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林夏的西夏笑话
林夏从腰后抽出竹笛,率先起调,秦忆雪的琴声随后跟上。
一段优美舒缓,且又与此时的曲子节奏大有不同的前奏过后,秦忆雪用她那甜美又带有磁性的声音唱道:
“齐州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齐州来
收获特别多……”
台下的观众们被这种闻所未闻的唱法惊得目瞪狗呆,议论纷纷。
城里屠户朱二叔问旁边教头王勇:“王教头,恁去的地方多,可曾听过这种唱法?”
“不曾!”王勇干脆答道:“这唱法比那青楼十七八的花魁小娘子唱柳七词还要腻人!”
“呵呵。”朱二叔笑道:“果然腻人得紧。我……”
未等他话说完,另一边的卖豆腐的李婶推了他一把,道:“收声!好好听曲。”
……
“谈的谈说的说
齐州故事真不错
请你的朋友一起来
齐州来做客……”
秦忆雪一遍唱完,台下的观众们多半还没从陶醉状态下清醒。
朱二叔又问王勇:“这词似是在夸咱齐州?”
“正是。端的好词!”王勇道。
李婶插言道:“这词好,连俺这大字不识一个的都能听懂!”
“咦?这是唱完了?”朱二叔看秦忆雪没再开口,问了一句。
“许是唱完了。”王勇答道。
这时,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声,“再唱一遍!”
紧接着,再唱一遍的喊声响成一片。
林夏看到这种情况,冲秦忆雪使个眼色让她准备再唱,而自己则冲台下大声道:
“诸位跟我一起为秦娘子打拍子,爱唱的跟着一起唱喽!”
说完,他便举起拿着笛子的右手,开始随着歌声左右挥动。
“好!”
台下的杨虎和魏明率先响应,并且站到戏台前高举双手跟着林夏摆动。
观众中有些年纪较小的,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马上有样学样。
“齐州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
若是你到齐州来……”
秦忆雪的演唱越发进入状态,带动能力更强,台下的几十人都已经在跟着挥手。
“好听!真好听啊!”
一曲唱毕,台下响起了近乎疯狂的叫好声。
“再唱一遍!再唱一遍!”
一首歌的时间,台下的观众已经成为秦忆雪的狂热粉丝。
东门瓦舍的大门口处,亦是挤满了人!
贩夫走卒、书生学子、官人娘子,只恨早上没有买票入场,成为场内观众的一员。
秦忆雪有点开心,但更多是紧张,整个人都在微微发抖,但她还是再次弹唱了一遍。
结果,观众们还是没听够,继续呼喊着要求返场。
“诸位,诸位!”林夏赶忙走到台前,双手下压道:“诸位乡亲,秦娘子的手已累得发抖,我们便先让她下台休息,再由我为大家继续说诨话,好不好?”
“好、好!”杨虎和魏明很有眼色的站出来表示支持。
台下观众虽然对秦忆雪的演出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也只得随着叫好。
林夏看这种情形,为了能让观众们尽快从刚刚的表演中走出来,准备不顾自己的清纯小白花人设,要开大车了。
“诸位,我近日又听了个西夏人的笑话……”
自打第一天演出,同时身兼脱口秀艺人一职的林夏便根据前世大国舆论战的经验,开发出了他的西夏笑话系列。
其内容就是把他前世一些骂人的段子改头换面安到西夏人身上,比如他第一天讲的西夏大聪明三兄弟吃粑粑的故事。
他本来只是想通过迎合一下宋人的民族情绪割一波韭菜,但发现大家爱大宋的情绪很真诚,便没有舍得下手。
今天,林夏要讲一个西夏人在沙漠牵骆驼赶路的段子。
“说,有一个西夏人牵着一头母骆驼要穿过一片大沙漠,准备了非常充足的粮食和水。他在沙漠里走了几天,不愁吃喝,却有些想做那事了……”
林夏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脸上露出暧昧神色。
台下一些老司机听到那事,马上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生怕错过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他找了半天也没发现合适的物件,然后他看向了他的母骆驼……”
有些老司机开始脑补场面,脸上流露出或鄙视恶心或充满求知欲的表情。
……(此处省略几百字,很老的段子了)
“这个西夏人追着骆驼跑出好远,忽然看到沙漠里躺着一个小娘子。他来到这个小娘子身边,看她长得貌美如花,身段也好。这小娘子已经渴得奄奄一息,便求西夏人给她点吃喝,并许诺那西夏人可以让她做任何事。”
“西夏人心里说,这是大好事啊,便给了那小娘子吃喝。美貌小娘子恢复过来,便到西夏人身边要兑现诺言。”
林夏停住讲述,问台下:“你们可知这西夏人向美貌小娘子提了何要求?”
“哈!这还用说,肯定是那个呗!”朱二叔大声道。
林夏又很骚包地看向其他人,众人都是点头。
“呵呵,你们都猜错了。”林夏贱贱地笑道:“那个西夏人说,小娘子,恁可否帮我牵着骆驼?”
台下观众们先是一愣,随即像朱二叔等老司机便反应过来,纷纷嘲讽和辱骂起西夏人。
“哈哈哈,西夏人果真都是傻子!明明有美貌小娘子,却偏偏只想着那骆驼!”
“可不是,哈哈哈,笑得我肚痛。”
……
林夏看气氛烘托得不错,便带头喊道:“大宋必胜,西夏傻子必败!”
观众们跟着大喊:“大宋必胜,西夏傻子必败!”
“大宋必胜,西夏傻子必败!”……
一时间,东门瓦舍好似变成了大宋的演武场,观众们都是热血沸腾,群情激奋。
林夏在台上看着,越发觉得老百姓可爱。
他们大多数人追求的东西很简单:平平安安、吃饱穿暖、娶妻生子、传宗接代……
或许在陆伟那种人眼里会觉得他们傻,但他们真的傻吗?
他们希望大宋能够强大,能够抵御外敌入侵,是因为他们懂得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的道理。
只要能够达到他们的最低要求,哪怕朝廷的压榨重点,他们也都认了。
可这昏庸无能的大宋赵家啊……
林夏看向东京开封府的方向,默默在心中计算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