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你说谁是反贼?

第47章 给老子吃

  范则送走了机灵鬼后,用了几天时间整顿了队伍。

  茂山镇虽然城墙还在,但是年久失修,而且规模太小,守御力差,并不适合驻军,所以棱堡的建设还在继续。

  不过文家的宅子还是不错的,范则一伙也都从老村长家搬出来,住了进去。

  老村长还有点舍不得,好在茂山离村子也不远,没事可以多走动。

  判官衙门被归划为办公场所。

  考虑到目前还没有行政班底,范则索性待在了文宅,处理日常事务。

  孙向魁审问了文家的管事,从他的供述中,整理了附近四个村子的人口和耕地情况。

  然后又让这名管事带路,粗略地核实了情况。

  范则看着孙向魁记录的土地情况,也拿笔算了起来。

  这几个村子的规模相差不大,总共有一百七十余户,能提供将近二百人的劳动力。

  已开垦的耕地,在九百亩左右。

  因为都是沿着图们江开垦的,所以能保证基本灌溉,其中适合种植水稻的耕地,大概占了三分之一。

  朝鲜东北部的气候相对寒冷,每年只能种植一季。

  这些地加起来,在年景好的时候,能产粮近三千石,平年的时候只有不到两千石。

  若是遇到灾年嘛……

  呸呸呸!

  这些村子的农奴,上交给文光安的粮食,占了产出的八成左右。

  换算下来,平均每户人家,每年只能得到两石出头。

  这点粮食,养活一个劳力都不够,何况很多劳力背后是一个家庭。

  在口粮不够的情况下,农奴们只能靠挖野菜,采野果,才能勉强度日。

  那么农奴是什么呢?

  这得先说说朝鲜的阶级制度。

  朝鲜的一等阶级,叫作两班。

  这个名字来源于上朝时的“文武两班”,简单来说就是王族和士大夫阶层,是可以世袭的贵族。

  下一等级,叫作中人。

  中人是两班贵族的庶出子弟,他们的母亲也必须是中人或平民,若是贱民生的,即使父亲是两班,那也只能当贱民。

  不过中人这个阶层,在更早的时候是没有的,它正是在当代朝鲜王李倧在位之时产生的。

  再下一个等级,叫作常民,也叫平民或良民。

  平民就是农、工、商。

  最下等的阶层,就是贱民了,这是朝鲜最低贱的阶级。

  这个细说起来,有点麻烦,概括一下,罪人、卖身为奴、从事贱役的人群及其后代,都是贱民。

  而茂山镇和其他边陲军镇,在设立的时候,这片地方差不多都是无人区。

  所以朝庭便从南方地区,强制迁徙了贱民过来,用以保障基本的生产供应。

  后来茂山镇撤废,咸镜道的文氏家族,设法将茂山周边的土地及农奴,都收归到自己的名下。

  然后派遣了一个名为文光安的庶出子弟,过来管理这片地区。

  因为这些农奴不是佃户,所以他们无权分配劳动成果,只能任由文光安剥削掠夺。

  如果不是怕农奴们饿死了没人种地,他们连两成的粮食都得不到。

  范则歪着头,手指敲打桌面,合计了一下。

  现在他手下有一百多人要养活,这些都是战斗人员,需要保障口粮的供给。

  不过现在环境和条件比较艰苦,按每人每年五石粮食计算,这就没了五百石。

  而对待这些农户,自然不能像文光安一样压榨他们。

  按照比战斗人员稍低一点的水准,一百七十户人家,大概要消耗掉一千二百石粮食。

  这样算下来,如果不是丰年,那每年的结余只有区区三百石。

  好像有点单薄啊……

  对了,还有二百来个俘虏呢!

  这群人关在那里吃白饭,是不是有点太奢侈了?

  可放人又是绝对不能放的。

  因为放他们回去,以朝鲜官僚的作派,可能会让镜城方面登鼻子上脸。

  等以后与镜城矛盾激化,这些人还加强了镜城的守军实力,肯定不划算。

  要是留下他们,就得让他们有存在的价值。

  这二百人都是壮劳力,干活是没问题的。

  可一但让他们到了外面,肯定会有人想要逃跑。

  如果从义军中抽调人手,过来监工,人手少了看不过来,人手多了又浪费人力。

  这可真是个麻烦。

  如果没有穿越过来就好了,虽然每天上班也很累,还要被老板剥削,但总归……

  等乖,上班?

