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第95章 凛冬将至

  “诶!大侄子你这话说的就见外了,既然是老爷人认下的干孙,那我咱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分什么彼此?”

  “长辈提携晚辈,这都是应该的嘛!”

  朱高燧咧着嘴,如此说道。

  苏文塘也不说话了,只是和两位长辈喝酒。

  “喝酒,两位伯父,但是这份好意还是免了,既是一家人,那也就不用说这么多见外的话,有事相求,小侄肯定会上门去的,不会多礼。”

  苏文塘这话说的和圆润,让汉王和赵王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也有点无可奈何。

  这大侄子到是真有点君子之风。

  但是这就有点难搞了!

  油盐不进的,看来还是得慢慢去磨啊。

  朱高煦两人到是耐的下心来,毕竟当年和老爷子一起靖难,之前那些年的做的准备是极需耐心的。

  耐不住,那就是个死字。

  “好好好,大侄子你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有事尽管来求!这应天府一亩三分地,除了顶天的大事,其余事情我们哥两没啥解决不了的。”

  这话底气很足,口气和大。

  但是苏文塘到是没质疑什么。

  黄老爷子这人就透着古怪,让人捉摸不透,他这两个儿子身上也是一样。

  他们说在应天府能平事,那恐怕是真的可以。

  但苏文塘也不想去麻烦人家。

  自己毕竟也只和四爷爷有些关系,算是干亲关系。

  可和这两个便宜伯父还真什么关系没有。

  最主要的是这两人不是和四爷爷一起来的。

  是主动找上自己的,那恐怕这里面还有点什么猫腻,自己也得防着点。

  毕竟后世老人家去世后,子女们抢夺家产的事屡见不鲜。

  自己可别成了人家用来挡枪的靶子了。

  还没等汉王想出什么进一步的亲切话,茶楼外就响起了一声大喊。

  “小崽子!你四爷爷来喝酒了!赶紧把你那酒给我摆出来!”

  朱棣来了!

  一听这声,汉王和赵王两人立刻吓了大跳。

  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手上,脸上的汗毛根根倒竖。

  “那啥,大侄子啊,反正有事就提,别怕麻烦,但是我们哥两还有事,就先走了!”

  朱高煦快步走了,走到书房门口才一摸脑袋,小声问道。

  “大侄子,你这有侧门吗?”

  苏文塘:“……”

  这一家人真有意思,老子来了,儿子不见面,反而躲着?

  苏文塘让伙计带着两个刚认下的伯父,从后院侧门离开了,两人走前还不忘了花钱买了几坛好酒,让苏文塘给他们送过去。

  既然给了钱,苏文塘当然做这门生意,没拒绝。

  而他们两人刚刚离开,老爷子带着朱高炽就到了书房前。

  “你小子可以,刚说让你上酒,结果就上来了,有心啊!”

  朱棣对苏文塘很是满意了。

  这小子越来越懂事了。

  “怎么这还有两个酒碗?”

  朱棣疑惑。

  苏文塘想着要不要把刚才两位伯父来的事情告诉朱棣,但想了想又觉得没什么必要。

  这一家人中间肯定有事是他所不知道的。

  他们一家人的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处理的为好,自己就别跟着瞎参合了。

  “自己和自己喝酒,喝着玩呢。”苏文塘编了个瞎话。

  “那到是好兴致,但是一个人喝酒不免太闷了,四爷爷陪你一起喝!”

  朱棣立刻准备倒一大碗陪苏文塘好好喝一个。

  都多少年没人陪他喝酒了。

  今天就是个机会,好好痛快痛快。

  苏文塘抢过酒碗,让人在去拿新的。

  这酒碗毕竟是别人用过的,或许朱棣父子不介意,但他介意。

  还是用新的。

  朱棣看着苏文塘更换新的酒碗,顿时心中古怪好,但也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而等到苏文塘亲自给他倒了一大碗酒后,这才笑了开来。

  “好,咱爷两今天好好喝一个。”

  朱高炽就站在一旁,也不敢说话。

  这时候他哪里敢说老爷子的不是。

  喝点就喝点吧。

  “大伯不喝?”苏文塘问向朱高炽。

  朱高炽淡淡摇头:“我可不敢说,这酒啊我在家才喝了一杯,就醉了三四个时辰,太烈了。”

  在家每天一杯的药酒,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再多他也扛不住。

  “不用管他,不中用,还是咱们爷两喝着!”

  朱棣虽然对朱高炽将来继了大明国位没了什么意见,但对老大这个人还是有点点不满的。

  光是不能喝酒,不够勇武就不得他的心。

  “不喝也好,喝酒伤身更多,反而不美。”

  苏文塘也不是一个酒蒙子,不喝酒有不喝酒的健康,喝酒有喝酒的快乐。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和难处。

  朱棣点了点头,也不再去说朱高炽了。

  朱高炽对苏文塘投来一抹感激,这大侄子没白认,会给他说话。

  朱棣和苏文塘两人开喝了。

  朱棣直接喝了满满一大碗,苏文塘也陪着喝了一碗。

  其实白酒不是用碗来喝的,要真一碗接一碗,那是真的惊人。

  前世的苏文塘也做不到。

  朱棣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只是开头喝了满满一碗,之后也是小口满满喝了起来。

  茶楼外面,寒风吹拂,甚至有种白蒙蒙的感觉,不远处的秦淮河上好像都结了一层冰霜。

  尽管那只是常人的错觉,这天还没冷到那种地步。

  但不知为什么,朱棣却感到这冬天定要持续很久。

  难捱啊!

  就连北方鞑子都停了南下掠夺,开始老老实实的过冬去了。

  他们都开始受不了这鸟天气了。

  “哎,这冬天说来就来,一旦准备也没有。”

  朱棣叹气。

  苏文塘也是点头:“这天气不随人的心转啊,该来就来,该走就走。”

  “咱们爷两还能在这烤着火,喝着酒,那这天下的百姓呢?真该死!”

  朱棣莫名的感到烦闷,说实话朝廷中的官员对今年的冬天还没有很深的感悟,都没人上报奏章。

  但是明眼人已经看出了这冬天的不妙。

  木炭价格已经开始疯涨了。

  木柴的价格也已经比之前高了四五倍。

  就连那百年不涨的煤炭都开始提价了!

  这是该死!

  这一涨价,多少人将冻死在这冬天!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