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你说谁是反贼?

第39章 托尼老师

  范则暗挑大拇哥。

  就老孙这两下子,要不去当个汉奸,还真是屈才了。

  衙门里,范则盘坐在主位上,喝着热茶,很悠闲。

  邢远提着刀,四处乱晃,看到感兴趣的,还拿刀尖敲上几下,听听材质。

  孙向魁抖起了腿,很不耐烦。

  “我说,那个崔什么来的,你赶紧看,我们贝子爷日理万机,没空陪你在这瞎耗。”

  崔伊赫头上汗都出来了。

  这些汗,有一半是被孙向魁的嚣张吓的,另一半是被他手里的文书吓的。

  这文书用满汉双文书写,一式两份,崔伊赫只能勉强看懂汉文的。

  文书上写得清楚,大清要在茂山这里派驻一个牛录,用以防范辽地逃民,也约束朝鲜人,不要总来我“大清龙脉”偷人参和珍珠。

  同时要在附近修筑屯堡,要求朝鲜方面提供米面粮油,日常用度,还要圈出一片地方,设为禁区,朝鲜军民一概不许擅入。

  崔伊赫归纳了一下中心思想,就是要地,要粮,要钱。

  这能不流汗吗?

  他一个小小的判官,从五品,虽然是两班出身,但家世一般,要不然也不会派到这么偏远的地方做官。

  关键这官还做得没名没份的。

  茂山镇,听名字就知道,原来是个军镇,早期是与朝鲜所谓的东北六镇一同设立的。

  这些军镇大都是沿着图们江修建的。

  而六镇之地,原本是女真人的领地。

  由于大明开国之初,招抚了女真各部,所以图们江当时也算是大明的内河。

  但是朝鲜臭不要脸,剿杀和驱赶当地的女真族人,再加上明成祖朱棣假大方,这些地盘逐渐被朝鲜实际掌握。

  图们江也就变成了两国的界河。

  随着时间推移和后金的崛起,这些军镇的功能,慢慢由侵略转为了防守,只留下六座还有驻军。

  茂山镇被荒废。

  军镇虽废,但附近已有的几个村落,仍然归茂山管辖。

  只是朝鲜的士族,一向鄙视北边的咸镜道和平安道,对这里的行政区划也不上心。

  所以茂山没有被重新规划为郡县,就这样遗留下来。

  不过既然辖有村落,就得有官员来管。

  然而这里已经不是军镇,也不算郡县,想派个官来,都不知道挂个什么官职。

  最后没办法,只能从附近的镜城都护府,派下一名判官,管理此地。

  判官,差不多相当于县令,如果放在朝鲜中南部的话,还是大有油水的。

  可谁让崔伊赫家里没能耐呢,得了这么个倒霉差事,油水少也就算了,如今还让鞑子给盯上。

  你说他能不流汗吗?

  至于文书的真伪,他还真没敢去想。

  也不看看孙向魁是谁?

  京师国子监的高才,还在四夷馆修习过,文书格式一点毛病没有,又参考了鞑子的书写习惯,简直比真的还真。

  连那个印章,都是孙向魁按照以往后金国书的样式,亲自操刀设计的。

  崔伊赫一脸生无可恋。

  “尊使,下官位卑,不敢擅作主张,此事还需上呈都护府定夺,还望尊使稍待几日,恕罪恕罪。”

  孙向魁站起身来:“那是你们的事儿,自然由你去办,我大军不日即到。”

  “十天之内,把单子上写的物资,送到南边那个什么什么的村里,不送也行,我们大清的勇士自己来拿,到时候拿多少,你们说了可就不算了。”

  说完,孙向魁也不管崔伊赫是什么反应,很谄媚地跟范则说了几句女真话。

  范则点点头,招呼邢远,三人径直离去。

  崔伊赫紧跟在后面,一直送到城外,这才躬身喊道:“下官恭送尊使……上国……大清上国尊使,恭送乌里钦阿迭大人。”

  很显然,崔伊赫被之前孙向魁那一出,给吓得嘴都有点瓢了,生怕漏了哪个字,惹得阿迭再回头抽他一顿。

  范则强忍着笑,我可没有这样的好大儿。

  孙向魁也太坏了,编了这么个名字,真是损他妈带着损回娘家,损到姥姥家去了。

  “老孙,真不错啊,那高丽官儿好像一点都没看出来假,记你一大功。”

