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元年,在官家两个皇嗣先后去世之时,三皇子赵曦出生了。
可惜,这位皇子和前面两位皇子一样,体弱多病,纵使后宫娘娘们一直百般呵护,在两岁时还是面临着生死大关,昏迷不醒,这情况和前两位皇子一样,翰林医官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
这让一向仁慈的官家也忍不住斥责了医官,毕竟官家已经三十余岁了,如果一个子嗣都保不住,不光有丧子之痛,连身为皇帝的威严都会受到影响!
在没有办法可行的情况下,官家册封三皇子赵曦为鄂王,希望能冲喜,而后坐在床边,握着赵曦的手,希望自己的帝王之气能够给孩子帮助,渡过生死大关。
这一握就是一天一夜,就在官家心力交瘁之际,昏迷中的赵曦眼皮抖动了几下,缓缓睁开了眼睛,嘴巴动了动,似乎想要说话,却发不出声。
一旁的官家欣喜万分,急忙起身叫医官来诊脉,不想一个踉跄,晕了过去。
一时间,殿中乱作一团,大呼小叫,医官们围在官家身边,一个去看鄂王的都没有,幸亏曹皇后也一直待在殿中,连忙出声,制住了众人的慌乱,而后将医官分成两波,一波照料官家,一波给赵曦诊脉!
得天之幸,官家只是过于劳累,一整天没怎么进食,加上一时激动才会晕了过去,而鄂王赵曦更是吉人自有天相,脉象已经稳定了下来,只要加以调养变能恢复如初。
只是,谁也不知道,原先的三皇子赵曦已薨,现在的赵曦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通职工,因为在假期跟风爬山时,一个失足,来到了这方世界。
刚来这个世界的赵曦,没有了工作的劳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舒适得很,而且依靠他浅薄的历史知识,知道原本接自己便宜老爹皇位的是他的养子,现在自己穿越过来,成为原本已薨的三皇子,皇位基本就在自己手中没跑了,可谓是最稳皇二代。
但是舒适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曾经的历史知识变成现实,赵曦安心的日子便不见了。
先是各地天灾,朝廷疲于赈灾,财政不支,官家开了内藏库才缓解财政压力,虽渡过难关,但朝廷之积弊已见端倪。
为了扫除积弊,庆历新政开始了,朝臣开始相互攻讦,赵曦看见便宜爹爹不时叹气,便知道新政推行之难。
庆历新政的失败赵曦是知道的,但怎么失败的赵曦一无所知,所以赵曦只能眼睁睁看着庆历新政的失败。
而且在此期间,赵曦还听到老爹抱怨要给大辽和西夏岁币,直言乃大耻辱,变法成功后定要重振军威,不仅要断了岁币,还要打过去让大辽西夏给岁币。
给岁币这事,不仅便宜老爹感到耻辱,赵曦也感受到了耻辱,当初上历史课的时候,便已经很是愤怒了,现在成为当事人,更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曦才意识到,大宋不大,他需要“创造神话”,不能再安于享乐了。
但是,年仅两岁的他无法插手政事,而且,大宋这段时间可谓是“人类群星闪耀”时,各种人才层出不穷,而赵曦也没有自视过高,这些天才“土著”都改革失败,他即便有后世的经验,如果不按实际情况来的话,也无法成功。
后世便是如此,一大堆留洋回来的人,带来了一堆先进的经验,但还是没有扎根本土,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人看的清楚,知道应该怎么做。
所以要想改变这个世界,需要先了解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
知道这一点的赵曦开始学习,可一学习,赵曦便暗暗叫苦,君子六艺都要学习,赵曦偏科的厉害,更有几艺基础全无,只能从头学起。
不过幸好,不知是原主的能力,还是穿越的福利,赵曦有过目不忘之能,所以学习起来也是比较快的,加上穿越者的缘故,有时说出一两句惊人之语,教过赵曦的人都说他是天纵之才,是一个神童,这让赵官家对他更为怜爱。
赵官家三十余岁,仅得此一子,对赵曦的爱重不必多言,而自从赵曦展现了惊人的学习能力之后,他也时常调教赵曦,而赵曦也利用自己年纪还小,时常去垂拱殿翻阅奏折,学习大臣和皇帝治理天下的经验。
皇祐元年五月,侬智高上书依附,朝廷怕和交趾交恶置之不理。
赵曦看到这道奏折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侬智高,他的叛乱这在史书上也是记载的,赵曦记得他是因为平掉他是狄青有名的功绩。
可是为什么会看到他归附的消息?旁边有广西转运使萧固附送的奏折,赵曦打开一看,是萧固对侬智高的看法和侬智高的生平。
侬智高,是交趾和大宋边界的土人,其父为交趾所杀,与交趾有仇,在边境统领了一些土人部落,竖旗反抗交趾,因为早先学习过大宋文化,对大宋心生向往,现在请求归附大宋···
赵曦看完,合上奏折,呵呵一笑,什么心生向往,不过是想借大宋之势以抗交趾,这一点朝野上下都知道,如果是以前,朝廷可能会答应,并借此插手交趾事务,但现在···
大宋自顾不暇,实在是没有精力再和交趾开战,所以就没有理会侬智高。这样的处理是没有错的,如果侬智高没有反宋的话!(为什么说是反呢?因为交趾是中国的藩属国。)
但赵曦知道侬智高一定会反,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反,可能就是这次拒绝他的归附,侬智高气急而反,广南西路的百姓因此遭殃。
如果这次同意了侬智高归附,是否能避免惨祸,可是怎么说服官家呢?而且交趾发兵又当如何应对呢?
赵曦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了寝殿,思索了数日,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之策!不但可以避免惨祸发生,赵曦还要借此机会,进入大宋朝堂。
第二天,赵曦便让手下的太监怀忠拿着自己的腰牌,去民间寻几只不同花色的小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