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夫子霸宋

第26章 黄天荡(五)

夫子霸宋 墨落皇朝 5963 2024-11-15 08:52

  “你们且叙兄妹之情,杨夫子不急……”

  看着女书史常平泪眼婆娑,看着长相平凡的岳爷虎目放光。

  杨博走到了一边,打算看看八卦。

  幸亏一路着甲很累,加上没地儿洗澡,杨夫子没动什么坏心思。

  不然得罪了有宋一朝武力绝巅的岳爷。

  被打死不一定,但被臭揍一顿,弄不好也会青史留名。

  ‘某年某月,龙池杨博杨少安,亵玩……’

  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文臣士大夫的笔杆子,那是杀人不见血的。

  接连两首诗写在了劄子上,杨博清楚,他已经跟许多文臣士大夫站在了对立面上。

  小朝廷之中,恨他不死的大有人在。

  盘外的损招、坏招,都是文臣士大夫们所擅长的。

  败坏一下自己的名声,都不用他们出手,下面有的是想要走后门的枪手,在等人这些人法令呢。

  见杨太尉有些误会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岳飞忙不迭的解释。

  表小姐能侍候在杨太尉身侧,显然是关系亲近的身边人。

  虽然嘴上说的好听,但文臣的心思最是难猜。

  一点心里有了龌龊,自身在他帐下效命,就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了。

  “杨太尉,岳飞与表小姐算是同门。

  当年在韩相公庄上……”

  听着岳爷描述,这是当年岳爷在韩琦韩相公一脉的庄上为佃户,学艺的旧事。

  岳爷的师承不少,后世传的最多的就是周侗。

  女书史常平与岳飞扯上关系,也是因为周侗。

  常平是韩家亲戚,经常走动。

  当年周同为刘光世庄客,韩家又与刘光世有关联。

  常平家里是武职,她自小喜好学武,到了韩家,就邀请周侗教授箭术。

  周侗在韩家教授常平,遇上了岳爷。

  常平那时候年岁还小,韩家那边也算开明。

  周侗爱才,教授常平的时候,一并收了岳飞这个弟子。

  这段绕下来,女书史常平,既算是岳爷师妹,也算是岳爷恩人。

  私情,两人之间倒是没有,差着阶层呢。

  但岳爷这一圈说下来,愣是没有谈及女书史的家世。

  常平不想说,如今当着众人的面,杨博也就不好继续追问了。

  扫了一眼关系平常的二人,杨博无奈一叹。

  如果两人之间有私情该多好,那女书史这个偶尔发病喜好背刺的隐患,就可以甩给岳爷了。

  “也罢!

  正事不谈了。

  此刀是杨夫子汴梁金家寨所得。

  乃前唐将作监精品。

  若岳统制耍的动,便是杨夫子的见面礼了。”

  有心将不安定因素常平,一起送给岳爷。

  但杨博想了想还是算了。

  常平有武艺在身,却把自己卖掉。

  心性算是不错的,长得也符合杨博的审美。

  将女书史送人,杨博也多少有些不舍。

  思来想去,只是将得自金家寨的唐大刀送了出去。

  “谢过杨太尉、谢过表小姐。

  好刀!”

  接过常平递来的唐大刀。

  岳飞先是躬身谢了杨博跟常平。

  退后几步之后,才抽刀出鞘。

  细看一番之后,也给出了赞誉。

  说完,他就朝着山下舞了一趟刀法。

  刀法,杨博没怎么看明白。

  但十斤重的唐大刀,在岳爷手里仿若纸片一般。

  轻松之中,却带着利刃破空的啸声。

  岳爷的勇力绝巅,算是得到了证实。

  不提别的,就这一膀子力气,一般人也只有仰望的份儿。

  “你的了。

  岳统制,目前杨夫子麾下有十八万流民。

  可战之人大概十万。

  加上淮西李成的人马,十万。

  如今可以听调遣的共二十万人。

  能不能并掉宗弼的十万大军?”

  见了岳爷勇力,随口将唐大刀赠出。

  杨博这边直接将现有兵力说了一下。

  将人手也甩给岳爷。

  接下来,就没杨夫子什么事儿了。

  该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是岳爷的了。

  “谢过太尉。

  太尉在山下挖下许多的陷马坑。

  可是为了与宗弼同归于尽?”

