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做点什么
没一会,女子提着食盒回来,看到凉亭里没人,四处看了一圈,目光锁定白青藏身的地方。
“出来吧,没别人。”
白青重新跳下墙头,走进凉亭。
女子笑着道:“你倒是谨慎。”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是吗,那你翻墙进来准备干嘛?”
白青尴尬的挠了挠脑袋,低下头:“我......我......”
“老鸭煲,煲了一天,便宜你了。”
女子从食盒里取出一个砂锅煲,揭开盖子,水汽爆炸开来,浓郁的香味瞬间袭来。
“你吃吧,我已经饱了。”
咕~噜噜。
肚子很不给面子的响了。
“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实诚的吗。”
女子嫣然一笑,盛了一碗放在白青面前道:“吃吧,这一大锅我一个人也吃不了。”
一大锅的老鸭煲,女子就吃了一小碗,剩下的全给白青造了。
这是白青莫名其妙来到北宋之后,第一次有了吃撑的感觉。
吃饱喝足,白青恢复了应有的理智。
“其实我翻墙进来是准备偷东西的,被姑娘撞见,不但没有喊捉贼,还盛情款待,姑娘对所有人都这么心善吗?”
女子单手撑着下巴,摇头道:“当然不是。”
“姑娘一直盯着我看,莫不是倾慕我的盛世美颜。”
“(/≧▽≦)/”
女子没忍住,笑了出来。
“就你,还盛世美颜!”
白青老脸一红:“我怎么了,不就是穿的破了点,身上脏了点嘛,要是好好洗个澡,换身衣服,你就能看到什么叫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读过书?”
“寒窗苦读二十载,哎!往事不提也罢。”
“若是无处可去,不如在我这里做个帮佣。”
“你要收留我!”
“不可以吗?还是说你不愿意。”
“当然愿意了,只是让一个陌生人进门,你就不怕引狼入世?”
“你可不是陌生人。”
女子指了指高处的阁楼:“闲来无事,我喜欢在阁楼上看风景,从你第一次出现在街头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你了,你这些天经历的事情我也都知道。
我也算阅人无数,你和我此前见过的每一个人都不同,格格不入,就像不属于这个世界。”
“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我叫白青,青天百日的白青。”
“我叫云娘,是个歌姬。”
云娘看着白青的眼睛,在他眼里没有看到嫌弃、鄙夷。
“我说,我是个歌姬。”
“我是歌姬的帮佣。”
“(/≧▽≦)/”
云娘笑了,白青也笑了。
“没有主人家的同意,你说留我做帮佣的事情能算数吧?”
“当然算数,我是教坊司的乐籍歌姬,不是豪门大户私养的歌姬,这里我就是主人家。”
泡在浴桶里,被温热的水流包裹,白青有种做梦的感觉。
倒霉了这么久,总算是苦尽甘来了。
直到水凉了,白青才依依不舍的从浴桶里出来。
桌上放着白青在当铺里当掉的丝绸睡衣,看来自己真的被云娘关注了很久。
睡惯了街头小巷,突然间换成了床,居然有些不习惯。
裹在被子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白青开始考虑未来。
跑路是必须的。
所以接下来要弄到户籍。
还有云娘,她是教坊司的乐籍,无故不得离开汴梁,要给她弄到从良文书才行。
知恩得图报。
这一晚白青想了很多,黎明的时候才沉沉的睡去。
砰砰砰!
敲门声把白青惊醒。
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屋顶,不是做梦。
以后再也不用露宿街头了。
白青开门,门外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手里抱着一套衣衫:“这是给你的,赶紧换上。”
小姑娘叫含香,是云娘的贴身侍女。
除了含香还有一个负责洒扫做饭的婆子,云娘唤她柳婶。
日子过的很平静,云娘平日里除了教坊司派遣,到官员家中演奏,基本不出门。
白青无所事事,看看书,逛逛汴梁城,了解这个时代。
今年是政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111年,大宋还没有联金灭辽,宋江和方腊还没有起义。
大宋还是一片歌舞升平,至少汴梁城还是一片盛世繁华的景象。
可是白青知道再过十几年,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两路南下,破了汴梁。
靖康2年,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
史称靖康之变。
一开始,白青的想法是逃离这座城市,去南方。
可是这些天走过汴梁城的大街小巷,白青由衷的感到自豪。
为这座当今世界第一城感到自豪,这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中心,是华夏文明数千年的积累孕育而成的璀璨花朵。
白青想做点什么,挽救这座城。
徽、钦二帝,宗室、百官,他们死不死的,白青不在乎。
可是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这些都是华夏文明的结晶。
岂能沦于蛮夷之手。
白青想做点什么,可是他什么都做不了,他只是一介奴仆,没有户籍的黑户。
就连逃离这座城都不容易,何谈挽救这座城。
这些日子白青想了很多,也没能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科举做官?
没有户籍,此路不通。
就算弄到户籍,中了进士,短短十几年,也无法升迁到足以影响朝堂决策的地步。
百战封侯?
还是算了吧,连几个仆役都打不过,上阵杀敌怕是活不过三集。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
樊楼,‘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是汴梁的地标建筑,七十二正店之首,传闻宋徽宗就是在这里和李师师相会的。
看着眼前飞檐翘脚,雕梁画栋,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建筑群,白青陷入了沉思。
他想到了另一个地方。
鬼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