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大明皇孙,家祖朱元璋!

第32章 束水攻沙,老朱的惊讶!

  此时此刻,大明已入冬。

  本就在逐渐寒冷的天气,再加上洪灾的肆虐。

  那些百姓,生活之凄惨,足以想象。

  朱元璋一开始不跟朱允熥聊这些,是觉得朱允熥太年轻,根本不懂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政事。

  可是,

  刚刚考核之下,朱元璋服了,毕竟再不服,就是他朱元璋丢人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

  他看到了朱允熥的别样性,所以决定,让这孙儿也来想想办法。

  可事实上,

  朱允熥脑子里根本没有什么办法,他能做到的,不过是站在后世人的角度之上,看看能不能查漏补缺罢了。

  而这一次的洪灾,明显并不是那么好解决。

  又或者说。

  是这样的天灾,让朱元璋,以及文武百官都头疼的事情。

  毕竟是天灾,不是人祸,他们也无可奈何,

  朱元璋叹气,道:“自洪灾爆发以来,咱就第一时间令人修建堤坝,于大黄河小黄河附近开河引流,每一道河流里,咱都立了测水碑。”

  “可是终究,只是治标不治本啊,每一次的洪灾一来,总能席卷天下一般,让咱伤透了脑筋。”

  朱允熥在旁边默默听着。

  古人治理洪灾的办法,无非也就是这些。

  因为没有太多现代化工具,跟手段。

  很多哪怕朱允熥脑海中有一些办法,也不得不抛开。

  他于记忆中思索,最终想到了一个词。

  朱允熥忙道:“爷爷,你知道束水攻沙吗?”

  朱元璋明显愣住,问道:“什么束水攻沙?”

  很显然,

  在这个时期,他们并没有掌握这样的办法。

  朱允熥也松了口气。

  他脑海中是大抵记得这个办法的,也是记得创始人潘季驯先生的,甚至记得潘季驯先生就是明朝人。

  但是具体是哪个时期,他忘了。

  可如今,

  听朱元璋这反应,那明显潘季驯先生应该来自于明朝中后期。

  所以,潘季驯先生所提出的可以说是跨时代的束水攻沙办法,于如今这个时代,也没人知道。

  而朱元璋见朱允熥半天没说话,在看着他思索的反应。

  朱元璋莫名的心神震动,沙哑道:“你真有办法?”

  他本不过随意问问,

  并不知道朱允熥能够真提出什么办法来。

  可如今,看朱允熥这反应,好似真有?

  而朱允熥也没藏着掖着,点头道:“爷爷,如你所说的那些办法,治理洪灾,确实是治标不治本。”

  “可是,束水攻沙的策论便在于,他治理的就是源头!”

  朱元璋闻言大惊,眼眸直勾勾盯着。

  他没开口,不会去打断朱允熥的话语,让他说完。

  而朱允熥则是忙道:“如今,我大明一朝河流极多,不管是大黄河小黄河,亦或是淮河等等其他河流……”

  “自秦朝而起,每当洪灾雨水泛滥之季,便只能修炼堤坝,开河引流,堤坝在不断的被毁坏,而开的河流则是越来越多,爷爷没发现么?”

  朱元璋在点头,他自然知道。

  如今大明境内的河流,早已经数不胜数了,因为太多了。

  而这些源头,都来自于自古以来的开河引流。

  若平常还好,

  可一旦洪灾来临,这些又就成了泛滥,甚至到处都是河流!

  你还怎么开河引流?往哪儿引?

  朱允熥则继续道:“所谓束水攻沙,其本质就是要反向思维……唔,就是反其道而行!”

  “尤其是大黄河小黄河这样的洪灾源头,他们的河流底部是沉淀着大量的泥沙,洪灾来临,水位就会上涨!”

  “可就是因为源源不断的开河引流,导致底部的泥沙总不会被冲刷走,反而沉淀越来越多,至底部越来越高,如此常久下来,随便一场雨都可能导致洪水泛滥!”

  “可如果我们反过来,不开河引流,甚至将所有水的压力都引回到大黄河小黄河这边,让他以水自身的压力,去不断的冲刷底部的泥沙呢?”

  “如此长久下来,泥沙会顺着水流不断的流走,以及两侧,稳住了两边,而河流底部也会越来越深,不会轻易出现洪灾泛滥等情况……”

  朱允熥在寻着记忆中的办法,缓缓开口。

  而他没发现,

  面前的朱元璋,早已经神色从一开始的放松,到后面逐渐冷静,认真了起来!

  甚至,

  若是细看,他年迈的手,于这一刻都在颤抖!

  饭馆的小二已做好了饭菜,却被朱元璋一个眼神给瞪了下去。

  此时此刻,

  朱元璋心神早已经疯狂震动起来,眼眸更是放光,他不会允许任何人这个时候来打断朱允熥!

  “前期慢慢引流,让水劲冲刷底部泥沙,至底部越来越深后,在左右正常修建一些堤坝,毁去一些没必要的河流,差不多就可以啦。”

  朱允熥一口气说完。

  说的他都有些口干舌燥了,连忙拿起茶壶自己倒了一杯茶。

  而对面,

  朱元璋人麻了!

  是的。

  他人麻了,眼眸呆滞,充满了惊愕跟难以置信!

  因为,他是真没想到,面前的这个孙儿……

  居然真为自己找到了办法?!

  朱元璋深呼吸一口气,接着沙哑惊愕道:“咱一开始,只是以为你随便说说,可没想到,你却是真的从另一个角度,给咱找到了治理洪灾的办法。”

  “咱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咱也能听出来这办法的可行性,甚至大有可为!允熥,你让咱有些骄傲了!”

  朱允熥听的有些脸红。

  他喝了口茶,还是连忙道:“爷爷,其实这办法不是孙儿想的,而是一位叫潘季驯的先生所提出来的。”

  对于这么一位,做出利国利民,解决了无数百姓困扰问题的先生,朱允熥实在没办法抢他的功劳。

  嗯,自己还是很有原则的吖!

  朱元璋闻言,却是诧异,道:“哦?那此人现在身处何处?”

  朱允熥想了想,随口道:“他应该不在这世上吧。”

  朱元璋眼眸低落,叹息道:“可惜了,如此人才,竟早逝离开了,倒是咱遗憾错过了他。”

  朱允熥:“……”

  我只是想表达,他应该还没出生而已。

  怎么到你嘴里就变了味了。

  朱允熥心里默默吐槽。

  不过朱元璋此刻心情甚好,依旧夸赞道:“此功,是他的,亦是你的,若不是你说给咱听,咱又从何处知晓这束水攻沙之策?”

  “本以为今天给你的礼物,是咱对你的恩赐,却没想到,与你今天给咱的这个策略相比,咱给你的礼物反倒是小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