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佞臣

第15章 阳谋

大明第一佞臣 流丹飞檐 3107 2024-11-15 08:52

  蓝承与毛骧,共同复命。

  但此时,还有更大的难题尚未破解——

  如何祛除这“魔角霜”之毒。

  对手设计的这个连环圈套,不可谓不歹毒。

  若不是蓝承临机应变,史书上只会记载:

  “皇太孙朱雄英,于洪武十三年,因毒蛇咬伤而死”

  任谁都会觉得这是个意外事件。

  ————————

  朱雄英,依然高烧不退。

  朱元璋遣散众人,除毛骧和蓝承外,只留下朱标、马皇后,几位六部重臣和御医等人。

  毛骧把审案经过与皇帝和众人一一陈述。

  大伙儿听罢,虽然惊叹于仪鸾司的审案速度,但却也陷入了新的一筹莫展之中。

  魔角霜......

  “禀报圣上、各位大人,老陈有一事相奏。”

  一位随朱元璋而来的须髯花白的御医说道。

  “快快讲来。”朱元璋忙说。

  “魔角霜之毒,十分凶险。据老臣所知,世上怕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人,有解此毒的本事。”

  “其中一人,姓陈名千叶。此人妙手回春,救人无数,在江湖上大有名望。”

  “只可惜其居无定所,据说前些年刚从西域游历而归,但这一两年却又销声匿迹——”

  “此事不难。”

  朱标听罢,大喜过望。

  “咱们且广贴公文告示,定能找到他。”

  蓝承听罢,不仅摇摇头。

  这位太子爷的段位,属实还是不够啊。

  若是广贴公文告示,你猜是朝廷先把他找到,还是刺客先把他灭口?

  ......

  等等......游历西域?还是近些年?

  蓝承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月缠,那个西域小姑娘。

  她曾说自己年幼时跟随一位游历至西域的江湖郎中回到中原......

  江湖郎中。

  世上莫非真有如此巧合之事?

  蓝承犹豫了,如果月缠的师傅真是江湖上的显赫之辈,那她前来东宫做丫鬟,又是何意?

  若自己把此事告知皇帝或者仪鸾司,这小姑娘怕是......

  想起今日在仪鸾司的遭遇,蓝承不仅打了个寒噤。

  面对自己朝不保夕的境况,蓝承倒也没心思担心月缠的安危。

  只是洪武帝对渗透到宫中的江湖势力,一向极为忌惮。

  若是由自己举荐月缠出面协助,哪怕最后真的救了小皇孙的性命,日后卸磨杀驴时,怕是也难以洗脱干系......

  思来想去,蓝承依然没有太好的办法。

  用阳谋把!

  打定主意后,蓝承思虑片刻,朗声开口道:

  “陛下,各位大人。”

  蓝承躬身一拜,众人齐刷刷地看向他。

  “微臣不才,斗胆直言。”

  “微臣恳请众位,不必计较江湖上的诸多规矩,也不必顾虑什么庙堂内外的干系,当前一切以皇太孙殿下的性命为重。”

  蓝承说得颇为大义凛然,脸上也是一幅极为恳切的神色。

  对付这帮老油条,只能如此。

  “蓝承,你这是什么话?”

  朱元璋面色有些不悦。

  “陛下,蓝承见识短浅,但也知身居朝堂,若涉及江湖之事,定然有说不清的干系。”

  “蓝承请求陛下,为救皇太孙,能——”

  “够了!”

  朱元璋低声喝道。

  “蓝承,你是看扁了咱家的胸怀气度不成?”

  “英儿危在旦夕,都这时候了,只要有人能提供那陈千叶的线索,咱家重赏还来不及,焉能治功臣之罪?”

  皇帝的话说出口,便是天条圣旨,金口玉言。

  蓝承忙伏地谢恩。

  “诸位,英儿的性命,全仰仗诸位爱卿了。”

  朱元璋特意看向蓝承,轻轻点了点头。

  ————————————

  其实刚才蓝承的这些话,正是朱元璋想说的。

  元末乱世,江湖门派如星罗棋布。

  即便到现在,江湖中人与朝堂中的不少重臣依然藕断丝连,关系匪浅。

  胡惟庸案后,朱元璋对江湖势力的忌惮有增无减。

  但此时要想找到陈千叶,最好的办法就是请江湖门派的名宿元老直接出面相邀。

  能促成此事的,还只能是那些与江湖势力交往甚密的朝臣。

  可是,蓝承尚且要明哲保身,何况其他人?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除非朱元璋开口,否则没有人会主动请缨。

  身为皇帝,防范江湖势力还来不及,焉能开口去让大臣们引狼入室?

  矛盾之下,蓝承的这个台阶,给得就恰到好处。

  ————————————

  帝王与大臣之间的信任与仰赖,就是在一言一语之间,逐渐累积起来的。

  蓝承之计,可谓一石二鸟。

  一方面让朱元璋心存感激,愈发信任自己。

  另一方面......月缠,便可以光明正大的出面了。

  当然,不是通过自己这条线。

  ..................

  翌日清晨,小皇孙的病情依然很不稳定,高烧不退。

  偶尔还说一两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胡话,看得人极为心疼。

  刚刚用过早饭,一个白白胖胖的身影便撞进了朱雄英的寝殿。

  是朱标。

  “父皇!”

  朱标兴奋地挥舞着手臂。

  “标儿,何事如此激动,莫非那陈千叶有消息了?!”

  朱元璋也站了起来。他与马皇后整夜陪在这里,此时已熬出了厚厚的黑眼圈。

  “正是,昨夜儿臣发动了府中信得过的重臣差役,寻找陈千叶的线索。”

  “万幸的是,待到今早,一个名叫月缠的侍女跟我说,她......”

  “她怎样?”

  朱元璋等不及抢话道。

  “她说她便是陈千叶的徒弟!”

  “什么?!有这等事?快跟咱家细细说来!”

  “是的,千真万确。她说陈千叶两年前被蓬莱阁一位高手擒获,她门下师兄弟六人,只活了她和另外一个小师弟......”

  “她是什么时候入宫的?”

  “三个月之前。她也说了,当时走投无路来到应天府,想找个人家做工。正好赶上东宫用人,这才进到太子府。”

  “嗯,这些话,你可有查证?”

  “儿臣来不及细查,但翻看了她入宫时的案册,没发现什么端倪。”

  “她最近在这宫中服侍于谁?”

  “是......蓝承。”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内心情感顿时复杂起来。

  用阳谋,好你个蓝承!

  没想到,八日前自己不放在眼里的小毛孩子,如今却能旗鼓相当地跟自己打起了对手戏。

  “后生可畏啊......”

  “父皇,您说什么?”

  朱标疑惑道。

  “没什么。”

  朱元璋看着朱标,心道这儿子样样都好,就是城府差了些,日后如何与这些朝堂上的人精相处......

  “眼下相救英儿要紧,你与那侍女说,请她务必带路,我们去把她师傅救出来便是!”

  “如此一来,不仅她师徒二人团聚,若是能就得英儿,咱家还要重重封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