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我的四爷是皇帝

第44章 解缙:抢我弟子?!

  苏文塘没办法,只能泡了一壶铁观音,让老爷子消消气。

  都说人越老,越像小孩。

  那对小孩要怎么办呢,当然是哄着了。

  苏文塘哄着朱棣,把朱棣逗的开心,这事也就算了。

  朱棣喝过茶后,眯眼品鉴,赞叹不已。

  “真是好茶,我一生不知道喝过多少茶水,但还从没喝过这样的好茶。”

  有一说一,苏文塘这小崽子比自己懂茶。

  “不过喝茶却不喝酒可不像爷们,赶明我带两坛子好酒来,咱们爷孙对喝一场。”

  苏文塘点点头:“好,那就陪四爷爷喝个痛快。”

  前世苏文塘也是酒精考验过的,到是不惧。

  只是这一世没喝过什么酒,身体对于酒精的耐受度估计一般。

  朱棣哈哈一笑,拍着苏文塘的肩膀,双眼亮起。

  已经不知道多久都没人能陪他喝酒了。

  自从当了皇帝后,便没人敢亲近他了,若是妙云没有离世,他还能有个说真心话的人。

  但现在,是真变成孤家寡人了。

  朱瞻基那兔崽子现在也天天的不来陪他了,整天就知道瞎跑,正经事一点不干。

  这孩子越大越不省心了。

  朱棣心中也很忧愁了。

  若是朱瞻基能和大哥家孩子一样,那他就真的不愁了。

  “文塘,我家有个小子,让他来跟你学学东西怎么样?”

  苏文塘苦笑:“这不太合适吧?”

  他到是不怕茶楼里再多个人,但是怕熊孩子啊。

  熊孩子实在是让人头痛,麻烦事一大堆。

  朱棣眼睛一瞪:“这有什么不合适的,你既然认我做四爷爷,那那小子就是你弟弟,大哥带弟弟不是天经地义吗?”

  老爷子还拿搬出了长辈威严。

  苏文塘只能无奈:“四爷爷,你看我都这个样了,能教的好他吗?”

  他都这么摆烂了,别人还敢把孙子放自己着?

  朱棣一想到这也有点犹豫。

  但是随后盯着苏文塘那种和大哥六七分相像的脸,咬着牙。

  “你肯定能教的好!”

  把朱瞻基和苏文塘放一块,就算教不好也好没关系,至少让两人熟悉起来!

  两人相熟,自己若是死后,也就能安心的去见大哥了。

  这辈子已经算是对不起爹了,但至少不能对不起大哥。

  “等什么时候我把那小兔崽子带过来,你们好好亲近亲近,都是一个辈分的兄弟,聊聊就熟了。”

  苏文塘听到这话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只能点头。

  行吧,也就是和熊孩子聊聊天,顶多带他玩玩,也不是什么大事。

  朱棣见苏文塘答应,顿时满意了。

  瞻基是自己钦定的大明继承人,太子朱高炽继位,再到皇太孙瞻基继位,加上自己一共三代人。

  有三代人为苏文塘保驾护航。

  就算将来苏文塘真要造反,那绝不会有性命之忧。

  当然朱棣肯定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的。

  兄弟相残的戏码他已经受够了。

  “好好教教你弟弟,让他聪明点,别让那小子成天的缺个心眼子。”

  “我尽量吧。”

  苏文塘只能这么说了,至于教育熊孩子什么的,他真没什么信心。

  而就在两人聊天快结束的时候,紧跟在朱棣身后的黑发老头开口说话了。

  “这位便是小苏先生吧?”杨士奇盯着苏文塘一脸好奇。

  “在下便是,阁下是?”

  苏文塘对杨士奇也很是好奇。

  “我和黄大人乃是同僚,姓杨。”

  “哦,杨老,来来,喝茶喝茶。”

  苏文塘给杨士奇奉上热茶。

  杨士奇连连摆手,还不太敢接。

  毕竟这看是皇上喜爱的茶叶,自己要是接了,那不是惹怒皇上嘛。

  “喝吧,这茶醇香不凡,能静气凝神,比去老和尚那里听一趟经文效果好的多。”

  杨士奇听朱棣这么一说,也就接了过来,同时也好奇这茶真有这么神奇?

  能比那姚广孝念经还有用?

  要是真有这种作用,那这茶他可得买点,毕竟身位内阁首辅,杨士奇可是经常烦闷失眠。

  只是端起茶杯品了一口,杨士奇便感到精神一空,仿佛心中烦闷全部消除。

  果真是静气凝神。

  好茶啊!

  喝过茶后,杨士奇才开口说话。

  “来之前我便在想,能写出红楼这样一本书的究竟是何人,到没想到居然如此年轻,年轻有为啊,而且苏先生也在研究朱子学问?真是上进勤奋啊!”

  杨士奇看着苏文塘放在桌上的《四书或问》后,顿时眯眼点头。

  不错!

  这年轻人很可以!

  虽然贪玩胡闹了一些,但是终究还是懂得扎根朱子儒学。

  若是好好的教过一番,定能成才!

  红楼确实好看,能写出红楼,这苏文塘的学问便已经十分深厚了。

  他杨士奇隔着皇上来这茶楼,可不是为了蹭茶水喝的,而是为了来掰直一个即将冉冉升起的大才!

  有写红楼的才能,为何要将心思浪费在写杂书上?用来研究儒家经典难道不好嘛!

  更何况从皇上那里听说了,写红楼的作者年仅十八!

  这要是好好培养培养,将来定是我朱子理学中的一位大儒啊!

  说不定他理学中又将再出一位圣人。

  程朱理学在宋朝并不受待见,但如今却是显学。

  天下不知多少读书人研究这一派。

  甚至连内阁首辅杨士奇也是这一派的传人。

  而最关键的是,苏文塘和皇上关系匪浅!

  在来的路上皇上就说过了,他和苏文塘一见如故,特意收其为干孙子。

  有这一层关系在,简直太棒了!

  若是能拉拢苏文塘进他程朱理学,将来定又是大明的一任首辅!

  定能将他程朱理学再次发扬光大。

  虽然如今看来,红楼的作者有些心不在焉,但也不要紧,调理一下终归是会好的。

  “苏先生,不知可否了解理学一脉?”

  杨士奇压住心中激动,挤出一个僵硬的笑脸看着苏文塘。

  “不算了解。”苏文塘坦言。

  “哦,那不知可愿入我理学一脉?”

  杨士奇看着苏文塘很是期待。

  苏文塘一愣,没想到居然有人想让自己拜山头?

  而且还是拜在如今儒学最大的一只山头。

  程朱理学。

  “杨士奇,你抢我学生!?”

  苏文塘还没回应,身后就传来一声爆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