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吴又可

第10章 同病

吴又可 陆子飞 3639 2024-11-15 08:54

  浅老一挥手,顿时走出来了八人,两两一队,上前将四人拿下。

  “放开我,我乃袁督师麾下,你无权拿我。”那小兵挣扎道。他的几名同伴也都上前来求情。

  福叔一群人也纷纷为那三人求情,只有吴又可连忙让几人轻点,他只是针灸止血,还没来得及包扎。

  “诸位勿怪,桃花店有今日局面,来之不易。若坏了规矩,今后如何服众?”浅老供了供手解释了句,接着扬声道:“桃花店规矩,持械斗殴,该受何罚?”

  掌柜、小二及跟浅老同来之人皆齐声道:“凡持械斗殴者,每人杖二十;致人伤者,杖五十;致人残者,拘役三年;致人亡者抵命!”

  之前那四队都检查了自己拿下之人,陆续说道。

  “此人伤而未残!”

  “伤而未残!”

  “伤而……”眼见就要说伤而未残时,吴又可突然打断:“若处理不及时,此人右臂就废了。”

  那被打断之人顿时就不知道该如何说了。浅老没让他继续下结论,只是对吴又可说道:“先生可有把握治愈?”

  “或可一试。”吴又可说道。

  这时傅国栋、黄栎三人跑了下来,而李堂虎还在吃力的奔着,落后了不少。黄栎背着药箱,到了吴又可跟前,就将药箱放下打开,而后立于一旁。

  吴又可在箱子里取出纸笔写着什么,写完就交给李有福嘱咐一番,李有福奔跑而出。接着让小二去准备葱汤,最后对黄栎嘱咐道:“栎儿,整骨麻药喂服,再准备如圣金刀散、玉红膏备用。有福去煎药。”

  黄栎从药箱拿出整骨麻药给伤势严重这人喂服完毕,才又去拿出圣金刀散和玉红膏站在患者一旁,随时准备听令行事。

  等大家都动了起来,吴又可就开始整理刀圭工具,有剪刀、夹刀、管刀、剔骨刀等各种外科刀具,加上随身携带的针盒,此外还有纱布、布条等一干辅助用品。整理完对傅国栋说道:“维藩,你来给我帮手。”

  “好。”傅国栋答应了一声。

  伤者刚服完药,药效还没完全发作,吴又可从药箱拿出一个药瓶,上前对那三人说道:“此铁布衫丸,乃若虚先生之方,杖刑前服之可减痛保命。”

  “多谢先生。”那二人感激不尽。吴又可给他们喂服,然后到那小兵面前,准备也给他吃一颗。

  那小兵却把头一扭,骄傲道:“大丈夫死且不惧,何况区区几杖?”吴又可再三劝导,他也不接受,只得作罢。

  “先生,药效发作了。”黄栎提醒到,吴又可赶紧走了过来。这时浅老挥了挥手,三人被带了出去,也不少人也跟着出去,有的是想陪着朋友,更多是想围观当街杖邢。当然更多的人还是留在大厅,想见证奇迹。

  吴又可先过来将伤者衣服小心解开,在傅国栋搀扶下,给伤者左腋下极泉穴进针,接着又在左手虎口合谷穴中进针。

  “针刺极泉穴、合谷穴,可减缓上肢疼痛。”黄栎见大家议论起来,解释了一句,继续说道:“先前服用的整骨麻药,就类似于《水浒》里面的蒙汗药。两者相加可确保病人刀圭中不觉痛。”

  众人恍然大悟,竟有人小声的询问起配方来,黄栎循声一看,正是李堂虎。

  吴又可入针后,也不拔出,对着傅国栋点了点头,拿出夹刀,小心的处理着伤口。

  ……

  太原傅府,傅山征得父母同意,改完名字,在傅母的斥责下,傅子谟开始和傅山来了一番父慈子孝场景,就结束了此番家会。

  “我此番匆忙赶回,就是为了号召大家共同赈灾。山儿你去将大哥唤来,我这就去召集各家,到傅家祠堂开会。”傅子谟吩咐道。

  “是,父亲。”傅山应承下来,匆忙出府,也是骑着一匹快马。

  傅子谟召集府中家丁丫鬟,安排各家丁前往各处,又让傅母带领丫鬟准备酒食:“只许备些粗茶淡饭,不能沾上一点腥,酒就看哪家酒家有残存的料酒,来上几坛即可。”

  “子谟,这可是祭祀,这样准备,不怕人说我们慢待先人吗?”傅母提醒道。

  “无妨,你只管上,我自有法叫他们无话可说。”傅子谟自信道。

  随着傅府人马出动,整个傅家巷都热闹了起来。

  ……

  新建铁匠铺,随着少年一声惊呼,老者连忙跑了进去。就见到喻昌正说着胡话,用手一探:“烧得好严重,赶紧送药铺。”

  二人匆忙将喻昌背到药铺,掌柜看是喻昌,赶紧过来把脉,然后吩咐伙计拿了什么丸药,给喻昌喂服。

  他接着给喻昌扎了几针,过了不久,喻昌醒来,虚弱问道:“我不是在铁匠铺吗?怎么又回来了?”

