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及时雨,西门庆
西门将管理药铺的徐掌柜叫了过来。
徐掌柜以前就跟着西门庆的父亲,西门达。
走南闯北,贩卖生药,如今已经是西门家的老掌柜了。
“徐叔,给这位大嫂抓药,日后若是遇到没钱看病的病人,赊账给他们就好了。”
徐掌柜听到这句话,急忙劝解道:“少爷,这可使不得,要是大家都来赊账,我们的生意就没法做了啊。”
西门满不在乎的说道:“徐叔,我们以后不靠这个赚钱了,再说也赚不了几个钱,我们就当做善事,落个好名声。”
徐掌柜也看到了西门新开的酒楼,生意是多么的火爆。
他还听说酒楼一天的收入,能顶的上这间药铺一年的收入了。
想了想西门说的话很有道理。
西门对着围观的街坊邻里,拱了拱手,大声的说道:“各位街坊,以后家里没有银钱,却又继续抓药治病的,可以先拿药治病,日后有钱了还上便是。”
围观的众人一阵诧异。
心想:“这西门大官人怎么转性子了,居然开始做善事了。”
片刻后掌柜亲自拎着一大包药材,送了过来。
“大嫂你拿好,以后若是有需要尽管过来抓药便是。”
妇人对西门躬身行礼:“多谢西门大官人慷慨解囊,日后一定报答大官人的大恩大德。”
西门看着远去的妇人,想起了水浒传里的宋江。
宋江号称及时雨,因为慷慨豪爽,仗义疏财,只要有难无论贵贱他都会帮上一把。
江湖称呼他及时雨。
也正因如此,后来宋江才能当上梁山的头领,统领着一百零八个桀骜不驯的好汉。
西门觉得现在的自己可比宋江有钱多了,这种事情可以多做一些,救济一下落难的英雄豪杰,是很有必要的。
看来需要好好筹划一下,让说书人将自己的名头也传扬出去。
响亮一点的外号也必须取一个。
西门思考了半天,想了许多。
“比如,血手人屠西门庆。”
“会不会太残暴了一些,和自己慷慨豪迈,仗义疏财,大义凛然的形象不符合啊。”
最终还是觉得“及时雨”这个外号最适合自己。
“也不知道宋江现在有没有这个外号。”
“不管那些了,我就拿来用用吧。“
若是以后碰到宋江。
“在下,及时雨宋江。”
“在下,及时雨西门庆。”
想一想确实有点意思。
经过西门组建的说书班子大量的宣传,西门及时雨的外号立刻传遍的大江南北。
……
……
不管在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西门想要开启工业革命,实现人人平等,民主自由的理念,不可缺少的便是人才。
此时的他就像一个知识宝库,需要讲这些知识传递出去。
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
因此西门创办了一个学堂,免费提供孩子们上学。
请了一些老夫去教识字。
西门则是担任起了数学老师。
教一些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
西门不敢教的太深,以免被朝廷注意到,到时候一个大逆不道的帽子扣下来,他是承担不起的。
如今宋朝是儒学的巅峰,你要告诉他们人是猴子变得,这是在侮辱他们的祖先。
到时候你就成了真正的猴子了。
西门在课堂上经常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来启发他们的想象力。
比如,海面上的渔船,渐渐远去,最后看到的却是船杆。
比如太阳为什么每天从东边升起,而不是西边,北边,南边。
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
在比如,茶壶!
老夫子们听到这些提问,觉得西门是在无理取闹,可笑至极。
太阳自然是从东边升起。
苹果怎么可能会掉到天上去。
然而孩子们去等着大大的眼睛,好奇的问着为什么。
西门给出了正确的答案:“我猜想,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应该是个圆球。”
“这就解释通了,渔船为什么最后看到的是船杆。”
“也许我们生活在的圆球正在不停的转动,因此太阳才会从东边升起。”
一名小姑娘举手询问道:“先生,先生,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圆球上,那下面的人不就掉下去了。”
这名小姑娘名叫小七,他的父亲是一名铁匠。
西门非常喜欢这个聪慧的小姑娘。
西门微笑着回答道:“也许我们生活的圆球上有某种看不到的力在拉这我们,所以才不会掉下去。”
“这也解释了苹果为什么不会掉到天上的原因。”
教书的老夫子早就对西门教学的方式非常有意见。
先生没有先生的样子,学生没有学生的样子。
今天听到西门的言论,更是摇头叹息。
说了句,无稽之谈,甩手离去。
然而站在门外的一名年轻公子,对西门的这些无稽之谈大感兴趣。
年轻人名叫张墨文,他的父亲是阳谷县县令。
自幼也是饱读诗书,为人处世有其父风范,并不迂腐。
西门见到张墨文后,让这些古代的小孩子们发散自己的思维,自由讨论。
随即走了出来。
拱手说道:“墨文兄今年的春闱快要开始了,没在家做准备,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张墨文拱了拱手,说道:“今年正好赶上皇太后的寿辰,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过几日便要进京了,今日前来与西门兄道个别。”
西门私下里请对方喝了几次花酒。
西门对张墨文的感观不错,对方有思想,对许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张墨文对西门平日里做的事情也非常的感兴趣,偶尔在西门口中听到一些离经叛道的话,也觉得非常新奇。
一来二往,两人便熟络了起来。
西门说道:“原来如此,已墨文兄解元的身份,今年高中想来是不在话下,在这里先给墨文兄道喜了。”【解元。乡试第一名。】
两人有一搭没有搭的闲聊着。
聊聊如今的大宋官场。
聊聊最近流传的诗词歌赋。
西门心中思考着:“自己要不要去东京汴梁看一看,毕竟三年后金人入侵,繁华的汴梁就要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