  将唐大刀收起放在地上。

  岳飞开口问了面前杨太尉的病因。

  将己方、敌方共陷死地、绝地。

  这样的人物不是有大病,就是疯了。

  听了杨太尉说的基础兵力,岳飞这边还是没有改变想法。

  仗不是这么打的。

  将双方彼此钉死在阵地上,就少了战阵、战法的机变。

  没了战法,战争就成了无法预知战果的屠杀。

  二十万对十万,胜败如何,岳飞也是无从说起。

  这样彼此钉死,彼此屠杀的战场,胜负如何只能看结果。

  岳爷问起,杨博知道,怕是自己的谋划有不妥之处,于是也不隐瞒直接开口。

  “此战定国。

  不仅是下面的二十万人。

  接下来应该还有各路义军、乱匪。

  杨夫子之前筹划的战法是四面乱战。

  宗弼人马,精锐不会超过一半。

  也就是说至少有五万左右的签军。

  或是沿途掳掠的壮丁。

  以四面乱战之法,乱了宗弼的人马。

  以陷马坑限制宗弼人马的行动,务求歼灭之!”

  杨博大致的谋划,就是尽可能的歼灭宗弼部主力。

  由北到南,宗弼血债累累,能歼灭宗弼的东路主力。

  杨博这边是不惜代价的。

  这不仅是国战,而且关系到杨夫子之后的安稳与荣华富贵。

  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要不亲临战阵,杨博的底线也不高。

  千好万好不如自己过得好。

  剿灭宗弼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

  喊口号,用大义安慰自己,死伤只要不去看,就可以当做不知道。

  为了将来与大义,杨博也不介意做上几次鸵鸟。

  听了杨太尉的计划,岳飞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想了一下才开口。

  “可战!

  太尉,歼灭之,恐怕力有未逮。

  宗弼之困,在于沿途掳掠的财物。

  放弃财物,宗弼便有了活路。

  铁浮屠悍勇、契丹签军也不弱。

  以目前军势,想要堵截铁浮屠归路,几无可能。”

  在知己知彼方面,岳爷做的很到位。

  听了他的说法,杨博点了点头,算是客观中肯。

  岳爷如果说此战可全歼宗弼东路军主力,那就值得杨博怀疑了。

  看着目光沉毅的岳爷,杨博继续开口。

  “杨夫子自东京汴梁城而来。

  拔了金贼的刘家寺大寨,得甲两万余。

  一路拣选青壮,能带甲执兵两天一夜者,万余!

  一天一夜者,万余!

  半日者,万余!

  军中有长柯斧三千,马槊数百,刀枪无数。

  骨朵、铁鞭、铁斧数千。

  杨夫子新造天王炮二十余。

  只是军中强弓劲弩不足。”

  将大致的家底报给了岳爷。

  杨博也在想着自己的家底。

  除了剩余的硫磺、硝石,应该是没了。

  看着岳爷慢慢张大的嘴,杨博与有荣焉。

  岳飞这边收起心中惊骇,深看一眼杨太尉。

  稍一琢磨,也带着希望开口。

  “太尉,若如此,咱可重创宗弼之军。”

  上山的时候,岳飞见过流民之中的甲士。

  官造的扎甲,阵战,足以抗衡铁浮屠了。

  带甲执兵两天一夜,这都不是人了。

  带甲行军半天,就是官军中的绝对精锐。

  两天一夜,即便在岳飞的印象里,也没有这样的悍军。

  骑在马上的铁浮屠虽说可以,但马一样受不了。

  铁浮屠也做不到带甲执兵,两天一夜的。

  不管经受训练与否,杨太尉的三万甲士,可做定鼎之用。

  现在想及那满地的陷马坑,岳飞也不敢腹诽杨太尉有大病了。

  扬己之长、抑敌之长。

  这位自称杨夫子的太尉已经做到了极致。

  “此次前来的义军乱匪,必然要消耗在流民之前。

  义军、乱匪不溃,流民精壮不上战场。

  战后,将存活的义军、流民,收编于各军之中。

  杨夫子忝为江东捉杀使,平靖地方,还是要得力的!”