  老者大概将情况一说,喻昌挣扎着坐了起来,给自己号了号脉,又感受了一下自身情况,除了全身酸痛外,有乏力、恶心之感,再仔细体会,不时又打寒战,还有烦躁不安之感。接着看了看身体肤色,见皮肤有瘀斑。结合之前的高温,喻昌给自己对症下药,让伙计煎来,吃了几付,诸症消失。

  等喻昌好转,去铁匠铺登门拜谢时,并没有听到打铁声,走近一看发现门紧锁着。他就转身离开,想着这次如果不是夜宿于此,及时被二人发现送医,他命就没了。

  这样想着,这样走着,突然他停住了脚步。喃喃自语道:“他们不会也出什么意外了吧?”想到很有这样的可能,他转身就往回跑,撞了几下门,门没有开。

  想翻墙,着急之下怎么也翻不上去。看到有路过的行人,他急忙跑上去拦着,让他们帮忙。在大家的努力下,门撞开了。

  喻昌冲了进去,跑到里屋一看,果然二人仍在沉睡着。他把完脉,并没有让其他人帮忙将人运送去药铺,而是托人去给药铺掌柜带话。

  不知等了多久,药铺伙计拿着药来了,赶紧生火煎起药来。

  老者和少年醒来,喻昌又在铁匠铺住了几天,直到少年在老者帮助下将铁甲伞打好方才离去。这期间,再未听到一人有类似情况,因此喻昌也没有往心里去。

  ……

  就在喻昌给自己诊断后,对症下药,随症而治之时。傅家巷异常热闹,仿佛全城的人都来到了此处。所来之人大都是傅家子弟,或是傅家门生弟子、亲家好友之流。

  此次傅子谟一号召,傅家八代积累下来的底蕴顿时就显现了出来。此时来人中门生弟子和亲家好友,几乎各占一半。如果时间更长,散居各地的门生弟子还能来得更多。

  “青竹,来这边。”见傅山进来,一个人突然叫道。傅山闻言一看原来是府学教授(相当于省城教育局长),赶紧快速跑过去,行了个礼说道:“学生见过老师!”

  “楚材,我来给你介绍一位青年才俊,他是应期先生之孙,子谟先生之子,我的学生,傅鼎臣,字青竹。”教授高兴的捋了捋长须,自豪的将傅山介绍给同伴道。耿如杞只是闻言打量了傅山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教授见状,补充了句:“青竹虽去年才及冠,但其才不在乃祖乃父之下,假以时日,定会成为傅氏历代最杰出之人,放眼大明也找不到几人能媲美。”

  耿如杞这才动容,不说应期先生,单论傅子谟的学问,三秦大地就没几人能比,这可是对科举不屑一顾的学问狂人。

  “青竹,过来见见巡抚大人。”教授叫道。

  “学生见过巡抚大人,久闻耿巡抚刚正不阿,实为我辈之楷模。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傅山赶紧见礼,说道。耿如杞也回了个礼,就与傅山说起话来。

  “应期先生为官十七载,有口皆碑;赋闲在家,又为家乡父老做了不少好事。今日子谟先生也效仿,这真是我三晋之福啊!”耿如杞说道,又把话题转到傅山身上:“如今见应期、子谟先生后继有人,我真是由衷高兴!”

  就在他们谈话之际,傅庚也走了过来,傅山介绍道:“这是我大哥傅庚。”

  “这是我老师,太原府教授,这是山西巡抚。”傅山又一一给大哥介绍道。傅庚大惊,连忙行礼。

  这时傅子谟也听闻巡抚来了,带着一群人连忙迎了出来,彼此相互见礼,礼毕邀请道:“巡抚,教授,里面请!”等二人迈步,又叫了声:“山儿。”

  傅山便后面跟着进去,傅耿自去招待其他来客。

  一个时辰过去,所邀之人大都已经来到,傅家巷宴会就要开始了。

  ……

  就在傅山跟着父亲、老师一同进去时,吴又可完成了手术,叫了声:“小二。”小二立刻把葱汤端来,吴又可接过来清洗伤口。

  黄栎见处理得差不多,赶紧将如圣金刀散递上,吴又可接过给伤口抹匀,用纱布、木块和布条给伤口包扎固定。

  “等他醒来,将药服了就没事了。”吴又可说道。说完他又去检查杖刑完的三人,见已经有人处理过了,其中二人因为事前服药,加上只受了二十杖,没什么大碍,但那倔犟的小兵,硬挨了五十杖,早已经疼晕过去。

  吴又可检查完,见只是些皮肉伤,又及时得到处理,便放下心来。

  浅老走了上来,一把抓过吴又可的手,吴又可一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