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朱元璋一言而决
听着姚明恭掷地有声的话语,众人又都默不作声。
其实他们知道姚明恭的话说得没错,家族就是倚仗着他们士绅的身份,让那些地主老财的土地挂靠在家族掌权者的手中。
而地主老财可以不交赋税,家族又可以多得几成粮食,两全其美,所以他们一拍即合。
只是他们好像忘记了自己乃是大明的一臣子,坑害大明,肥了自己。
姚明恭看着众人躲闪的眼神,又望了望吴淳夫,脸上露出了嘲讽之色。
吴淳夫也低下头,心中暗骂道;“老匹夫,你将我们的遮羞布一把给掀开,难道你就不怕众臣报复你吗?”
朱元璋冷眼看着群臣的神情,不禁暗道;“他娘的,这是什么事啊?”
“为何总将咱扯到一块?”
不过想想,姚明恭说得没错,这件事就是自己在位时颁布的。
原想着乘机拉拢士绅,巩固自己的皇权,可哪知这些士绅竟罔顾了自己的一番好意,竟将自己的一番好心当成了他们敛财的工具?
心情烦躁之下,又见姚明恭与吴淳夫磨磨唧唧的说个不停,朱元璋皱了皱眉,不耐烦的道;“你们说完了没有?”
“吴淳夫!”
他直呼其名,可见其内心对吴淳夫极其的愤怒。
“姚爱卿的话你都听见了,那你说说他的话可如他所说的那样?”
一听朱元璋直呼其名,吴淳夫便感到大事不妙,心里顿起一个激灵。
他眼睛偷偷的四处张望,见往日与他关系甚密的朝臣们都低下了头。
不由诚惶诚恐的道;“回陛下,姚……姚大人……?”
“你慌个什么!”
朱元璋腾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御阶前,眼睛怒视着吴淳夫。
“咱要你老老实实回答,姚爱卿的话说得对也不对?”
朱元璋的声音充满了愤怒,令吴淳夫心胆俱裂,他吓得当即扑通一声跪伏在地,叩首道;“陛下!”
“臣冤枉啊!”
“您不信可以问问群臣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好!”
朱元璋冷笑着看了吴淳夫一眼,又抬眼看着群臣,声音冷彻刺骨。
“你们都和吴淳夫想的是一样的吗?”
群臣皆胆战心惊,不敢在这时激怒了陛下,个个都把头埋在胸前,眼睛望着地面。
“既然如此!”
朱元璋又是冷笑一声,“那咱就认为你们都反对吴淳夫的意见了?”
群臣们这时再也不敢不吭声了。
因为他们要是不说话,他们的利益,他们家族的利益都要被陛下的这句问话而随之抹去。
那可是巨大的利益啊!
自己岂可轻易放手?
要是放手,等自己回归故里之时,家族众人岂会于自己善罢甘休?
恐怕自己死时都不会让自己的尸骨埋进祖宗的坟茔?
有可能等不到那时,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者就会亲自前来京师来向自己兴师问罪?
想及此处,左都御史崔呈秀战战兢兢的走出了班列,躬身施礼道;“陛下,请听臣一言?”
“讲!”
“臣认为吴大人与姚大人说的都在理上。”
崔呈秀小心的道;“吴大人所说的地方豪绅积极响应官府收粮收税,这是事实。”
“而姚大人说起的有地主老财向豪绅挂靠土地,这也是事实。
“因此……。”
他停顿了一会,又继续说道;“因此,双方说的都没错。”
“不过地主老财将土地挂靠在豪绅身上,自太祖高皇帝薨逝之后就有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了。”
“所以臣以为,这条规矩既已约定俗成,要是一旦约定俗成的规矩被陛下强行废除,那引起大明的动乱可就得不偿失了啊?”
说着,他望向众人,又对朱元璋说道;“臣请陛下三思啊!”
群臣齐声附和道;“请陛下三思!”
朱元璋听着他恬不知耻的说辞,冠冕堂皇的狡辩,群臣们齐声的附和,顿时勃然大怒。
他怒极反笑,“呵呵,你们也都是这么认为的?”
“很好!很好!”
“约定俗成?”
“崔呈秀,你说挂靠土地是约定俗成的是吧?”
“那好,咱问问你,为何周朝的井田法在汉朝又变成了均田法?”
“为何自周朝之后,每个朝代为何都撑不过三百年?”
说着,他又是冷冷一笑,“在每个朝代被推翻的过程中,都是由于像你们这些豪绅的家族欺诈百姓,使百姓民不聊生,对这个朝廷感到失望透顶,而奋起反抗!”
“而你们也知道,他们在反抗的过程中,杀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吗?”
“他们杀的就是你们这些豪绅,是那些贪官污吏!”
“所以你们想看到你们的整个家族都被起义的大军屠戮殆尽吗?”
听着朱元璋的怒斥,群臣们齐齐又低下了头。
崔呈秀嘴角嗫嚅着,想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朱元璋怒视着群臣,又看向姚明恭,脸色方才缓和了下来。
“姚爱卿,你就说说,摊丁入亩之策何时实行,又在哪里作为合适的试点?”
“一言而决,陛下真是牛气!”
姚明恭暗自对朱元璋竖了个大拇指,方才拱手道;“陛下,摊丁入亩之策势必立即实行!”
“若等到明年开春再实行,只怕时间已不赶趟!”
“所以等朝议结束之后,臣就准备精明强干的干吏,就马上着手安排此事。”
“而试点的行省,臣则以河南为首选的行省。”
“因为河南、陕西等地今年天灾频发,而河南又以土地为最。”
“这是臣的想法,请陛下与同僚们也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朱元璋扫视了一眼群臣,缓缓的道;“诸位爱卿,你们是怎么想的,都说说你们的想法?”
群臣们这才暗自稍松了一口气,“还好,姚明恭将先行试点的行省放在河南,没有放在我们行省,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等河南实行摊丁入亩之策时,我们还有时间应对。”
“要是姚明恭在河南实行摊丁入亩之策失败了,那是再好不过。”
只有家在河南的朝臣们皆面露苦色与不忿,目光瞄向姚明恭,好似要杀人一般,却不敢在陛下面前说半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