  范则突然灵光一闪。

  他又去牢里提了个识相的官军,然后找林佑帮忙问话。

  “你们平时在都护府,拿多少俸禄啊?”

  官军五体投地,屁股撅得老高。

  “回大人的话,小的等人每月领粮食二斗,出阵时多领二斗,每年赏粗布半匹。”

  范则问了林佑,才知道一斗差不多有十几斤,不过各地度量不同,略有差异。

  “那你一个月三十来斤粮,吃得饱吗?”

  官军迟疑了一下,好像做了些心理斗争。

  “不敢欺瞒大人,如果能足量领取,勉强吃得饱。不过上官总要克扣一些,所以……吃不饱。”

  呵,朝鲜不愧自称小中华,啥都学,漂没也玩得飞起。

  范则哂笑道:“行了,你表现不错,本贝子就给你个好处。晚上再见到我,不管我说什么,你记得先出来响应,保你不会吃亏。”

  这话说得含糊,那官军显然没听懂,不过却很懂事,连连称是,保持跪姿退出门外。

  范则很高兴,情况跟他估计的差不多。

  他跟念义交待了一下,今天牢里不给饭吃。

  然后忙了一会儿别的事,直到下午的时候,才让怜容过来,帮忙做了几锅米饭,煮了些鸡蛋,还炒了一条干肉。

  等天黑以后,范则把战俘里的官军,都拉到了空地上,让他们整齐地排成十列坐好。

  “本贝子就不作自我介绍了,我是什么人,想必你们也都看得出来。”

  范则坐在一截树墩子上,翘着二郎腿,悠闲地说道。

  “你们是什么人,我也清楚。”

  “本来以我们大清的规矩,是要把你们的头都砍下来,送给你们的府使看看。”

  “但本贝子今天心情很好,不想杀生。”

  “所以,你们当中,有愿意为本贝子效力的,本贝子可以破例,收你们做奴才。”

  说罢,范则站起身来,背着双手,神色倨傲。

  “记住,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天天都有的,多少人想给本贝子做奴才,都不够资格,你们好好想清楚。”

  林佑把范则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了这些官军,连语气都学得惟妙惟肖。

  下面的一群朝鲜官军,先是集体沉默了十几秒,然后开始有人小声议论起来。

  范则也不管他们在说什么,感觉时机差不多了,往人群之中瞟了一眼。

  之前被审问的那个官军,领会到了范则的眼色,登时喜上眉梢,像是中了五百万似的,“噌”地从队列中站起。

  “大清贝子大人,小人郑根,愿意为大人效力!”

  这话喊得很大声,立即吸引了所有官军的注意。

  只见郑根快步走上前来,直接纳头拜倒,嗑头如捣蒜。

  范则点点头。

  “郑根,你很不错,先去旁边待着。”

  然后范则像是不经意地握住了腰刀,在上面反复摩挲,眼神也冷厉起来。

  “还有人吗,本贝子耐心有限,等不了你们太久。”

  这时的人群中,有几个人眼神游移不定,小心地四处张望了一会儿,也站起身来,走到前面。

  “贝子大人,小人也愿为大人效力,求大人成全!”

  “小人也愿意……”

  “俺也是……”

  这就是模范带头作用。

  他们心里怎么想的,范则很清楚。

  大概率是从他摸刀的动作,揣摩他接下来可能要杀人了。

  与其糊里糊涂地成了死鬼,还是活着更好一些,哪怕是给人当奴才。

  能读懂这个信息的,一般都蠢不到哪去。

  随着这几人的身后,又来了几人,也表示愿意投效。

  范则数了数,有十二个人,差不多了。

  “好,你们都是好样的。本贝子从不亏待下人,来人,端上来。”

  范则命令一下,便从旁边的院落里,出来六个朝鲜“美女”。

  她们的手里,端着几大锅米饭,一小筐煮鸡蛋,外加一大盘炒干肉。

  郑根和另外十一个人,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也不知道他们盯的是饭菜,还是什么。

  范则轻蔑一笑。

  “看什么看,给老子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