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大宋当天王

第25章 李相公不是旧党?

  此刻的陆伟站在离胖瘦二人组很远的地方,一副不认识他们的样子。

  他的心情不错,像是打麻将摸了一把烂牌,却凭自己的精心计算只小输一点的那种感觉。

  毕竟对他来说,输给宋飞百十贯钱不过是手紧一时,但如果像是胖瘦二人组一样名字被冯全写进文章,甚至还要被刻在石碑上,那他肯定会被他爹打死。

  陆伟忽的有了一丝明悟,原来头脑还可以这样用!原来不一定要赢才会觉得爽!

  至于其他质疑宋飞的学生,此时已被他的诗才折服,甚至还为能够亲眼见到这样的神奇场面感到光荣与自豪。

  酒宴及文会结束,宋飞本想回去睡午觉,却被辛赞和李迒缠住要他接着讲《西游记》。

  宋飞正要撒谎说自己后面的故事还没想好,就收到了李格非的谈话邀请。

  ……

  大明湖湖心岛的凉亭中,已经寒暄过的宋飞与李格非相对而坐。

  这是宋飞两世为人第一次单独面对自己认定的未来老丈人,言谈举止有点拘谨。

  不过,他的表现恰好符合他当下十七八岁小城做题家的人设,让从事了多年一线教育工作的李格非感觉既熟悉又亲切。

  “宋飞,不要紧张。”李格非微笑着说:“我们随意聊聊。”

  “是,李相公。”宋飞只欠身抱拳应了一声。

  他刚刚已在心中把自己鄙视了一番,迅速调整好了状态。

  “我听冯主薄说了你家中情况,知你年纪虽小却已经历了颇多坎坷。如今看你能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心中甚慰。”李格非道。

  呵呵。

  宋飞没有接话,而是在心中吐槽:不要歌颂苦难,苦难就是苦难!

  他如今的身份是一名父母双亡、哥哥失踪,家道败落的前乡村上户子弟。

  而他之所以会这样惨,自然是因为大宋朝的苛捐杂税和徭役制度,以及执行这些制度的贪官污吏和乡村士绅。

  所以,切身体会到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宋飞才会在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后,制定了对无辜百姓伤害最小的“挖宋计划”,要从内部慢慢将无能腐败的赵宋王朝挖倒!

  李格非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未来的大反贼,继续对宋飞说道:“我相信你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他日必当平安归来。你切不可再如之前般过度忧虑、伤及自身。”

  宋飞这次真诚地起身抱拳道:“多谢李相公关心!在下也相信大哥他一定可以回来。”

  他的前身从十岁起就与比他大五岁的大哥宋成相依为命。

  宋成自幼读书习武,有些见识。

  他看到父母被县里的衙前徭役逼死后,知道待在乡下没个好,便卖掉了家中剩余土地,带着弟弟宋飞到县城里生活求学。

  之后,他为了供宋飞读书科举,自己到镖局当了一名镖师。

  两个月前,宋成在保镖去河北的路上遇到山贼打劫,自此失踪,生死未卜。

  宋飞的前身又着急又伤心,这才一病不起,给了宋飞借体还魂的机会。

  李格非又对宋飞说了几句勉励的话,突然面带忧色地开口问道:“你为我写的那首送行诗,可有深意?”

  “这个……”宋飞沉吟着。

  他当然知道这首诗本来就是一首有深刻含义的送行诗,但他写出来的时候确实没有多想,只是因为看中了后面两句写景的诗句与大明湖的景色正好相符。

  而且他作为一名对李格非后续人生有大略了解的穿越者,知道未来的两年已经算是他几十年仕途中最顺遂的两年,根本没必要提醒他注意什么。

  嘶,不对!

  宋飞猛然意识到肯定有些史书中没有记载的东西自己不清楚。

  于是,他半推半就地说道:“有一点吧。”

  “呵呵,想不到你对朝堂动向倒是关心。”李格非苦笑道。

  宋飞顺着他的话说道:“县学里有朝廷邸报,在下一直有看。”

  宋朝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市民文化的形成,到了中后期,不仅朝廷邸报可在民间售卖,甚至私营小报也已开始出现并流行。

  而宋朝的各级官办学校,作为为士大夫阶层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要部门,学风相当开放。老师不仅教授学生儒家经典,还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和讨论政事。

  在这种教育氛围下,才有了太学的几次学潮。最被人熟知的就是金兵围困东京城时,太学生陈东领五百太学生堵住皇宫宣德门那次。

  所以,宋飞此时所讲的在县学看邸报了解朝堂动向正是他前身经常做的事情。

  “呵呵,你能在读书之余关心国事,很好!”李格非笑道:“我之前在京中太学担任博士和大学正时,最爱听太学生们讨论国事。”

  宋飞答道:“冯相公亦常要我们就一些政事进行辩论。”

  “嗯。”李格非点点头,问道:“你对我此次升任礼部员外郎有何看法?”

  额,这题好难答。

  宋飞迅速分析着两世的记忆,半炷香时间后,才试探着说道:“如今官家与章相公锐意推行新法,而李相公作为旧党一员却得到晋升,不知是好是坏?”

  “哈哈哈!”李格非大笑道:“连你也认为我是旧党,看来老夫被章相公排挤不冤。”

  “李相公不是旧党?”宋飞疑惑地问道。

  李格非说道:“我只因与大苏学士(苏轼)交好便被扣上旧党帽子,然则我何曾完全反对过新法。何况便是大苏学士,对新法亦非完全不认可,与温公(司马光)之党多有不同!”

  顿了顿,他又说道:“我在太学任教时,正是荆公(王安石)所编制《三经新义》推行之时,我又何曾阻挠反对过?”

  “原来是这样。”

  宋飞觉得李格非应该和中年后的苏轼一样,属于中间派。

  他自己更愿意称之为理智派。

  在他两世的记忆里,李格非都没有明显反对新法的行为。

  唯一有嫌疑的,也只是拒绝了章惇让他去整旧党黑材料的征召,并因此被贬出了京城。

  但在宋飞眼里,这正反应了李格非人品的高洁。

  他自己虽不是旧党,但被划入旧党的人中有不少是苏轼这样能够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好官、清官。

  若他为了自己的安危、前途去迫害这些人,那他与蔡京这类政治投机份子还有什么不同。

  一个朝堂内,最好能少些难得糊涂,多点不合时宜!

  (求移步到新书挖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