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抗明

第40章 新的任命

抗明 月白风清气正 2550 2024-11-15 08:52

  崇祯帝很想知道赵文的想法,这个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的年轻将领是怎么有着这么广阔的见识的。

  “臣以为,辽东之事需专人专项专办,可以筹备辽事衙门,所花费之钱粮一律走辽事衙门,不从户部经手,防止户部之人偷拿卡要。”

  “招募兵马,督造军械也是同理,不再同工部和兵部招呼,工匠可以从原工部兵仗局和军械局甄选,军官任命也不再由兵部操控。”

  “这样,沆瀣一气的六部就无从插手辽东战事,而辽事衙门只对皇上您负责,人员全部由皇上亲自任免。”

  其实这就是军机处的前身军机房的大明特供版。

  辽事衙门。

  崇祯帝听着这个所谓的辽事衙门颇为心动,这样一来,辽东战事简直透明得像是一张白纸,专款专办,无需担心再有人能从辽饷里分一杯羹。

  而自己也同样能培养起一批忠诚于自己的军官,建立自己的亲信部队,这样反而能从前朝的漩涡之中抽离出来。

  想到这里,崇祯帝颇有些心潮澎湃,脸色有些涨红:

  “赵文,你速速给朕拟一张单子,把辽事衙门的框架给朕弄出来,明天,不,今天就开始写,今晚就留宿宫中吧,朕要和你彻夜长谈!”

  “臣遵旨!”

  军机处对于皇权的加强是毋庸置疑的,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够拒绝军机处带来的诱惑,崇祯帝不是傻子,自然能明白办好了辽事衙门,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

  也难怪他愿意将赵文留宿宫中,彻夜长谈辽事衙门的具体事项。

  而在京营里的于得水听说自己的老大今晚留宿宫中的消息的时候不禁啧啧称奇,忍不住和李武闲聊起来

  “你说咱们参将人缘是真的好啊,不管是申总兵还是袁督抚,和他的关系都不错,祖总兵就更不得了了,在西郊的时候都愿意让家丁选锋营助战。”

  “现在皇上更是宠幸与他,皇恩浩荡啊!”

  而李武看着于得水则是不屑地冷笑道:

  “哼!你打仗和学识要是能有一样能赶得上赵参将,你现在也就不会干这么一个小千总啦,我时常待在赵参将身边,他平时除了研习战阵就是读书。”

  “我看你啊,就是书读少了,多读读书,没坏处。”

  李武说的话确实在理,于得水确实大字不识几个,上次念给岳托使者的那封信已经是达到了自己文化水平的顶峰。

  也是于得水经常出去吹嘘的一件事。

  “岳托可闻过我的尿呢!”于得水总是得意洋洋的和自己认识的人吹嘘,然后总是附上岳托从军以来的战绩。

  虽然岳托的战绩在现役的清军将领中实在不算是出色,但是对比起大明的将领来说,岳托被衬托得像是一个战神。

  “这般人物都闻过我的尿,你说我厉不厉害。”于得水的说这话总是一幅得意洋洋又欠揍的表情。

  除了在赵文面前,他恭敬地像是一只小鸡仔一般,但是在其他人面前,他是真不懂得收敛的。

  而赵文在皇帝的寝宫里呆了一宿,也和崇祯帝足足聊上了一宿。

  有着太监的协助,两人很快就敲定了辽事衙门的基本框架。

  设总督一人,为正一品大员,总领辽事衙门各事务。

  设都督四人,分管粮饷局,军械局,兵马局,还有战事局。

  顾名思义,也就是后勤粮草供应,军械制造,兵马招募,以及辽东各地具体的战事。

  若有缺漏则再议。

  整个辽事衙门只对皇帝一人负责,所有情报先送去皇上过目,随后再发还六部。

  这样,辽东的战事,就尽在崇祯帝的掌握之中。

  六部则专心国内战事,清缴流民,肃清盗匪,重新稳固经济。

  整个辽事衙门的建立,不从国库取银子,都是从皇帝内帑取银,这也是赵文所强烈要求的。

  若是建立的饷银从国库里出,那必然少不得和户部的拉扯,这样,建立辽事衙门的进度则必然缓慢。

  如今的崇祯帝没有那么多功夫和户部互扯头发。

  建立辽事衙门一事,十万火急!

  崇祯二年的内帑还远远没有崇祯十六年那般空虚,三四百万总是有的,只不过这也是皇帝最后的尊严和脸面了。

  一狠心一咬牙,给了赵文一百万两,要他督办辽事衙门。

  “我问你,辽事衙门,你需要几天能办好?”

  崇祯帝是个急性子,赵文在和他相处的短短时间之内就已经完全摸透了他的性格,他所想要办成的事,必须加班加点地做完,否则他就会大发雷霆,取人小命。

  “回皇上,臣以为,下个朝会之时,辽事衙门就可以有一个大概的框架章程,皇上只需任命人选即可。”

  “就是内阁和六部那边会有一些阻力便是......”

  “你不必怕,有朕替你撑腰,只管放心大胆去做,骆养性,你派人好好保护赵文。”

  “臣遵旨。”

  从暗处走出来一个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此人正是崇祯帝的心腹之一,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有着锦衣卫的保驾护航,事情办得相当的顺利。

  这件事情他们办得相当的低调,当内阁众人得到消息之后,已经是十天过后了。

  赵文早在第五天时就在京师各处考察拟出来一张单子,上面全是他认为可以胜任该职位的名单。

  只不过就在赵文四处寻人问访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哥几个一起来我军营里喝几杯?”

  赵文和身边的新来的锦衣卫套套近乎,和他们交好总是没有大问题的。

  距离军营还有半里地的时候,这些锦衣卫便走掉了,和前几天的锦衣卫人选还不太一样,上一批锦衣卫都挺和善,但是这一批有些面若冰霜,但是赵文以为都是骆养性的安排。

  其实仔细想一想就能发现差别。

  但是现在的赵文思考的重心全部都在辽事衙门的组建上。

  对于身边人的更换,他的戒备心放到了最低。

  因此,在距离军营的最后的半里地,赵文遭到了袭击。

  在黑灯瞎火的情况下,一伙人正在迅速接近赵文,手里全是京师两厂里精钢锻造的好刀,眼神狠戾,一看就不是好相与之辈。

  赵文危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