩低头想了半天,最后才憋出了这句话。
朱元璋不禁莞尔。
“叫你说你就说!”
朱元璋佯装怒道;“何必婆婆妈妈的!”
王甫吓得一激灵,慌忙站了起来。
李岩倒还镇定,他一拱手,慨然道;“既然陛下要问,那草民不得不说了。”
“说!”
朱元璋微微一笑,“不管你说了些什么,咱都恕你无罪。”
“陛下,草民曾经说过,草民是开封府杞县人氏。”
李岩缓缓开口,“草民的家族在杞县来说也是算得着的大户人家。”
“但草民从小心性顽劣,不像那些大户人家的少爷成天斗鸡遛狗,或混迹与酒楼楚馆之中。”
“草民从记事起,不是读书,就是带着家中的小厮前去农间地头逛逛。”
“所以草民懂得农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说着,李岩苦涩的笑了笑,“也因此种原因,草民立下了若有朝一日步入朝堂,必建言陛下,当施行摊丁入亩之策。”
“也是由于这种想法的推动,草民发奋读书,于天启丁卯年考中了举人。”
“可随着交友的广泛,草民才了解大明官场的腐败。”
“于是草民在心灰意冷之下,游历黄河南北,才有幸碰上了陛下。”
“也由于陛下和草民等推心置腹的交谈,再加上陛下的雄才大略,整治吏治的决心,才让草民心悦诚服的为陛下效命。”
“何为摊丁入亩?”
朱元璋忽然好奇的问道:“咱只知道有井田法、均田法等有关对农人的赋税政策,那摊丁入亩之法又是从何而来?”
“回陛下!”
李岩见朱元璋对自己提出的摊丁入亩之策感兴趣,顿时斗志昂扬起来。
若陛下真听从了自己的提议,将摊丁入亩之策施行下去,那将会使百姓们受益匪浅,也可让国库充盈。
这样一来,自己少年时苦心思索的想法也可实现。
“摊丁入亩就是地丁合一的另一种解释。”
李岩略加思索,就侃侃而谈,“本朝万历年间,自首辅张居正张大人施行一条鞭法开始,摊丁入亩就有了雏形。”
“可随着张居正大人的离世,原先的既得利益者和权臣们相互勾结,使一条鞭法无疾而终。”
“草民自从关心农人之后,也总在思考着一条鞭法的利与弊。”
“那你现在想出来啦?”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问道;“那它对大明、对百姓的好处在哪里?”
“弊端又在哪里?”
李岩微微一笑,“回陛下!”
“草民认为它的好处就是减轻了农人不合理的赋税负担,限制了地方官吏的舞弊,取消了繁重的苛捐杂税,使农人有较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国库得到了银两的充盈。”
“而它的弊端在于丁银、里甲、均瑶等四差银一起,都是由地方官员征用,并不上交户部。”
“实际上这些收入大多都进了地方官员的私囊,朝廷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而且在户部那里,也没有全大明丁银的统计数字,只有户丁的总数。”
“在政策方面,也没有涉及丁银的如何处理、如何分配等问题。”
李岩抬头对朱元璋拱手道;“陛下,这只是草民的愚见,请陛下仔细斟酌。”
朱元璋眉头皱成了川字型,仔细的想着李岩的一番话。
过了好久,他忽然对王承恩道;“去,将姚明恭与刘宗周都给咱叫来!”
在等待两人前来的间隙,朱元璋又问了李岩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注意的事项。
李岩一一解答,特别是土地如何分配问题又注重做了解释。
过了约莫一刻钟,两人才急匆匆赶到。
“臣等见过陛下!”
刘宗周与姚明恭躬身施礼。
小太监这回也聪明了,不等朱元璋吩咐,就将两把椅子放在李岩与王甫的对面。
“坐吧。”
朱元璋这回心事重重,也没个笑模样,而是淡淡的道。
“臣等谢陛下隆恩!”
两人再此躬身,这才小心翼翼的坐下。
“李爱卿。”
朱元璋望向李岩,“你就将方才的话同刘爱卿与姚爱卿说说。”
“是,草民遵旨!”
于是李岩又将方才的话对两人说了一遍。
两人听完,皆睁大了眼睛看着李岩,好像今日才认识一样。
被两个大男人盯着,李岩微感尴尬,忙拱手笑道;“两位大人,是否觉得小人的提议有些不妥?”
朱元璋也看向两人,也想看看他们对此提议的看法与意见。
如果他们都赞同李岩的提议,就按照流程,经过朝堂的合议,找一个行省,将摊丁入亩之策在这个行省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