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第22章 举荐户部尚书引起的朝堂之争

  这两天来,陛下总是出其不意的说出令他们作难又肉痛的问题,使得他们对陛下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感到心惊肉跳。

  这还是以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崇祯吗?

  他们不禁在心中扪心自问。

  朱元璋的声音继续在空旷的大殿中响起,“嗯,各位爱卿,咱昨日要你们举荐谁能继任下一任户部尚书之事,你们商量出结果没有?”

  群臣这才稍稍放松了心情,首辅施风来上前奏道;“回禀陛下,臣以为礼部左侍郎温体仁可担当户部尚书之职。”

  “温体仁?”

  朱元璋暗暗思索,“听闻这人素来谨慎,又不结交朋党,又没有被朝臣上表弹劾过,看来这人确实不错。”

  可又一寻思,“施风来这人在首辅任上无所作为,又与魏忠贤关系甚好,还听闻他是魏忠贤的党羽。”

  “这样看来,他所举荐之人肯定有什么猫腻,还是等身边有了可以信赖之人后,好好的调查温体仁一番才决定是否重用。”

  “否则咱一上来就任用误国误民的奸臣,那咱的脸面还往哪儿搁呀?”

  心中有了计较,朱元璋淡淡的道;“施爱卿,你提出的人选咱记下了。”

  “你且退下吧。”

  待施风来回归到班列之后,朱元璋又扫视了一眼群臣,问道;“诸位,你们可否还有适合的人选?”

  过了半晌,兵部尚书孙承宗才缓缓出列,躬身道;“老臣保举一人。”

  “说来听听。”

  朱元璋知晓孙承宗是老成持重之人,所以对他的举荐也颇有兴趣。

  “老臣举荐姚明恭为户部尚书。”

  说着,他咳嗽了两声,又接着道;“姚明恭是万历四十七{1619}年的进士。”

  “在他初入官场后,就被万历帝封为庶吉士,后在天启年间一步步爬上户部左侍郎。”

  “他宅心仁厚、洁身自好、为官清廉,又无结党之私,而这些都是臣亲眼所见。”

  “臣原本是将他作为臣下一任培养的对象,可想到陛下才刚刚登基不久,对朝中的大臣们还不太熟悉,所以臣只好忍痛割爱了。”

  吏部尚书周应秋出班奏道;“臣认为姚明恭不合适担任如此重要的官职。”

  朱元璋还没回答,孙承宗就抢先一步问道;“为何?”

  “我是亲眼瞅着姚明恭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他为官清廉,又不结党营私,户部尚书之位由他来当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人选。”

  “难道你认为他德不配位,还是有什么原因?”

  周应秋摆摆手,笑道;“孙大人莫要着急,听本官将话说完也不迟嘛。”

  “好!”孙承宗冷哼一声,“本官洗耳恭听!”

  朱元璋眯着眼睛盯着两人,静静的听着两人分析着姚明恭的利弊。

  对于周应秋,朱元璋早已对他所统率的吏部深恶痛绝。

  要是周应秋有一点点担当的话,大明的吏治也不应腐败到现在不可收拾的地步。

  “本官认为姚明恭资历尚浅。”

  周应秋看了一眼同僚,并朝自己的死党挤挤眼,又朝孙承宗笑道;“而不是有意针对孙大人。”

  “孙大人刚才也说过,他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相信大家都听见了吧。”

  “可现在距他步入官场才几年呐,满打满算也才不过八年。”

  “八年呐,孙大人,各位同僚们,你们说,不过八年,就算他再清廉、再宅心仁厚,也不过是新进之辈。”

  “他担任户部左侍郎之职我就觉得他上升得太快了。”

  “而今孙大人竟还推荐他担任户部尚书一职,诸位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

  周应秋仍在喋喋不休的说着,朱元璋也若无其事的听着。

  他早已将周应秋挤眉弄眼的小动作尽收眼底,想看看有哪些朝臣敢附和周应秋的话。

  要是有朝臣敢附和周应秋,那他不是周应秋一党也是心机叵测之人。

  果然,周应秋的话一说完,礼部尚书兼首辅施风来就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姚明恭资历太浅,还是历练几年为好。”

  “是啊,是啊!”

  “户部掌握着大明的财政,万不可交由少不更事之人前去担当尚书一职啊。”

  随着施风来出列,又有不少官员出声附和。

  朱元璋冷眼看着这群附和的朝臣们,心里早已记下了这群朝臣们的名字以及官职。

  他们有左都御史崔呈秀、工部尚书吴淳夫、太常寺卿倪文焕等等几十位朝中主要的官员。

  朱元璋暗自心惊,这些人真是好手段,一人请命,百官呼应,可真是不简单呐。

  看来,这些人不除,朝堂上就永无宁日。

  孙承宗转过头,看着周应秋,苍老的脸上古井无波。

  他淡淡的道;“周大人,那你认为举荐谁最合适?”

  “本官还是认为首辅举荐的温体仁最为合适。”

  周应秋畅然道;“不知孙大人认为如何?”

  孙承宗不置可否的笑笑,“竟然是首辅大人与吏部尚书力保之人,本官也无话可说。”

  说着,转过头,对朱元璋拱手道;“陛下,老臣年岁也已经老了,恐在朝堂上也有些力所不逮了。”

  “故……?”

  “唉!”

  朱元璋当即温言打断了他的话,笑着说道;“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时,孙爱卿还老当益壮,怎可轻易请辞?”

  “但……?”

  “孙爱卿休要再说了。”朱元璋沉着脸,摆摆手,制止了孙承宗的话。

  孙承宗无奈的摇摇头,只得作罢。

  对于这位才登基一个来月的新皇帝,孙承宗还看不透他未来的施政方针是什么。

  虽然昨日和今日陛下已展示了强硬的一面,奈何朝中尽是一些不敢担当,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小人。

  他们结成一个又一个的党派,结党营私、贪腐成风,陛下真的能一展胸中的抱负吗?

  带着深深的疑问,他退回了班列。

  朱元璋着重看了一眼周应秋,目光阴冷,“周爱卿,你刚才是说姚明恭不能担当此任是吧?”

  “你认为他资历尚浅是吧?”

  “那你说说,什么样的人才不算资历尚浅?”

  说着,根本不给周应秋反驳的机会,冷哼了两声,又道;“你吗?”

  “你认为只有像你这样的人才算资历深厚?”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