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朝廷直男郑士元!
“老黄你也不必如此拘礼,其实这些我也只是有感而发罢了,小事一桩,小事一桩。”
站着为礼的朱元璋听到苏铭的话,不由得有些定了定声失声笑出来。
尽管出来和苏铭相处这些时间,他朱元璋自问对苏铭的了解也只是片面罢了。
似乎觉得苏铭在他的眼前就是一个谜团一样让人着迷。
随后忍不住说道:“苏老板,咱还想听听着几句话怎么解释我的心事?”
苏铭缓慢的夹了一颗花生米放在嘴里,慢慢的咀嚼起来!
然后在抬起酒杯轻轻的眯了一口酒,才缓缓说道:“老黄,你好好想想我说的第二句话......”
“难道你不觉得有这位掌柜的在你身边是福气吗?他可为是对应了以人为鉴啊!!!”
“并且之前你都说了,这个掌柜的为人,品性,忠诚等等,那他不就人人都求不来的一个好帮手吗!!!”
“别的不说,不管你是做什么生意的,身边要是有这样的人在,会少去很多麻烦事。”
“毕竟现在想要找一个品性正值,忠诚的人几乎难如登天,简单说,面对你家主最起码有人对你说真话,如果你的手下那些伙计人人都是溜须拍马之辈,不能说出你犯错的地方!”
“你觉得你现在这样的好日子还能过多久,你以为你够聪明,但是没有谁会是傻子,很多事情你是忙不过来的,只有身边又信得过的人去办才能高枕无忧。”
“并且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时间长了你就会慢慢忽视掉自己的问题,开始没事,如果随着时间推移,到时候出现什么致命的错误没有人提醒,那将会是多大的损失名气、地位、财物等等......”
经过苏铭这么一番解释,一旁拿着筷子一动不动的朱元璋立马就陷入了沉思。
的确,
苏铭说的很有道理。
不管这样的人自己喜不喜欢,但他始终都有一个极大的用处,
如果身边全都是一幅幅假惺惺的小脸,办事不牢靠,到时候大明百姓,大明江山还能传承千秋万世。
想到这里,朱元璋愣住,如果自己是一个商人该多好,不用去考这么多烦心的事情。
可是,他是堂堂大明开国洪武大帝朱元璋啊,自然要听取对朝廷有用的建议。
古今往来,圣明之君,自有王道。
苏铭固然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想到郑士元阴阳怪气的那一副嘴脸,朱元璋顿时老脸又黑了下来。
不过杀意却是减退了许多。
想了想,不甘心的问道:“苏兄弟啊,你是不知道,我那掌柜的说起话是真的太直了,咱都朝着他眨眼睛了,他还装看不见,还问咱是不是眼睛进沙子了,帮咱吹吹,”
“这家伙肯定是假装故意看不到的,要是知道咱的意思,稍微婉转一些,咱也能接受啊!”
听到朱元璋的吐槽,苏铭顿时就直接摇头。
忍不住说道:“老黄,你想的这种人又怎么可能以人为鉴呢?倘若他真的如你说的一样,说气话婉转一些,你还能一直记在心里?恐怕今天都不会这个时间点过来找我喝闷酒了......”
“反而到时候你是左耳进右耳出,丝毫没有感觉!”
“你自己扪心自问对不对!!”
“害,老黄,看你还是一副心中积怨的样子,我今天就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不过先说好,我在客栈里面讲的话,就在客栈里面丢掉,出门就忘记,可千万别往外传啊!!!”
闻言,朱元璋眼前一亮,立马点头,一副好学的样子看着苏铭,连夹着的花生米掉都不知道。
随后,苏铭神秘拿着筷子朝着皇城的位置指了一下才幽幽说道:“不知道你晓不晓得,如今我们大明天子朱元璋的手下有一个直言谏臣,御史台御史大夫郑士元!”
苏铭话音刚落,朱元璋立马浑身汗毛竖起,心脏猛的一抽。
我艹,郑士元!!!
他老朱怎么可能不晓得,那官位工作权力就是他老朱亲自赋予的,
这一次过来找苏铭喝闷酒不就是因为这个郑士元说话实在太过直率了嘛。
不过苏铭怎么回事?
为啥突然提到?
难道是咱暴露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看似表面平静如水的朱元璋其实内心慌得一批。
不过他瞥着苏铭,看着他的样子不想是知道他身份的样子心中才稍微安心一些,随即立马回应道:“郑士元?嘶,我好像听朋友说起过,苏老板有什么例子完全可以详细给咱说说......”
见状,苏铭淡淡的点点头。
轻轻喝了一小口酒。
“其实刚才听你所说的掌柜性格倒是和这个郑士元有些像!”
“当然,这个郑士元之前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而已,几乎可以不算数!”
根据百家讲坛上面的说法,郑士元之就是一个连核心都算不上的小官,这些不用去纠结,而是他成为御史台的官员后,从六品到正五品这期间的事情举个例子想让老黄能够听明白。
“当初,郑士元还不入法眼的时候,没有谁去关注他,但是后台他做的事情被大明天子知道了,并且了解了郑士元的性格,立马就把他调整为御史台的官员。”
“可见,那一刻,大明天子朱元璋是一个明事理,知道此人可堪当重用的人。”
“原因很简单,为国为民,刚正不阿,心善入髓,敢于直言进谏说真话的臣子。”
“能够重用此人,可以见得大明天子朱元璋是一个知人善用的明君。”
听着苏铭夸赞的话,朱元璋顿时感觉浑身上下轻飘飘的,极其舒服。
别人夸奖可能都没有这样的感觉,但是苏铭就是不一样。
很好,很好啊!!!
紧接着,朱元璋立马一副厚脸皮的讪笑道:“那是自然,咱大明天子必定就是那之知人善用的明君,他那些丰功伟绩,那里是咱可以相比的!”
“且说这个郑士元,人家陛下一眼就能够看出来此人刚正不阿,心善入髓,直接上任御史台官员,监察百官,体系民情,也确实能够造福百姓,替大明江山着想,大明天子实在慧眼如炬啊。”
朱元璋甚至夸自己都还夸上瘾了。
不过苏铭并没有发现有不妥之处,吃着花生米略微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