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呐,这个就叫做盛世

第76章 袁枢的推荐

  朱由检定了定神,理了一下思路道:

  “我是新来的,什么都不懂,请问这位朋友,国子监乃我大明官办储才之所,各个都这么富贵吗?像我等这样的,穷苦人家出生的,就没有了吗?”

  那太学生上下打量了下朱由检,一身穿着朴实无华,秀才服也是起了毛边。

  再看看朱由检旁边的太监们身上的衣服,同样如此。

  “朋友,你们这看着不像是我国子监监生啊,我国子监监生分为四种,由举人做监生、由地方选拔、因父官而荫恩、捐纳钱粟得例监,不知,你们是因何而成为监生的?”

  朱由检想了想,这举人得监生,监生本来秀才就能当,这是降低自身学历,肯定是穷苦人家出身才这么干的,但是折举人要文才;

  地方选拔和父亲当官,说不定都是有钱才能当的;

  这出钱买监生的,正适合自己。

  “我等,都是捐输钱粮的例监,初来乍到,不明这国子监风俗……”

  那太学生立马变脸道:“原来是例监啊。”

  说完,那太学生谈兴大减,似乎和朱由检等人说话,都是浪费时间。

  正说话间,一人骑着高头大马冲了过来,朱由检等人连忙让路。

  那马上的人,身着一袭儒衫,背着一把剑,路过朱由检等人的时候,转头和朱由检对视了一眼。

  “这是谁,怎么这国子监,也能骑马吗?”

  那太学生看向马上之人的眼神里露出了炙热之色,随口答道:“寻常的太学生,自然是不行,可那是前兵部尚书袁公的公子,袁枢。”

  袁枢?不认识,不过此人倒和那些国子监寻常的太学生有些不同。

  正在朱由检疑惑之时,那袁枢骑了马,竟调转回来了。

  袁枢在马上,居高临下,和朱由检对视了约十秒。

  紧接着,袁枢下马,将那马绳随手递给了那太学生。

  那太学生竟顺从的接过,之后道:“袁公子,在下张……”

  刚说这几个字,袁枢手一竖,也不看那太学生,接着,对朱由检一拱手道:“这位公子,在下姓袁名枢,字伯应,敢问公子如何称呼?”

  朱由检双眼一眯道:“姓朱。”

  那太学生没想到袁枢公子都如此折节下交了,这个“例监”竟然如此无礼,接下来,恐怕有好戏看了。

  袁枢看这公子竟然只回答了一个姓,顿时气息为止一滞,随后,就是一笑道:“原来是朱公子。”

  朱由检见袁枢跟他整这一出,都以为自己被认出来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袁公子,你认识我?”

  “不认识,现在不就认识了。朱公子贵气自生,想必自有身份。”

  还能这样?朱由检自己都想不到自己身上有什么贵气。

  “哼,我都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贵气,不知袁公子,你是怎么知道的?”朱由检冷笑一声道。

  袁枢看了看那太学生,又看了看来来往往的人群道:“朱公子,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到回燕楼一谈,在下请客。”

  这一幕,将那说了半天话的太学生看了个目瞪口呆。

  回燕楼。

  袁枢坐在朱由检对坐,王承恩立于朱由检后方。

  朱由检可不信什么贵气之说。

  “袁公子,朕……的很好奇,你是认识我吗?”

  见朱由检这么追问,袁枢也不再隐瞒,直接道:

  “先皇当朝时,家父曾任兵部尚书,有幸见过先皇,在下因此而得知先皇相貌,我观公子之相,和家父描述颇为相像,又见公子身后的这几位,应该是公公,料想公子必是贵人。”

  朱由检想了想,如果真如袁枢所说,那他认不出自己是“贵人”都不可能了。

  “你可想到我是什么人?”

  “这我可不敢瞎想,既然公子只肯说一个朱字,那我想错了,就是对公子的不敬。”

  朱由检想了下,这京城里,朱姓的王爷,现在是一个都没有了。

  既然这袁枢不愿意戳破,那就随便安一个身份吧。

  “我乃瑞王之子,因未成年,又和当今圣上关系颇近,现在替圣上办事。”说着,朱由检将手一拱,朝着紫禁城致意。

  袁枢慢慢点了点头,喝了口茶,作相信状道:“不知世子此次是有什么任务?”

  “朕……是想在这国子监找一些知兵之人,或者有治国之才的人,到圣上身边行走,可是今日所见,让我大失所望啊。”

  “是啊,现在这世风就是如此。”袁枢点了点头,接着道,“这国子监的人,会歌会舞、能言会道、书画诗词无一不精,独独治国之道,无人专研啊。”

  虽然早就知道,但是现在听到袁枢这么说,朱由检还是感觉很失望。

  没想到,这明末竟是这样的,无处不透露着腐朽的气息。

  朱由检强打精神道:“这国子监,是大明储才之地,总不会一个都没有吧,袁公子在这国子监人脉这么广,总能找到几个醉心于边事的吧?”

  袁枢闻言,苦笑一声道:“世子可能不知,这国子监监生,自成化年达近两万人后,人数逐年下降,如今只有不满六百人,而这六百人,大多数都是出生富贵人家,这官,可做可不做。”

  六百人不到,这国子监,可是吏部栓选官员的地方啊,朱由检没想到只有这么点人了。

  “吏部栓选官员之所,何至于只有这么点人?”

  袁枢见朱由检问出这话,感觉这朱由检,还真是不通世事。

  “吏部现在从国子监栓选的官员,已经很少了,这主要是因为国子监监生大多不学无术,有的竟然不识字,而且,现在举人何其多,大明又何必从国子监栓选人才呢。”

  朱由检慢慢的点了点头道:“袁公子这等人,应该不愁吧。”

  “哈哈哈,我倒不愁,马上就要进户部历练了。”

  果然,一般人进国子监,和大官的后代进国子监,完全是两个概念。

  一般人进国子监,就等着闲置吧,而大官的后代,就能把这国子监的真正作用用起来。

  正当朱由检为这国子监荒废感到无可奈何之际,袁枢又开口了。

  “世子要为圣上找对边事感兴趣的人,我倒是知道国子监有一人,常年游历于边塞,窥察地形,将山川陆原要害熟记于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