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寇

第67章 67.反对派

明寇 扬漠 2850 2024-11-15 08:52

  罗远志的书信还未到,林真就接到了王厉臣的汇报。

  传信之人是王厉臣麾下的一名总旗,叫杨义麟,是个血气方刚的年青人。

  他在一片落满枯叶的山林小道追上了林真的大部队,然后被人带到了林真跟前。

  杨义麟一边喘着气随着军伍行进,一边告知林真安远现状,然后开始告状。

  “……山主,罗典史此人身在我营心在明,不但对王营官之请处处推诿,还去那被监管着的安远县丞家中探视,营官猜测,安远百姓暴乱便是其策划,当严惩之!”

  杨义麟指出,他们在安远县所遭到的难处,都与罗远志脱不了关系。

  闻言,林真眯起眼停下了脚步。

  安远县不只是此战的第一个硕果,还关乎粮道物资是否能顺畅运抵前线,不容有失,百姓发起的武装抗衡必须制止。

  “厉臣如今做何应对?”

  “营官让兄弟们以旗为单位前去村寨里征兵,若有民团对抗,便使用手雷驱赶,若还有顽抗者,屠灭家门,我启程时,此法已见成效……”

  “厉臣残暴了,如此一来,我长宁军必民心尽失啊!”

  在林真心里,安远百姓已是他治下之民,虽说还没归心,却也不能推向对立面。

  不然,如果将来长宁军遭遇败局,这批被抓来的安远百姓恐怕会立马反戈,给长宁军背后捅刀子。

  届时,长宁军在措不及防之下,将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想到这个后果,林真摇了摇头:“虽说人性畏威不畏德,可若太恨绝,必遭反噬。”

  “山主所虑甚是,我亦是觉得不妥,天下百姓多愚昧,所求不多却易受鼓动,我们只需诛其领袖便可熄其气焰。”

  因杨义麟兄长曾是大明一品大员,所以眼界足够广,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

  其话中的领袖,似乎指的是安远典史罗远志,不过林真对此没下定论。

  “罗远志在民间声名不好,我们暂时只需看他与什么人联系上,若动了他,安远县衙便等同名存实亡,我们现下应该想想怎样消除安远百姓的对抗。”

  此时队伍已能见到吊在队后的几名兵丁,林真担心前面的人找不到他,便又迈开了脚步。

  边走,边想!

  差不多走了一里地,林真才转头看向杨义麟,道:“我给你升连官吧,你带着人手,与厉臣对着干,做他的反对派……”

  对着干的意思,就是杨义麟的人马将以独立连的形式存在,不再直属于王厉臣。

  杨义麟在得了林真的面授机宜后,又连夜赶回了安远县。

  “……山主的意思就是这样,你可要管住手下,别对我们下狠手。”

  “为什么要让我当恶人,杨小叔,咱们换换?”

  王厉臣一声小叔,便把本想继续谈论公事的杨义麟给呛到。

  “你……你在百姓眼中已是恶人了,突然转变也不能服众。”

  “哼,很好,既然我是恶人,那就要恶得让人相信你我决裂了才行……!”

  “你想怎样做?”

  “出征前,你侄女……被我给扒光了……”

  此话一出,两人迅速决裂。

  第二日,一名造成长宁军人员阵亡的顽抗者,全家八口被连拖带扯的拉到了刑场。

  他们当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甚至还有襁褓。

  抱着襁褓的妇人憔悴的哭着,哭得身子直晃,仿佛风一吹便会倒下去。

  而脸上布满褶皱、头发花白的老者,用一双凹陷无神的眼睛死盯着坐在刑案旁的王厉臣,嘴唇颤动着想说些什么。

  五个大小不一的小孩被绑着手跪在刑台上,一个个低垂着脑袋,瑟缩着呜咽哭泣。

  渐渐的,有些大胆的百姓围了上来,停在了护卫刑台的兵丁两丈处,默默的注视着刑台上的一家子。

  他们用怜恤的表情,把对长宁军的厌恶掩在了心里。

  “有句话说罪不及家人,这战场上,本就是会死人的……”

  “对啊,我家大郎已经被征去了,要是打了败仗,那朝廷是不是也要来抓我砍了啊。”

  “唉,朝廷有法度,不会的。”

  在百姓们窃窃私语时,一阵寒风吹过,卷起一片尘埃,打在人们脸上,让不少人迷了眼。

  “哭什么哭!”

  行刑者手执鞭子,脸色阴沉的来到跪着的五个小孩跟前,眼底透出一丝狠戾,扬起了手中鞭子。

  “啪”的一声,鞭子落在了哭声最大的小男孩身上,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

  “啊……哇哇……呜……!”

  小男孩顿时发出了撕心裂肺的痛苦嚎叫,惊得另四个小孩挤到了一起,畏惧得忘了哭啼。

  这一刻,坐在台上观刑的罗远志,突然觉得自己硬梆梆的心都软了下来。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明明他以前也给人动过刑,早已漠然,可此时心里却对这一家子生出了同情。

  或许,思人及己,此情此景将是自己的前辙。

  “哭,继续哭,哭哭啼啼的像什么话!”

  行刑者又是狠狠几鞭子抽了下去,力道稍微大了点,小男孩顿时痛得在地上连连翻滚。

  “不要打,不要……”

  妇人突然把襁褓放到地上,蹿上去将行刑者推开,把小男孩护在身前,不断轻抚他的身体。

  行刑者暴怒,冷哼了一声,再次上前挥鞭乱舞。

  他一顿狂抽,打得小孩们哭天抢地、抽得妇人肝肠寸断。

  罗远志看不下去了,从椅上站起,瞪着王厉臣,低声道:“王营官,首犯早已伏诛,何必再虐其家小?”

  “好,既然罗典史求情,那就行刑吧。”

  王厉臣点了头,手抓令牌,高声下令:“将他们……斩首示众!”

  “慢......!”

  就在此时,一声暴喝从围观的百姓身后传来。

  紧接着,人群骚动,百姓们迅速让开了一条路,一群身穿棉甲的士卒在杨义麟的带领下推开了刑场的护卫,踏上了刑场,把即将问斩的人给护了起来。

  “杨义麟,你弄这么大阵仗是要做什么?”王厉臣站起来,指着杨义麟吼道。

  杨义麟看了一眼王厉臣,又看了看又惊愕兴奋的百姓们,道:“我认为,战场上刀剑无眼,死伤在所难免,王营官此举与我长宁军保境护民的宗旨背道而驰,与屠戮百姓何异?”

  “呵,杨义麟,我长宁军护的是民,那些与我长宁军作对的,是暴徒,若不惩治,如何扬我军威?”

  王厉臣边说边往杨义麟走去,杨义麟也捋起衣袖向王厉臣靠近。

  “今日,我便不许你落下屠刀,坏我长宁军之名声!”

  “有种啊,杨义麟,竟要以下犯上不成……”

  台下的百姓们害怕殃及池鱼,躲远了,又依旧八卦的没离开。

  他们充满激动的看着两队人马厮打在了一起,直到那一家子被来人给劫走。

  “原来……长宁军也有好人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