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奸臣当道,国泰民安

第21章 心惊

  这位性格有些像胡锋舍友张剑雄的生员,名叫柴多。

  他说完这话后,悄悄瞥了胡锋一眼。

  在他看来,这个年轻的教谕听到他这话,肯定会恼怒。

  但他不在乎!

  要是一个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的人,怎么可能斗得过杨涛?

  他之所以跟着吴勇来,其实就是来看笑话的。

  他和旁边那个木讷的生员不一样,他根本就不看好胡锋。

  但让他想不到的是,胡锋听到他的话后,脸上的表情却根本没变。

  依旧是平淡至极。

  好像压根就不生气一般。

  这种平静,让柴多本来有些戏谑的表情瞬间一肃。

  他心中暗暗称奇:“这位胡教谕年青却不气盛,要么就是性格极软,要么就是城府深。”

  如果胡锋是性格软的那一类,那以后县学就真的是杨涛的天下了。

  但要是胡锋是城府深的那一类。

  将来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

  这让柴多不由得升起了几分认真。

  没多会儿,王膳夫就来通知,让过去吃饭。

  胡锋带着他们吃完了饭,然后去了一趟户房。

  户房位于大堂院内。

  在大堂院内的两侧厢房,是衙门吏员的办公室。

  左侧是吏、户、礼,右侧是兵、刑、工。

  胡锋来的时候,户房里值班的是户房典吏。

  典吏和典史虽然是一字之差,但两者身份上,却差了很多。

  典史是首领官,属于官这一级。

  典吏是司吏的副手,属于吏。

  胡锋这个教谕,也属于官,从级别上来说,比典吏大。

  但是很多时候,权力的大小,并不是看级别高低。

  就比如巡按这个官职,虽然只是个七品官,但是就连布政使这等要员,也要受制于巡按。

  追其原因,是因为巡按直隶于都察院,是朝廷的特派员。

  在地方上,巡按代表的是天子。

  所以巡按的权力才这么大。

  而六房的典吏也是相同的道理。

  虽然典吏只是吏员,但是他们代表的,是知县。

  他们是代替知县做具体事务的工作人员。

  负责的是具体的事务。

  正所谓,不怕县官,就怕现管。

  其权力远比胡锋这个教谕大。

  当然,虽然典吏的权力大。

  但毕竟胡锋这个教谕是县里面有数的官员之一。

  一般来说,六房的司吏和典吏,是不会特意为难教谕的。

  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大家都是混口饭吃的,何必彼此为难呢?

  所以,胡锋亲自来给吴勇几人解决廪膳银,值班的典吏并没有特意为难。

  很快这件事就办了下来。

  根据值班典吏的说法,等这个月发廪膳银的时候,会将以前欠的廪膳银也一并补发了。

  将这件事办完之后,胡锋让吴勇等人先回去。

  而他,则走进户房旁边的吏房。

  既然来了县衙,那就把事情一起办了吧。

  杨膳夫这个人,他是绝对要撵走的。

  他堂堂一个县学教谕,要是在县学那一亩三分地上说话都不算数的话。

  那他这个教谕,还能当得下去吗?

  ——

  胡锋走进吏房,而吴勇等人则满脸兴奋的离开了县衙。

  事情的顺利,远超吴勇的预料。

  吴勇兴奋的道:

  “你们看,我就说嘛,教谕亲自开口,这件事肯定是很好解决的。

  毕竟教谕才是县学的主官。

  这件事在我等看来,确实是极麻烦的事。

  但胡教谕是谁?

  他想解决这件事,实在是简单至极。”

  旁边那个木讷的生员也道:

  “你们注意到没有,六房里那些吏员,平常时候对我等是何等嚣张跋扈。

  但是今天胡教谕带我们来,他们很明显对我们客气多了。”

  这两人,心中对胡锋的尊敬,上了一个台阶。

  甚至于,他们心中都在想,只要有胡教谕给他们撑腰,以后在县学里,也没必要太怕杨训导了。

  但是一旁的柴多却冷笑道:

  “你们以为这件事就算解决了?”

  “怎么?户房的典吏都说过了,这个月就会把欠下的廪膳银发下来。

  难道你还不相信胡教谕的能力?”

  柴多闻言,却道:

  “你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我告诉你们,胡教谕已经出招了,但是杨训导还没还击。

  这件事,才刚刚开始。

  我可以和你们打个赌,等杨训导知道这件事,这银子依旧发不下来。”

  柴多言之凿凿。

  吴勇和那木讷的生员不服,但是这二人嘴笨,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反驳。

  只寄希望于银子发下来了,再以事实来反驳。

  ——

  其实,柴多说的是真的。

  胡锋折腾了这么一圈。

  之所以直到现在,还依旧顺顺利利。

  那只是因为杨涛还不知道这一切。

  而当杨膳夫将这一切告诉杨涛之后,两人的较量,就真正开始了。

  醉风楼里。

  杨膳夫添油加醋的道:

  “他让火房给那几个生员做饭,还亲自带着那几个生员去了县衙。

  很明显,他这是想收买人心。

  您是不知道,今天他一去火房,那些个低贱的杂役,就一个个的像哈巴狗一样,眼睛里只有这位教谕,而没有您了。

  要是再让他闹下去,这县学就真的姓胡了。”

  杨涛越听脸色越难看,他喝了一口酒,也不知道是酒太辣还是什么,他的脸色有些扭曲,挤出几句话道:

  “我本来以为他会乖乖的当泥菩萨。

  没想到他还有点胆子啊!

  也好!

  本就看他不爽,那就教训教训他,让他跌跌跟斗。”

  杨膳夫听到这个话,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得意。

  今天胡锋居然当着那么多人说要开除他,这让他很不爽。

  虽然他把胡锋的话当成了放屁,但是火房里那些人的表现,却让他心中不爽。

  要是不能收拾一下胡锋,不能出这口气,他会很郁闷的。

  ——

  吏房。

  “胡教谕!此事恐怕我们吏房不能答应你。”

  吏房司吏断然拒绝道。

  “周司吏,难道我这个教谕,连处理县学火房的膳夫这个权力都没有吗?”

  胡锋脸色虽然平静,但是心里也暗暗吃了一惊。

  他知道杨涛是那位典史的人。

  典史号称“四衙”,在县衙里,排位仅次于知县、县丞和主簿。

  而在顺安县这样的下县,县丞和主簿都是缺额的,所以典史基本可以相当于县衙二把手。

  其权力之大,胡锋已经有过各种想象。

  但是他依旧被吓了一跳。

  因为他现在动的人,并不是杨涛,而只是一个膳夫。

  他堂堂一个教谕,只不过是动一个膳夫而已,居然就遭到了吏房负责人的拒绝。

  这简直是有些不可思议。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