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翻盘从崇祯迁都开始

第12章 进南京

  “陛下,那兄妹两个已经安顿好了。”王承恩回禀道。

  “嗯!他们都还习惯吧?”朱云一边儿看着奏折,一边儿问道。

  王承恩笑着道:“习惯!那个哥哥一口气吃了几十个肉包子还不够,又吃了好几碗面条才吃饱了。”

  “那个妹妹吃饱换好新衣服之后,就跑到房檐上歇着了。”

  “哈哈!有意思,先让他们熟悉着吧,规矩什么的可以慢慢教。”

  “是的陛下!”王承恩又道:“南京来的官员已经求见好几次了,陛下见还是不见。”

  “让他们进来吧!”朱云揉了揉已经酸了的手腕儿道。

  然后从南京来的六部官员,鱼贯进入了书房参见朱云。

  朱云与这些官员商议好了一些争议后,便让他们下去了,随后叫来了专门负责情报的王久。

  “李自成和多尔则有什么动作?”

  王久心中惶恐,面上也显露了出来,犹豫着试探的道:“李贼最近,最近...”

  朱云毫不在意:“不就是要准备登基当皇上了吗?”

  此话一出,王久和跟前侍候的人,全都跪了下。哆哆嗦嗦的,大气都不敢喘。

  “没事,你们都起来。朕才不气,就先让他们蹦哒吧,早晚有他哭的时候。”

  朱云在屏退众人后问道:“多尔则呢,率兵到达山海关了吗?”

  “回陛下,我们接到消息的时候,多尔则已经改变了行军路线向山海关去了。”王久小心翼翼的站起来回道。

  “吴三桂左良玉到了没有?”

  “吴三桂已经到了,左良玉还在路上。”

  朱云想了会道:“你亲自去趟襄樊,告诉马进忠、王允成、卢鼎。左良玉这次来南京,就不回去了。让他们守好荆襄,封赐随后就到,别的不用说。”

  “再告诉他们,荆襄的锦衣卫可以配合他们。”

  王久懂了,皇上这是要将左良玉手中的兵,握在自己的手里,左良玉这一趟,恐怕就回不去了。

  而且成了,马进忠、王允成、卢鼎等人当然会有封赐,他们就会执掌荆襄诸军。

  要是没成功,那就是他们一下犯上,通敌叛乱。

  反正和皇上没有关系。

  “那吴三桂呢?”王久试探道。

  “吴三桂不急,他可用,还很好用,关键是要会用。”朱云现在可不想动吴三桂,他还需要靠着吴三桂守江淮呢。

  左良玉手上号称有八十万兵马,他也一直想拥兵自重,要说他想反,现在估计还不至于。

  但是想靠着他挡住日后的清兵,那也是不可能的。

  崇祯十二年在玛瑙山战胜张献忠之后,左良玉便声名大振。

  从此开始拥兵自重,蹂躏地方,朝廷无可奈何,一味姑息牵就。

  崇祯朝已经够骄横的了,到了南明朝时期,弘光帝登基之后,更是达到高点。

  手握百万兵权,坐镇武昌,位处南京上流,扼据战略要地,部下实力又比较强大。

  弘光政权对其无可奈何,因为需要他坐镇抵御,不仅不敢呵斥他,甚至还要处处讨好他。

  他这个将军当的比皇帝还要快活,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了。

  严格来说,说左良玉是一个将军,不如说他是一个土匪头子。

  他的部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军士出身之人,二是各地流寇。

  这些无处可依之人,最后都选择了归顺左良玉,而不是其他部队,就是因为左良玉的性格对脾气。另外左良玉能让他们吃饱饭!

  要养一支庞大的兵队,最重要的就是有钱。

  左良玉起于微末,家产不丰,他能在后来养活那么多将士,靠一个字“抢”。

  奉命镇压起义军的时候,纵容兵士劫掠。在朝廷不发军饷的时候,公然带领士兵,将漕政银钱掠夺个一干二净。

  当时左良玉所部作为,甚至比起义军与清军更加让人痛恨。正是靠着抢来的银两,他才能拥有八十万军队,号称拥兵百万。

  所以说,左良玉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他就是一个乱世武夫,一代军阀而已。

  所以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来说,朱云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他注定不能成事。

  等到左良玉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赶到荆襄的时候。还没等他把自己的兵马安排妥当。朱云的圣旨就到了,让他到南京面圣。

  左良玉自是不肯,他也知道皇帝不放心他,所以百般推脱。

  但是朱云为了能把他诓来,让使者对左良玉说:现在皇上刚刚迁都南京,正是用人之际,但是身边却无可用之人,而且南京城也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护卫。

  所以皇上才想让侯爷去南京辅佐他呀!

  现在天下大乱,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半个天下都已经沦落敌手,李逆贼甚至要登基当皇上!

  侯爷如此的英明雄武,用兵如神。如此乱局只有侯爷这样的天纵之才,才能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皇上和太子正在南京苦苦的等着他这个忠臣良将前去辅佐。

  只要他这个侯爷去了南京城,皇上已经许诺。让他统管天下兵马,所有的部队将领都由他调动。

  他原来的兵马,让他的儿子继续统领驻防荆襄,朝廷绝不插手。

  然后使者在偷偷的告诉左良玉,其实现在皇上和太子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迁都慌忙,皇上和太子身边并没有太多的兵马,所以他们既然不安心又不放心。

  又因为北京的六部官员都没有跟着迁都过来,所以现在皇上和太子对于南京的大臣,并不是太放心。

  所以才急着让侯爷带兵去南京。

  这一番话说完,左良玉就犹豫了。

  然后潜伏在左良玉军中的锦衣卫,用大量的钱财贿赂左良玉身边的谋士门客。让他们给左良玉分析利害,告诉他去了南京,能得到什么,会有什么利益。

  被谋士们忽悠的差不多的左良玉,再回到内宅,又被收买的妻妾吹了一脸的耳旁风。

  第二天,左良玉就痛快的答应奉召去南京了。

  等到他的部将和其他谋士知道规劝的时候,都已经晚了,宣旨的使者都已经走了。并且一路上还大肆宣传,左良玉不日就将率兵去南京。

  此时左良玉就算是后悔都不能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要去南京了。到时候他不去,就是抗旨。

  左良玉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同时还存着希冀的去南京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