  作为江东捉杀使,杨博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这跟当辅导员、助教差不多。

  在学生与学校面前,要当仁不让。

  对于跟自己努力方向相悖离的行为。

  杨助教的动作也很明快,严厉打击。

  杨太尉的这番话,让岳飞打了寒颤。

  若如此,只要宗弼那边稍有应对不当的地方。

  歼灭之,也不是空想。

  “太尉,乱匪好说,只是义军……”

  义军乱匪一锅烩,这位杨太尉好毒辣的心思。

  从头想了一遍战法,岳飞也不由的佩服。

  此战之后,江南要平靖了。

  李成乃是淮西悍匪,若能在此战之中实力大损。

  两淮也平靖了一半。

  若是荆湖的钟相、杨幺也来了。

  说此战是定国之战,一点不为过。

  谈及正事,两人的语速都不快。

  时常需要思索一下,说到乱匪,杨博不能不提李成。

  “李成算是杨夫子的人,你要照拂一二。

  杨夫子让李成邀了钟相、杨幺。

  这俩若来,不能活着离开黄天荡。

  其余各路乱匪,有了李成、钟相、杨幺做表率,必然纷至沓来。

  此战你来抓总,歼灭宗弼是关键。

  各地的乱匪也不能轻易的放走。

  至于义军,权当乱匪对待。”

  岳爷提义军,杨博说的却是乱匪。

  义军与乱匪,不好区分的。

  就连江上的韩世忠,对于镇江百姓而言,都与乱匪无异。

  这两天杨博也听说了一些情况。

  老韩为了坚壁清野,焚了镇江城。

  韩世忠这贼配军不为人子。

  乱匪、义军、官军,对百姓而言,三者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

  目前的义军,多半跟杨博麾下的流民差不多。

  大多是为了活路聚在一起的。

  “太尉,如此怕是不妥,寒了天下义军之心呐!”

  杨夫子的毒辣,远超岳飞的想象。

  看着面前身着宝相麒麟甲的杨太尉,岳飞有些心寒。

  这种恶毒人物,与之携手,吉凶未知。

  与汴梁的降相杜充相比,这位杨太尉不逞多让。

  一瞬间,岳飞心里,也起了远离的心思。

  “除了宗弼的东路主力。

  江北的完颜挞懒必然全军来援。

  京东东路的完颜宗翰也会派援军前来。

  至于西路主力完颜娄室会不会来,说不准。

  此战乃是决战。

  此战之后,我军可尽收两淮。

  将战线推到京东两路、东京汴梁附近。

  配合西北,可沿黄河南岸,划出一条战线。

  金贼想要南下,就要跟靖康初年差不多,先过黄河。

  介时,我军以河南之地为钓饵。

  以周围山地为依托,首先在黄河渡口截击金贼。

  之后引金贼骑军,如山林作战。

  耗上几年,练出几十万精锐甲士。

  然后逐城推进,将金贼骑军之利,耗死在守城之上。

  如此,金贼可破!”

  借助史料,杨博给岳爷描绘了一副恢弘画卷。

  偏安江南,就没了战略缓冲。

  没有战略缓冲,跨江北伐,就是无源之水。

  一旦战败,必然大溃。

  有了战略缓冲,辅以山地战,金贼一方就是狗咬乌龟了。

  金贼的弱点明显,立国时间太短,文治手段不足。

  以部落战争的形式,可以享受战争红利。

  但上升到国战程度,金国不如辽国。

  签军、劫掠、征发,这些都是大失民心的手段。

  金朝上下,大半人都认为这些是正常手段。

  这样的战争打上三五年,内忧外患之下,金朝也就离着崩溃不远了。

  看着面前的恢弘画卷,岳飞也有些激动。

  这样的画卷,正适合武人挥斥方遒、建功立业。

  压下心中的激奋,岳飞思忖了一下。

  觉得还是要纠正杨太尉对义军的态度。

  “太尉,义军非乱匪,不可同日而语。”

  见岳爷纠结于义军、乱匪。

  杨博轻轻一叹,开口解释。

  “岳统制,义军钱粮自何处来?”

  杨博一句话,就问住了岳飞。

  这样的问题,他已经遇到了。

  钱粮从何处来,是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自筹!”

  勉强说了两个字,岳飞劝解杨太尉的信心,也不是那么充足了。

  “如杨夫子这般,打劫完颜宗弼的船队。

  杨夫子认他为义军。

  劫掠百姓者,皆为乱匪!

  江上的韩世忠,若不是指望他截住宗弼。

  火焚镇江,杨夫子就该打杀那贼配军!

  此战前因后果,杨夫子已然说明白了。

  岳统制,该你表态了。”

  以太尉杨夫子的说法,岳飞清楚的知道,江南哪有义军存在?

  自筹钱粮,无非两条路,打劫百姓,打劫官府。

  打劫百姓的可以称做义军。

  打劫官府的一概都是乱匪。

  想着降相杜充当时在汴梁城的言语。

  岳飞没有表态,而是紧紧的盯住了自称杨夫子的江东捉杀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