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镇,总兵府。
在城门关闭前,大同总兵王勋收到了一封十分奇怪的来信。
文书的格式很正规,内容也很中肯,只有短短一行字,其内容大概是督促他要好好练兵,守好城池,时刻注意外敌来犯。
大明的总兵,没有品级,因为这不是固定官职,而是临时工作,哪儿有需要,朝廷就往哪里派个总兵,总兵拿着朝廷的印绶到地方上成为最高一级的军事指挥官,而等到工作结束,总兵还得老老实实的回来,还要乖乖的把印绶交出来。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王勋就是大同这一片的临时最高指挥官,他的权力在战场上都算是盖了冒了,谁这么大胆,敢写信指挥他?
王勋非常好奇,一看落款,更加摸不着头脑,因为这封信的署名是:
总督军务天策上将,朱文远。
一来,从本朝开国以来,就从来没听说过有天策上将这么一个官职,二来,大明朝廷里有头有脸的人物王勋就算不都认识也听说过七七八八的,还真不知道有朱文远这么一号人。
不过王勋想到“天策上将”这个名号,在历史上也就唐太宗李世民用过,所以心思一动,便让人去驿站问了一下送信人是从哪里出发的,当得知信是从宣府发出来的之后,王勋立刻就明白了信中的“朱文远”便是那位喜欢胡闹的皇帝本人。
因为就在两天前,王勋就收到了来自兵部尚书王琼的密信,信中就让他密切注意北方和宣府的情况,因为皇帝已经到宣府了。没想到今天就收到了来自皇帝的,哦不,现在是天策上将的军帖。
与此同时,兵部也收到了一封来自宣府的圣旨,是敕封朱文远为天策上将,总督九边军务的圣旨,圣旨上还加盖了皇帝的宝玺。
兵部尚书王琼一头雾水的领了旨,从小太监手里接过圣旨后,随即从袖口里递了一两银子过去,悄声问道:“敢问这位公公贵姓,这圣旨里的朱文远是何方人士?怎么本官从未听说过?”
小太监马忠在宣府时,便跟在萧敬身后随侍皇帝左右,自然清楚其中奥秘,熟练地接过银子,然后指了指天,说道:“免贵姓马,不过王部堂您问的这人,贵不可言!”
王琼顿时了然,笑了笑道:“马公公说的是,是本官僭越了。”
“既然圣旨已经送到,王部堂您也还有军务要忙,小的就不打扰了,先告辞了。”马忠见王琼听懂了他的话中深意,当下也不再多言,告辞而去。
“公公慢走。”王琼当即让手下送马忠出了兵部,随即又让人备轿前往内阁。毕竟事关皇上,真要是出了事,他一个人可担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