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誓不为宋臣

第23章 分工

誓不为宋臣 风起故国 3070 2024-11-15 08:53

  “所有的工序里,哪个工序最难?”

  “倒是都不算难,只是太耗费时间了。”

  “哪个步骤最耗费时间?”

  “锻打成形。打孔、编甲也很耗费时间,不过这两步可以由学徒完成。”

  符昭愿不再继续询问,他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消化着宋监事刚才介绍的情况。

  隐隐的,他感觉自己好像有了些想法。

  但具体是什么,又一时描述不出来。

  再仔细一思索,只觉得满脑袋都是一团乱麻,连刚才隐隐的感觉都没有了。

  “宋监事,你再带我去生产区看看。”

  他决定去找找灵感。

  “符检校,已是午时了,咱们吃了饭再去吧。”

  “晚吃一会儿,饿不死。”

  头脑发昏的符昭愿,言语中自然而然的透出一股威严。

  宋志峰不敢再劝,急忙起身领路。

  “叮…当……”

  “叮…当…当……”

  茅草屋的不远处,符昭愿正在仔细的观察着。

  “滋……”

  打完孔的札甲片,被丢到了水盆里,再次淬火。

  当水中不再冒泡后,它被一只布满老茧的手拿出,而后丢到了铁砧旁边的筐里。

  至此,一个札甲片的打造就彻底完成了。

  “符……”

  听到旁边有人打扰自己,符昭愿猛然扭头看去。

  宋监事的话还没出口,就被他一个眼神堵了回去。

  符昭愿也没说什么,只是又将视线转移到了那处茅草屋中。

  正是一个札甲片从无到有,锻造过程的起始之时。

  先是打下手的人。

  他先用钳子从炉火中取出一截铁段,寸余长,烧得通红。

  随即,他将铁段夹到了铁砧上。

  完成上述动作后,他再次站到了火炉旁,不过眼睛却一直盯着铁砧的方向。

  “这就是第一步了,感觉这个打下手的人有些冗余啊。但是估计他应该是个正在学艺的学徒,这样一算,也能接受。”

  符昭愿一边看,一边默默的思量着。

  “当……”

  随着一声巨响,第二步锻形开始了。

  第一下,是拿大锤的徒弟打出的。

  只一锤,块状哄铁就被砸扁了。

  “好力气,好身手。”

  符昭愿心底不由得称赞到,正是因为他实际动手操作过,所以知道这一锤有多难。

  “叮…当……”

  “叮…当…当……”

  师徒二人配合默契,大锤小锤交相挥舞,看似差之毫厘,却从未相撞。

  没敲几下,铁砧上就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铁片。

  然后,师傅拿起了旁边的钳子,夹住铁片的一角,将它立了起来,将铁片边缘凸出的部分往里砸一砸。

  再次翻转,将另一侧的边也修整了一下。

  随后,将铁片平放,再次敲击,使其变薄。

  竖起,修整边缘。

  ……

  如此反复。

  “滋……”

  第一次淬火。

  这次淬火也是为了提高硬度,防止札甲片打孔时变形。

  “一共二十三锤,速度这不是挺快的嘛。”

  符昭愿默默的数着,他记得自己一上午就加工出了一片,还是歪歪扭扭的。

  他只能感叹爱好和职业,着实是没法比。

  第一次淬火结束后,半成品的札甲片,被再次丢进了火炉里。

  直到烧得通红后,它又被夹到了铁砧上。

  负责这个工作的,是那个打下手的人。

  这一段工序期间,除了他,所有人都处于停工状态。

  趁着札甲烧得通红,铁匠师傅拿起工具台上钉锤,将尖角的一端放到了札甲片上。

  “当”

  “当”

  ……

  十声之后,他用钳子将札甲片翻面。

  “当”

  ……

  又是十声。

  “滋……”

  第二次淬火,一个札甲片就打造完成了。

  “大概有个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

  从制造这个新的札甲片开始,符昭愿就一直在心里默默的计算着时间。

  “按照一副步人甲需要2000个札甲片计算,单打造甲片的时间就要500个小时。如果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也需要近两个月的时间。”

  计算到这里,符昭愿终于明白,为什么铠甲的制造数量上不去了。

  铁匠是打铁的,又不是铁打的。

  没有谁,能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十个小时。

  即便有,肯定也长久不了。

  不是坚持的时间,就是自己的小命。

  “那也不应该啊?一户一年就完成一件。”

  符昭愿知道,打造铁甲,绝对是军器监最重要的工作。

  自古以来,藏几件兵器,问题还不大。但谁要是敢藏铠甲,定个谋反,绝对不会有人认为他冤枉。

  这也从侧面说明,制造铠甲的重要性。

  “宋监事,我刚才大致计算了一下,打造一个札甲片,大概需要一刻钟的时间。如此计算,只需要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能打造一领铠甲所需的全部札甲片了。”

  “符检校,您有所不知,打造甲片也是有成功率的。而且,刚才您看到也只是半成品,还需要打磨。此外,打造头盔也很浪费时间。最后编织成甲,也要耗费时间。”

  这次对话后,符昭愿终于对札甲的规模化生产,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手工时代不能“冲压”,必然导致工时变长。

  “怎么能扩大产能呢?”

  他苦苦的思索着。

  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匠户们的劳作时间。

  但是,符昭愿却不想再给他们招来苦难。

  他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猜也能猜到,匠户现在的劳作时间肯定已经很长了。

  突然间,仿若有一道闪电,凭空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劈散了所有的迷雾。

  此时,他终于明晰了自己刚才的想法。

  流水线!

  流水线的核心要义就是分工!

  其实,流水线也不是个新鲜事物。

  据古书记载,至少秦朝时,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协作的生产方式。

  一通百通,他的脑海里,瞬间整理出了一套清晰的改革思路。

  先由专人将钢锭统一分割好,这一步可以提前完成。

  中间,大匠们只负责锻打成形。

  最后,由学徒负责淬火和打孔。

  至于打磨和编织,他也想明白了,可以“外包”给匠人的家眷们。

  如果能利用闲暇时间,多一个兼职,多挣一些钱粮,想必这些妇孺儿童们也会很高兴。

  连年征战,大周的子民们过的并不好,料想这些匠户也好不到哪里去。

  想法很好,但是能不能行,符昭愿的心里也没有底。

  毕竟不是在玩游戏,一个不慎,就可能误了今年的军器制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先小规模试行,再全面推广。

  “对,就这么来!”

  符昭愿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同时也下定了决心。

  随即,他看向了旁的宋志峰。

  “宋监事,我有一个想法……”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