  范则拍了拍孙向魁,很高兴地说道。

  “嘿嘿,咱孙某人别的忙也帮不上,这种小伎俩那倒是信手拈来。”

  范则笑道:“放心,以后用你帮忙的地方多着呢。对了,等咱们啥时候有空,你教我认认女真的字。”

  孙向魁歪着头,有点不解:“学那玩意干嘛,跟虫子爬似的。”

  范则沉吟了一下:“我想札鞑子的婆娘了,抽空给她写封情书。”

  孙向魁瞪了范则一眼,摇着头紧走两步,不想再答理他了。

  老村长在前面带路,走得飞快,看起来都不像六十多的人。

  一进村子,他就回头远远作了几个揖,然后像耗子似的钻回家里,门窗紧闭。

  范则也挺无奈,可别给老头吓坏了。

  回到林家,范则跟林佑打听了一下附近的村镇情况。

  他们现在所在的村,叫鸡屎台村。

  是的,范则开始还以为听错了,问是不是吉时台村什么的。

  但林佑非常肯定,就是鸡拉屎的那个鸡屎。

  至于名字的来源,他就不知道了。

  附近还有另外三个村子,跟鸡屎台一起,依附在茂山镇的周围。

  因为茂山紧挨着图们江,虽然是山区,但是在山脚处还是有不少开垦好的农田。

  这些村子的地,所有权都在茂山镇里一个小地主的手中,也就是之前那个狗腿子的老板。

  范则把这些都记好,然后去找了林老爹。

  “老爹,您这有剪子没有?”

  林老爹笑了:“咱们家里,粘铁的东西,只要你能叫上名儿的,都有。就算没有,老汉现给你打。”

  “行,先给我拿十把来。”

  “好,我现在就给你打。”

  范则:……

  范则按照现代剪刀的样子,给林老爹画了个图,还显摆了一下。

  “就照这个图来做,怎么样,设计是不是很精巧?”

  林老爹一看:“嘁,不就是个双股的剪子嘛,你直接说就行了,还画哪门子图啊,闲的。”

  范则有点傻了,像足了土鳖。

  他原本也不知道这种双股剪刀,到底是在什么朝代才出现的,看来以后想秀花活,还是要谨慎。

  吃完晚饭,范则让林佑又去了老村长家一趟,传了个话。

  然后他就听说,老村长蹲在家门口,哭得像个孩子。

  没办法,也只能先难为他了,等以后科技发达了,送他两瓶眼霜。

  转天早晨,天还没亮,念义带着范则,从村子南面出去,往山上走了七八里,进了一片林子。

  林子很隐秘,两人七拐八拐,来到一个相对开阔点的地方。

  随着念义几声长短不一的口哨,四面八方突然冒出一堆人来,把范则吓了一跳。

  他惊讶的不是人,而是这些人隐蔽的实在是太好了。

  这片地方说是开阔,但也就一个篮球场大小。

  周围有些稀疏的杂草和灌木,从范则的角度来看,是藏不下这么多人的。

  而刚才他居然一个人都没看见,说明什么?

  说明这群人天天没干别的,净琢磨躲猫猫了。

  他们身上都是破衣烂衫,头发乱糟糟的,身上和脸上都脏兮兮的,也不知道是为了增加隐蔽性,还是太久没洗过澡了。

  就像一群乞丐。

  如此说来,念义和念直两人,应该算是丐帮净衣派了,剩下的个顶个全是污衣派。

  念直当先过来,向范则施礼:“恩公!”

  范则只能把先前跟念义说过的话,又跟念直说了一遍,让他以后也说大白话。

  “敢不从命,全凭恩公吩咐。”

  得,白说了。

  念直还想把一百多个师兄弟,挨个给范则介绍。

  范则看了看天,还想早点回去吃饭呢,赶忙拦住。

  “时间有限,咱们先干正事,让弟兄们排成五列,每列挑一个手巧的,学东西快的,站在最前面。”

  念直也不多问,回头就去整队。

  念义倒是有点好奇:“范先生,您是要让他们做什么?”

  范则拿了五把剪子出来,想了想。

  “做托尼老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